《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延禧攻略》中聶遠扮演的乾隆被人罵成了“大豬蹄子”,就是因為他既表現出對富察皇后的痴情,同時又忍不住和其他妃嬪勾勾搭搭。其實,最無情是帝王家,自古以來,痴情專一的帝王猶如鳳毛麟角。——沒辦法,誰叫人家後宮有那麼多等著寵幸的呢。乾隆還算好的,給富察皇后寫了那麼多詩,沒有多少在世間廣為流傳的,咱們也犯不上噁心。但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皇帝,不但負情薄倖,還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閨怨詩流傳至今,還成了七言古詩的開創者,讓咱們不得不讀,這就有些膈應了。

今天一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史上第一首七言詩——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燕歌行》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燕歌行》賞析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在肅殺的秋風秋夜,女主人公孤寂而又深情地望著遠方自言自語:你離家已經這樣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腸寸斷。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種傷心失意的思念故鄉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這樣長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來呢?——這種關心牽掛對方目下在外邊的生活,想象著他現在正在做什麼的情景,更能突出思念者的深切沉重。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這三句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獨守空房,整天以思夫為事,常常淚落沾衣。這一方面表現了她生活上的孤苦無依和精神上的寂寞無聊;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她丈夫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她的生活儘管這樣淒涼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著他的早日迴歸外,別無任何要求。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女主人公在這秋月秋風的夜晚,愁懷難釋,她取過瑤琴想彈一支清商曲,以遙寄自己難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調,總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動聽的長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傷心悽苦地懷念遠人,她時而臨風浩嘆,時而撫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過了多久。月光透過簾櫳照在她空蕩蕩的床上,她抬頭仰望碧空,見銀河已經西轉,她這時才知道夜已經很深了。作為一個弱女子,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麼辦法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哪怕牛郎織女也久久不得相見啊!

這首《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擺脫了楚歌的形式,使七言正式獨立,因此曹丕完全當得上“七言古詩的開創者”這一名頭。本詩句句壓韻,格調清麗宛轉,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迴百轉、淒涼哀怨的風格,因此清代陳祚明說它“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動盻無非可憐之”(《采菽堂古詩選》)。晉文人還模仿這種風格繼續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後來經過南朝鮑照、蕭繹、庾信等人的努力,直到唐代盧照鄰、駱賓王那種隔句用韻、平仄相押的鴻篇鉅製出現的時候,七言古詩才真正輝煌起來。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看了他對夫人甄宓做的事後,你還為他感動嗎?

光看《燕歌行》,你會覺得曹丕是個痴情種子,婦女之友。但如果你知道了他和他妻子甄氏的那些事後,你就會對文人的兩面性感受更深了。

甄氏是誰?三國時與貂蟬齊名的美女,曹植還以她為原型寫了一篇流傳千古的《洛神賦》,裡面是這麼描寫她的——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就是這樣一位絕世佳人,原為袁熙的妻子。曹操打敗袁紹攻破鄴都後,曹丕率先進了袁府,一見甄氏便挪不動腳。曹操、曹植見了也動心不已,只是鑑於“先到先得”,曹操把甄氏賜給了曹丕,而甄氏為了保全袁家家人也只能答應嫁與曹丕。

成婚後,甄氏為曹丕相繼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那時候生兒育女本就是女人的生死大劫,甄氏因此元氣大傷,加上她本就比曹丕大幾歲,漸漸容華不在,風韻難存,曹丕也就慢慢冷落她了。

公元前220年,曹丕即位,為魏文帝。同年6月,曹丕率軍南征,甄氏留駐鄴城。 這時的曹丕,已經開始寵信由婢女提拔為小妾的郭照,接著山陽公(原漢獻帝)劉協又進獻二女為曹丕妃嬪,古來帝王皆無情,眼見只見新人笑,哪記家中舊人哭?由此,甄氏越發得不到寵愛。

女人為了爭寵啥都幹得出來,所以沒多久曹丕就聽到傳言,說甄氏對他有怨言了。好巧不巧的是,這時甄氏也寫下了《塘上行》,將自己對丈夫曹丕的愛和恨,都寫進了詩裡。

作為詩人的曹丕看過《塘上行》後,文學鑑賞力奇異的消失,他不僅沒有體會到甄氏的心意,還認為甄氏是在表達對他的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撥,曹丕一怒之下,完全不顧念多年的夫妻情分,立即派使者將甄氏賜死。據說賜死甄氏後,使者還將她的頭髮蓋在臉上,口中塞滿米糠,以防她死後去陰間說理申冤。可憐一代佳人,死得如此狼狽不堪!

據《資治通鑑》《魏略》以及《漢晉春秋》記載,甄氏的兒子曹叡繼位後,痛生母甄氏之死,追諡甄氏曰文昭皇后,郭照因為憂懼而暴崩。——但這些,都已是身後事了。

《燕歌行》,曹丕你個大豬蹄子還好意思寫這種詩!

附錄:《塘上行》 甄氏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