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不打,不罵,不罰,好孩子能夸出來嗎?

範文海


不打不罵怎麼懲罰孩子?聰明父母用這10個技巧代替!讓其受益一生

之前一直對家長們說,不能責罰孩子,相信很多家長都犯了難:孩子犯了錯,難道就不管了嗎?孩子有錯不但要指出來,懲罰也不可少,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

只不過,懲罰不等於打罵,萬一沒注意,打傷了孩子,自己可能會後悔一輩子,而且還可能給孩子留下陰影。其實在家庭教育中,有十個方法既科學又智慧,更可以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事,讓他們長大以後更加懂得如何冷靜思考。今天學榜就跟大家說說,孩子犯錯家長應該怎麼做。

這些懲罰方式,個個很科學

1、規勸

比如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就請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注意千萬不要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孩子;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打架、亂丟東西……

可用報紙製作一紙棒,外觀可包上一層裝紙;賦予它一個名稱,如警惕棒、陳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為警惕。

建議在心情好的時候製作,可與孩子一起討論製作警惕棒的原因;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為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3、罰坐

如果孩子吵鬧不休、吵架……

應該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

另外處罰地點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講處罰多久的時間;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4、幫忙做家務

如果孩子亂畫,亂丟東西、玩具……

請準備一條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自己清理並養成整潔的習慣。

但是請注意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做家務時學習到什麼。

5、畫畫

孩子有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惡習的話。

應該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懲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當孩子有受傷時,先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可從孩子的畫中瞭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此為藝術治療法,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罰站

孩子總是故意從高處往下跳,車上跑跑跳跳。

我們應當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以靠牆壁、不正對大門為主;地上鋪上軟墊;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孩子處罰的時間。

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處罰完後,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7、看書、寫字

如果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等不好的惡習,就一定要幫助改正。

這時應該選擇固定處罰區鋪上軟墊或擺放小桌子;在處罰區裡面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色紙……;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倘若不能馬上放下工作,可先叫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別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等情緒平復後,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8、沒收心愛的東西

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玩具的話,可先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

先放下手邊的活兒,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9、排豆子

這個方法針對耐心不足,亂丟東西等情況。

首先準備一個盒子、盤子,裡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幾個塑料罐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

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視情況針對孩子修改來處理,可先罰站、罰坐再做處罰;此目的在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可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完成後,讓孩子知道被處罰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孩子不愛刷牙、挑食、亂丟東西……

可先將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碰觸,作為懲罰。

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子日後表現佳時,恢復其權利。

懲罰有多種方式,而我們要說的當然是科學的懲罰,下次孩子做錯事,媽媽們可以根據不同情景選擇運用,可千萬別隻會大吼大叫哦。

除了方法,原則也很重要

方法是一方面,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這些原則不可少:

意見統一

最忌諱的就是今天一個標準,明天又一個標準,這樣很難達到好的效果。最常見的是,爸爸跟媽媽意見不一致。

對孩子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致,不然很容易讓孩子鑽空子,耍小聰明來逃避懲罰。

不重複數落孩子

不要因為孩子這次的錯誤就把過去的所有錯事重新數落一遍,這不僅會讓孩子反感,還會覺得自己只要犯了錯誤,就永遠無法擺脫,既然擺不脫,改又有何用。

而且反覆說教不斷給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使孩子養成“心理惰性”,失去對父母的敬畏。最終當再次出現相同刺激時,教育效果便隨之下降,甚至消失。

不貼標籤

孩子犯了錯誤,可以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和後果,千萬不要給孩子下結論,貼標籤。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產生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怎麼都做不好的想法。

比如說你對孩子說:

“你個愛哭鬼,動不動就哭!”孩子是不是哭的更厲害了?

“你就是太懶了,每次都收拾不好”孩子就心安理得的懶下去。

因為你隨口一說的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的影響卻是很大的,給孩子貼負面標籤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可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破罐子破摔。

懲罰不是目的,無論什麼原因,在懲罰孩子前,都該先自己學會冷靜,處理好心情。其實有時候,父母選擇以什麼方式懲罰孩子,往後他就會將這種方式施加在別人身上。父母責罵,吼叫的對待他,他也會養成諸如此類的暴躁性格。但父母用理智、寬容的方式對待他,他也將成長為一個理智寬容的人。責罰孩子時選擇正確的方式,往往能讓他受益終生。


學榜君


我兒子今年十歲,讀五年級。我很少打孩子,但是很少不代表不打。我認為"打"的本質不是為了讓他疼,是為了讓他感覺到"痛",這個"痛"泛指的是痛苦。包括知道犯錯後要接受懲罰的揣揣不安,接受懲罰時的羞愧。通常我的做法是褲子扒下,總尺子打屁股三下,一下不多一下不少,必須是重重的三下,得有紅印子。但是在打的過程中,我是冷靜的,不會失去理智。孩子犯錯,父母肯定是著急憤怒傷心無奈等等情緒都有,但是不教而誅純粹的懲罰,我認為是達不到目的的。必須把錯誤的本質和造成的後果分析給孩子聽,這個分析的過程我的語氣是很嚴厲的,但是我不會帶侮辱性質的謾罵,罵了一大堆,自己的憤怒是發洩了,孩子除了屈辱並不會從中得到什麼啟迪。平時孩子做的確實很好的地方或者是得到什麼榮譽,我會第一時間給予表揚和鼓勵,更多的是對於他正確的行為給予肯定。孩子犯錯時也會把以前肯定他的事例拿出來作對比,你看,作為父母我並沒有無理取鬧,你做的對的地方我肯定你,做的錯的地方我懲罰你,你能不能約束好自己,儘量的少受懲罰?但是大肆誇張的誇獎貌似還是幼兒時期做過,上幼兒園以後沒有了,表揚時也會說明為什麼表揚你,表揚的也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針對某些習慣和品質,我不希望他太過分的在意榮譽本身,而是更注重好習慣和高品質的養成。我覺得沒有哪個孩子可以天生就明事理懂是非的,家長在傳遞各種正確信息時,懲罰是必不可少一種手段,做任何事都要明白後果是什麼,將來走上社會,錯誤的行為也會受到不同形式的懲罰,這個可不是家長能控制的了,畢竟,所謂優秀的孩子更多的只是家長自己的認為,要被其他人接受就需要孩子有能被人接受的資本,而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必須得到糾正和完善的。過度的放大孩子優點,只能養成孩子自以為是。自信和自大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大西幾小腦府


養育孩子,打罵的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適當的懲罰是完全有必要的。尤其是年齡在3到9歲之間的寶寶,他們是需要規則的,沒有規則會讓孩子感覺混亂,那麼有規則就一定要有相應的獎懲跟隨。而打罵不應該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因為這樣的手段在規矩之外會給孩子額外的心理創傷,後遺症大小視親子關係好壞而定。

再說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嗎?我覺得正面的管教並不能簡單的用一個"誇"字來概括。耐心的陪伴、及時的鼓勵、適當的表揚會更有效。還有父母本身的言行也很重要。

養育孩子是費心費力的大工程,用心很重要,多在生活的細微處觀察孩子,及時發現那些閃光點並予以肯定,比泛泛的誇獎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


水晶時間


關注王老師公眾號::eeqq599 專注於解決孩子叛逆,早戀,網癮,厭學等教育上的問題,老師還會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去分析總結然後整理成文章,去幫助更多的孩子找回自我。

80後的孩子,那個沒有捱過打。拎起來打屁股是正常的。用皮帶綁起來抽,拿著擀麵杖輪,甚至直接扇耳光,也都有聽說過。

現在我們之間做了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卻變成了什麼都是父母的錯。

父母沒有盡到責任,沒有精心專心,沒有有效陪伴,沒有教養內涵,沒有經濟能力去買幾百萬的學區房,沒有掙得贏家人生,你看人家王思聰。

頭頭是道,句句在理,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可是怎麼聽,怎麼心酸,我想去牆角哭一會再來。

孩子們都是天使,懲罰天使的必然是魔鬼。你是不是想下地獄?

我朋友的兒子三歲時,喜歡拿家裡廁所刷,當作一柄劍迎風揮舞。為了增加效果,自己還會去馬桶坑裡沾點水,甩的客廳裡一地水點。

給他買塑料劍,木頭劍,甚至乾淨沒用過的馬桶刷,爸爸媽媽陪著舞,都沒有用。因為兒子知道,只要他一揮馬桶刷,所有的大人都會朝他靠攏。五千年前,周幽王烽火戲諸,也就這麼個效果,不過結果更慘烈,丟了了整個帝國。

有陣子,他們把馬桶刷藏起來呀。問題是,去朋友家玩,兒子會把別人的馬桶刷拿出來,在別人家的客廳裡舞,你能想象到一群人臉上的尷尬表情嗎?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專家們對此有什麼辦法?不是分析原因,不是提出看法,而是有什麼有效意見,可以改變這個客廳地板上橫著一個滴水的馬桶刷的問題?

後來我朋友有一次,把兒子提起來,褲子拽下來,朝著屁股啪啪啪一頓。兒子白白的屁股上,全是紅色的巴掌印。

從此兒子知道,玩馬桶刷會屁股疼。在自己長得比爸爸高之前,這個家裡還是老爸的地盤。偶然還會偷偷再玩一下,阿姨警告:“再玩,我就去告訴你爸爸。”兒子一臉不滿,摸摸屁股,也就放棄了。

現在兒子已經十歲了,問他為什麼那麼愛玩馬桶刷。已經長到一米五的半大小子一臉迷茫地搖頭,“怎麼可能?你們在汙衊我?”

而三歲左右,是從嬰兒期到幼兒期的一個轉型。孩子們需要不停的挑釁父母的極限,從中證實自己對於世界的認知,探索自身能力,吸引注意力,擴張自己的根據地。

在育兒的問題上,如果只是一味的快樂教育,不讓孩子經受一點挫折,孩子不懂一點規矩,你能想象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懲罰也不應該是一個有意被淡化的話題。懲罰是一個鋒利的寶劍,可以切肉,也可以切手指頭,但是就因為怕切到手指頭而鎖到抽屜裡面,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如果說,規矩是壘起來的牆,懲罰就是孩子們失控後,撞到牆上的蘑菇包,撞得越狠,記得越牢。孩子都是一個個的小人精,這次在這裡撞到了,知道了疼,下次絕對儘早拐彎,只留個優美背影。

世上沒有天生的好孩子,七分讚揚,三分懲罰,十分守規矩。

父母和孩子,雙方協定,共同認可,在一起制定規矩。言必信,行必果,對於父母也對於子女。


叛逆的老師1


百度搜下一家三清華看看不打行不行,淨扯那個沒用的,古人聖賢都捱揍你比哪個厲害,孫悟空犯錯還得三下戒尺,你比他猛多少,白景琦怒打孩兒一條腿你比她強多少,別廢話犯了錯就得揍,你跟他講道理他懂個屁,他都懂了還用長大個屁!


JJF競技風


不打不罵這是不可能的,只不過大人打時要有分寸,都寵著他誇他等到他長大了就有可能害了他,一點挫折都受不了,你看看現在有多少老人寵孩子都寵上天了。視頻不是有好多嗎,小小年紀就打母親。反正就是做錯了就得成認,大錯就得罰。


夜孤城之雲飛


本人快六十了,從沒見過誇出來的好孩子,只見過嬌生慣養的打娘罵爹的壞孩子都走進了牢房,最後由國家法律來矯正。要知道,再乖的孩子也有淘氣和犯錯不改的時候,如果不適當打罵和懲罰,壞毛病是難改正過來的。所謂好孩子能誇出來的觀點純粹是扯蛋。實行計劃生育之前孩子生的多家長沒有慣孩子的毛病,實行計劃生育之後只生一個或二個,家長就把孩子看成了小皇帝,逆來順受,嬌生慣養,最後孩子慣壞了後悔也來不及了。過去有宗族的傳統倡導家風家教,以遵紀守法,博學善思為榮,而如今對家風家教似乎已經淡忘了,把偷奸耍滑,會鑽空子,會貪便宜作為一種聰明才幹進行誇張,以致社會風氣有所變壞,甚至有些人為了名利不顧一切手段突破道德底線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手機用戶50029591010


這要看對待什麼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哪些情況不能打罵?什麼行為不一定打罵但要嚴格制止?

對於孩子願意去嘗試、探索的新事物,如果做錯了,甚至產生了很嚴重的後果,都不能打罵、不能罰;而如果是一些挑戰父母底線的無理取鬧,則一定要嚴懲,而且懲罰得孩子一次長記性,以後絕對不敢再犯,如果不能達到一次長記性的效果,兩次、三次,如果還不長記性,那就要改變方式,俗話說事不過三,第一次犯錯叫不知道,第二次可以原諒,如果一個同樣的錯誤可以犯三次而不改,那就是故意,或者沒人告訴他這是錯誤的,孩子不知道正確的標準,那麼孩子就會一直犯同樣的錯誤,挑戰家長的底線。

比如,學洗碗把碗打碎了,就不能打罵,而是告訴孩子下次如何在洗碗的時候注意不打碎;如果是拿著碗,拿著不該當玩具的物品當玩具故意摔著玩,如同很多孩子會以家裡很多不該當玩具的東西當玩具玩是一個道理,

家長應該嚴厲制止,關鍵是很多家長自己都認為那沒有什麼而放任孩子無底線嘗試。有了這樣的習慣,在公共場所就不會隨便玩耍不該當玩具的設備或器物,也會少了很多諸如電梯、門縫之類的兒童傷害公眾安全事件。

第二,適當的打罵與懲罰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時也是需要的

如果反覆打罵都不起作用,最終的結果會很嚴重,老子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對教育孩子同樣有效。

家長要搞清楚,打罵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是讓孩子改正錯誤?還是想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威風?因此,看似很簡單的一個教育好孩子,其實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果真的是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出發,在孩子面前其實家長有時是很無知的,孩子的小技巧也有很高明的。長大後的我們都有一些小時候如何騙家長的經歷。因此,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這種教量過程中,只要能守住健康安全底線,適當的打罵與懲罰有時也是需要的。

第三,如何不打不罵改正孩子的錯誤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所做所為,孩子自己沒有判斷標準,而是根據家長的態度與眼色來行事的,有時做某件事並非其本意,孩子可能只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發現做某些事情可以引起家長注意,又沒有令他認為很嚴重的結果,因此,對於家長的訓斥、責備甚至打罵,都基本是無用的,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正是他的目的,這也是孩子會因家長的打罵而屢屢重犯的原因。因此,讓孩子理解家長明確的價值觀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家孩子在2歲左右很喜歡自己跑出去玩,大人一不留神她自己就跑到大街上去了。當然其原因是在1歲左右家裡的請的老家的阿姨帶著孩子去大街上等班車的地方等媽媽回家,導致阿姨走後她自己有時也會在我不在家的時候路到那個路口去找媽媽,有一次就這樣到了大路口而被一個賣豆腐的阿姨領下了,家人找到後孩子並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後果,連續又出現過兩次類似事件後,我就想,這件事情可不是個小事情,再這樣下去,如果她自己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等危險真的出現時,就來不及了。因此,有一天,針對這個事件,我對女兒進行了一番這樣的教育:小孩子自己跑出去的危險很大,可能會被壞人賣了換好吃的,媽媽如果上班時不和家裡人打個招呼,該回家的時候不回家,不告訴家裡人自己去哪兒了,你是不是很著急?如果你找不到爸爸媽媽了,想想看,是一個什麼感覺?這樣教育了一次,以後她再也沒有這樣自己就跑出去了,記得有一次帶著女兒陪老公住院,醫院的醫生給她開玩笑,說你爸爸沒錢看病了,要把你賣了換醫藥費,女兒哭得好厲害啊!那年她三歲!想想又好笑,也很慶幸,這一招改了孩子的一個毛病,而且一直到長大了以後在這個方面都很有規矩。


蓉蓉育兒經


首先個人覺得凡事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教育孩子肯定最好不要用經常去打罵的方式,這樣會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也不利於親子關係。誇獎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然是好的,但是誇獎也要講究方法,譬如說有些父母喜歡用“你真聰明”“你真棒”來讚美自己的孩子,時間久了孩子真的以為自己很棒,當他經歷到挫折的時候心理上就承受不了了,所以家長們誇獎孩子的時候請實事求是的把他做得事情陳述出來,孩子會自己穿衣服了,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誇他“寶貝你真棒”,不如告訴他“寶貝,你會自己穿衣服了,媽媽真為你高興”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如何讓孩子自信而不驕傲,是我們家長應該去探討的。


年華似水221853093


不現實,小孩從小到大不只是家庭這個真空的環競裡生存。要去幼兒園,要上學,直到工作。有大部分時間在接處不同的社會。家裡再不打不罵,其它人可不一定了。最好的方法,理教。敎TA怎樣,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