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市爲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爲州

河南,地處我國東部內陸、黃河中下游,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稱“中州”、“中原”、“豫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河南擁有我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座,分別為洛陽、開封、安陽、鄭州,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著名古都卻不是這四座中的一座。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商丘,因商而得名,是我國著名古都,相傳為上古帝王之都,燧人氏、顓頊、帝嚳等以此為都,夏時也曾遷都於此,更為商之興盛之地,為商之初都,周滅商後為商之後裔微子啟的封國,稱宋國,因此,現在商丘又簡稱“商”或“宋”。此外,商丘還是漢之梁國國都,宋之陪都南京應天府。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商丘歷史悠久,現在其為河南省地級市,轄2區7縣(含縣級市),這七個縣中有三縣歷史上曾為州,分別為縣級永城市、睢縣及虞城縣。

永城市,河南省縣級市,由商丘市代管,現為河南省直管市。永城位於河南省最東端,地處豫、皖、魯、蘇四省交界處,三面被安徽包圍,僅西北與河南夏邑相連,有“豫東門戶”之稱。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永城歷史悠久,因歷史上曾屢遭水擊而不破取“永固之城”之意得名永城。永城,古屬豫州,春秋時屬宋,後屬楚,秦時設碭縣,秦末劉邦於境內芒碭山斬白蛇起義,開啟了大漢四百年的輝煌。漢及南北朝時期,永城市境分屬數縣,隋時始置永城縣,唐宋時屬亳州。金時,永城升為永州,元時復降為永城縣,屬歸德府,完成了與亳州的脫離,自此屬商丘。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虞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豫魯皖三省交界處,隸屬於商丘市。虞城歷史悠久,古屬有虞氏,是夏朝中期重要的都城,也是商朝初都,秦時設虞縣,有兩千二百多年的建縣史,隋時改稱虞城縣,唐時稱升為東虞州。虞城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是花木蘭故里,倉頡、尹伊均葬於此。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睢縣,位於河南省東部,為商丘市下轄縣,歷史上曾稱州,名拱州、睢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睢縣,春秋戰國屬宋、魏,秦時設襄邑縣,為兩千多年古縣。北宋時,睢縣仍稱襄邑縣,屬京畿路開封府,1105年於襄邑縣設東輔,稱拱州,為開封府四輔之一,為睢縣設州之始。金時,改拱州為睢州,明初省襄邑縣入睢州,後降睢州為睢縣,自此由襄邑縣改為睢縣。

河南一市為我國著名古都,其所轄三縣歷史上曾為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