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該怎麼辦?

剛畢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該怎麼辦?

從來畢業季,皆為迷茫季。

在畢業的日子裡,如果你的臉上沒有寫著“迷茫”二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畢業生。轉戰N個城市,篩選N家公司,投了N份簡歷,最後還是不知方向在哪裡。

剛畢業時,我也很迷茫,找工作時,多次碰壁。記得最慘的時候,是在一個英語課程銷售公司,只有5個員工,天天上街找客戶賣課,每天挨個掃幼兒園,回家還要接著打電話,幹了三個多月,一份課程都沒賣出去,後來實在受不了,就直接給自己“放暑假”回家了。

家裡人勸我不要眼高手低,從電商最簡單的工作客服做起,我心裡MMP,我一個本科生去做客服?接受不了。

那段時間是我自信心最差的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工作都幹不了。 在家裡壓力很大,畢竟已經畢業了,已經不是孩子,而是社會里的“大人”了,卻整天在家裡沒有收入,面對父母難免有些許慚愧,心理壓力也是不小……

後來偶然得知同學B混得不錯,考了公務員,進了國家單位,每天朝九晚五輕鬆自在。瞬間十分羨慕,然後在父母的支持下,我也去考了五、六次,面試兩次,終於考上了。

上班的兩年裡,有波折有平淡,剛開始帶著衝勁積極學習,不懂就問,後來隨著工作越來越上手,早上起床就知道今天要見哪些人,說哪些話,上個月就知道下個月要處理哪些事情,這種重複無聊的工作簡直快要讓我瘋掉。

我不甘心,我想要的是那種今天都不知道明天的自己會是什麼樣,我希望能每天接觸新鮮的思想、新的面孔,我希望我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這些未知的事情我真的光是想想就無比興奮,於是我決定轉行。

那麼問題來了,重新找工作,甚至跨行,我該怎麼練就火眼金睛找到適合自己的呢,還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亂闖亂撞嗎,顯然沒有職業規劃,條條大路不敢進啊。

現在的我通過自我分析、實踐,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每天上班有挑戰、有樂趣,所以來給大家分享經驗。

• 第一步 認識自我制定個人商業畫布

在多年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學校、家長一直鼓勵我們提高文化素質,但是沒有很好地引導我們培養興趣,塑造價值觀。導致我們只知道學習,不夠了解外面的世界,連自己也認識的不到位,更別提職業規劃。

既然缺乏認知,不如趁這次機會好好認識一下自己。 比如在做數據分析工作時,有的人對數學反應遲鈍才發現自己不擅長與數字打交道,在做銷售工作時,有的人性格內向不願意和陌生人說話才發現自己不善於與人溝通。

同理人的一生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特點是什麼,自己不喜歡什麼,自己又有何天賦。只有對自我有了充分的認知,那樣才不至於不小心走錯路。

怎麼找到這些呢? 在《商業模式新生代》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這樣的慨念:定製個人版商業模式畫布, 在這個畫布中,可以找到你的核心資源,包括個性、優點、技能、以及你變現的資源,達到深刻認識自我的目的。

剛畢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該怎麼辦?

當你深刻認識自己的時候,自然不會選擇你不願意做、或者不擅長的工作。 比如如果我能在做第二份工作之前,知道自己內在需求,就不會去考公務員。

第二步 發現你的興趣,深度培養

剛畢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該怎麼辦?

經過上一步,相信你已經對自己有了深刻的認識,接下來就是找到你的興趣所在。 要選擇好工作,首先要問問你自己的興趣所在。 我喜歡做什麼? 我最擅長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下面介紹五個方法手把手教你找到自己的興趣

1.統計分析法:統計你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主要集中在哪一塊,那裡多半都是你的興趣愛好。

2 .排除法:羅列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逐一排除,看看最後剩下哪一項,比如做飯、聽音樂和玩遊戲三個選項裡,你最喜歡哪一個,或者你會最後放棄哪個。

3 .觀察法:觀察自己在哪方面反應速度更快,是算術方面,還是記憶方面,一般情況下,計算能力強的人更願意和數字打交道。

4 . 練習法:不擅長某一方面時,前期需要花費時間練習。比如繪畫,學習了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

5 . 請教法:向身邊的人請教,你會發現自己平時不知不覺做的事情,那就是你的興趣。 如果在找工作的時候,你沒有任何技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畢竟你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要和工作打交道,沒有興趣,實難堅持。 找到興趣之後,深度培養,使之成為你吃飯的技能,豈不妙哉。

第三步 行動是最好的基石

剛畢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該怎麼辦?

一位老師說過這麼一句話,很贊同:想知道自己做一件事適不適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去做,竭盡全力。這樣你絕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真實的體驗、感受。 就像一條路我們沒有走過,肯定不瞭解路上的風景,職場也一樣,多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不要總想著一上手就能拿下最滿意的,職場也需要多磨合才能摸清自己的發展方向。

記得上大學時一個老教授給我們講起他的兒子畢業五年內換了近五、六份工作,直到最近一次才終於確定職業方向,就算是教授的孩子,也沒辦法一下子就找到終身事業,多去嘗試,也算是豐富人生經歷。

所以,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首先是瞭解自己,不要人云亦云,避開自己不喜歡的; 然後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進而推理你想要做的工作; 最後就是行動起來,每一次嘗試對於你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所有行動的腳印都會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