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熙,光明和興盛之意,也有人氣聚集的含意;苑,就是美麗高雅的花園。熙苑,隱匿在鬧市之中的茶館,像是一座等待著各位茶人如鳥回巢的家園。

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從都市的嘈雜中走進熙苑茶館(佔地面積約700平米)的大門,那似曾相識卻又久違多時的古典傢俱、幾扇明清雕花的木質窗戶立即映入眼簾,環顧四壁,滿眼是國畫大師們的書畫名作,感受那青石殘碑上刻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在現實中亦是存在!

熙苑首家店成立於2001年8月,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明河畔,與具有400多年曆史的甲秀樓古建築群交相輝映,彰顯著與眾不同的茶文化內涵。依託南明河及甲秀樓所形成的貴陽市文化中心,熙苑茶館與貴州國畫院共同合作,將貴州省內國畫大師的作品陳列於茶館中,與茶文化相結合,使之兩種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珠聯璧合,開創出一種國畫藝術與品茶藝術相互詮釋的文化理念。

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17年前,館主李花女士想把飲茶生活作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把貴州的茶介紹出去,促進經濟發展,並且讓消費者在茶館受到高雅文化的薰陶,獲得精神的滿足,基於這樣的一個初衷,熙苑選址在貴陽市著名的風景區甲秀樓畔開出了熙苑茶館,並由中國著名的書畫大師範曾先生題額。

熙苑佔得了地利、人和,如果說到天時,館主李花女士1989年從四川來貴州發展時,就開始瞭解並看好貴州的茶葉品飲市場,李花有成都茶館的體驗審美經驗,將其融入到貴州茶館文化中,後來又遊走全國各地茶館去學習,結合自己的所學所悟,以典雅的品位,以名貴烏木作為茶館的桌椅几案作硬件特徵,又與省國畫院、圍棋院攜手作為展示活動基地,把“琴棋書畫詩曲茶”的精神層面結合起來,它也成為培養消費者素質提高的一個媒介。國家棋手聶衛平、常昊、韓國棋手李昌鎬、美國薩拉索塔市市長一行等,都來入座品茶。著名軍旅作家劉亞洲中將說:“到貴州省兩件事使我難忘,一是看遵義紅軍山的紅軍戰士群像,好像在向我說著什麼;二是從不進茶館的我,在這裡看到幾位弱女人的肩膀扛起弘揚民族文化的重擔,讓我撿回了歷史。”

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品茶講究意境,一個幽雅的環境更容易讓人靜下心來。在熙苑品茶,最好還要有一份灑脫。蘇東坡言:從來佳茗似佳人。在清明升騰的水霧中,觀看佳茗。茶香好似深谷幽蘭,卻清香怡人,沁人心脾。為給茶樓增添濃重的藝術文化氣息,弘福熙苑還專門請了貴州省有名望的書畫家現場進行藝術展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 當您來到熙苑茶館,方領悟“茶為國飲”。

李花說:“我在做茶館以前開過酒吧,是茶裡承載的文化與美德浸染了我,所以我轉行。貴州茶產業現在做得很大,我們開茶館的茶人不能自我放鬆,需要走出去,把外省好的經驗引進來,拓展貴州省茶館文化的寬度。熙苑以茶的精神覺悟自己,融化自己。回首17年,是我們前進路程中的一小步,道路的不平坦已成為了我們的過去,熙苑全體員工的辛勤,也成為一種像茶一樣苦後回甘的回憶。”

熙苑:莊重美麗下的沉靜深邃

茶於中國人,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一種飲料,而是承載著幾千年中華文明的茶之文化,是一種“道”—-茶之道、人之道、天之道。熙苑,代表光明興盛的花園,希望茶人都有一個夢想,為貴州,為貴陽,留下芳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