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教師招聘 & 教師資格8.26

教師招聘

1.清末時期梁啟超曾將教育視為中國起死回生的良藥,他的這種教育救國論是一種 ( )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無目的論

D.辯證統一論

2.“教育不應該限於學校的圍牆之內,我們應當建構一種學習化社會”。這是一種( )教育思潮。

A .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學習型

3.教師王某在課堂提問中對於未回答正確的學生李某進行了挖苦和諷刺,這種行為侵犯了李某的( )

A .身心健康權

B.人格尊嚴權

C.人身自由權

D.隱私權

4.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甚至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能體現出來。這句話反應了教師勞動的( )

A.示範性

B.複雜性

C.創造性

D.隱含性

5.新課改以後,在初中階段的課程設置是( )

A.分科課程為主

B.分科與綜合相結合

C .綜合課程為主

D.綜合為主,分科為輔

參考答案

1.選B【解析】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根本問題在於教育到底為誰服務,如果為了社會服務就是社會本位論,梁啟超企圖用教育拯救社會就是一種社會本位論的思想。

2.選A【解析】制度化教育也叫做正規教育,制度化之前的教育稱為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針對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要提成建立一種學習型社會,打破學校圍牆對於學習的束縛。

3.選B【解析】挖苦和諷刺都是屬於變相體罰的一種,變相體罰屬於人格尊嚴權的範疇。

4.選D【解析】教師勞動的隱含性就表現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經歷較長的時間才能體現出來,比如道德方面的影響。

5.選B【解析】新課程結構表現為: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以分科和綜合課程相結合,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教師資格

1.“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關於( )方面對教師的具體要求。

A.關愛學生

B.教書育人

C.愛崗敬業

D.為人師表

2.下列地形中,形成的原因與其他地形形成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東非大裂谷

D.科迪勒拉山系

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是( )。

A.中秋

B.端午

C.重陽

D.清明

4.《賣報歌》是以下哪位音樂家的作品?( )

A.冼星海

B.聶耳

C.賀綠汀

D.華彥鈞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家用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體

B.使用乾粉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的底部噴射

C.火災現場中首先對人體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煙霧和毒氣

D.發現室內燃氣洩漏,應打開門窗,關閉氣源和大功率家用電器

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對教書育人的具體要求是: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2【答案】C。解析:東非大裂谷形成是由於地殼斷裂造成的,其餘選項是由於板塊擠壓造成的。

3【答案】C。解析: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4【答案】B。解析:聶耳,我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奠基者,作品有《義勇軍進行曲》(田漢作詞)、《開路先鋒》《賣報歌》等。

5【答案】D。解析:發現室內燃氣洩漏,應先切斷氣源,打開門窗,進行通風,但不得動火、撥打電話或開啟電器,並及時通知供氣企業進行搶修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