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感官歡樂是愚癡的人

追求感官歡樂是愚痴的人


龍王(注)伊羅卡帕塔,在咖沙巴佛時,雖然是一位比庫,卻不夠理智,念念不忘犯過的錯誤,所以往生成龍。他有一位極端美麗的女兒。由於龍具有化身成人形的能力,所以他公開宣稱,若有人可以回答他女兒所提的問題,就可以娶她為妻。因此,每個月兩次,她都化身為人,到公眾場所唱歌跳舞,並且提出她的問題。很多人嘗試回答她的問題,但都不正確。

有一天,佛陀透過神通,知道一位名叫優塔羅的年輕人,可經由這些問題而證得初果。但優塔羅已經出發,準備前去回答她的問題。佛陀便趕忙攔下他,告訴他問題的正確答案,優塔羅聽完佛陀的答案後,果真證得初果,那龍女的慾望也完全消失了。但他仍然前往說出正確的答案,以裨益他人

他與龍女的應答如下:

問題1:誰是統治者?回答:掌握六根的人是統治者。

問題2:德行不足的人可否稱之為統治者?回答:德行有缺陷的人不可稱之為統治者,毫無私心的人是統治者。

問題3:什麼樣的統治者沒有德行的缺陷?回答:毫無私心的統治者沒有德行的缺陷。

問題4:什麼樣的人可稱之為愚痴?回答:追求感官欲樂的人。

聽完所有正確答案後,龍王的公主繼續請問有關感官慾望、後有、邪見、無明和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優塔羅遵照佛陀的教導一一回答這些問題。

這時候,伊羅卡帕塔龍王明白佛陀已經出現在世間,就央求優塔羅帶他前去面見、頂禮佛陀。他向佛陀敘述自己往生成龍的緣由。佛陀向他解釋,人身難得、佛陀難遇、佛法難聞。佛陀說法完畢後,很多舍利弗的弟子證得阿拉漢果,大眾中也有很多人證得初果。

(注)龍是佛教和印度文學中著名的神話動物。它們住在地底下,具有創造奇蹟的力量,類似中國文學中的龍。

摘自《小部·法句經·佛陀品》

功德迴向文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願我功德份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