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不能享受退休?爲什麼農村赤腳醫生有養老補助,而農民沒有?

手機用戶53226676709


現在不但赤腳醫生有補貼,鄉村裡當過民辦教師的,當過村辦獸醫的,在公社當過幾年以農代乾的,當過義務兵的,都有了不等的幾百元的生話補貼,而只有一直老老實實在生產隊當農民的沒有,只有到六十週歲後,領幾十元錢。

對於這個問題,我與同事真的議論過,大家都是農村長大的,都是農民的兒子,對此說起來都感覺忿忿不平。大家為什麼這樣呢,總結起來,主要有幾個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我在其他回答裡也說過,走的是以農養工的道路。因為當是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急需建設。而搞建設,搞工業,最需要的土地、資金、這從哪裡來呢,只能向農民要。當時,土地的拿走農民幾乎沒有得到好處,幾乎是白白拿走的,因為人們相信土地是國家的,是集體的,國家建設需要,當然應該拿走,而且工人是老大哥,理應支援,當時,廣大的農民就是這樣認為的。土地拿走了一部分,吃糧地少了,怎麼辦,修地唄,於是不分寒暑,不分晝夜,所謂戰天鬥地又新建成一些土地。然後,一年四季辛勤勞做,打下的糧食,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然後才是自己的,這樣下來,糧食真的不夠吃呀,大家忍飢挨餓,繼續戰天鬥地。因此說,農民在新中國工業化過程中做出了重大犧牲。

還有,當時的情景是,去當赤腳醫生、民辦教師的,抽去當工人的等,生產隊放走的一般是比較懶的、受不了苦的人。因為,在生產隊,要生產,要興修水利,需要能幹活能吃苦的人,因而壯勞力留了下來。

再者,中國農民老實,走遠的人,拿著退休金,也不說什麼了。而當過赤腳醫生的,就在身邊,現領到了補貼,覺得心理不平衡,所以與赤腳醫生比。

至於說,計劃經濟下的農民能不能領退休金,說實話,我覺得有點難。這樣說是因為,農民沒有交過養老保險,人口基數人,而赤腳醫生等是少數,落實起來困難小。但現在國家已給農民發了點養老金,我想會逐漸增加的。


用戶68519762春日之虎


為什麼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不能享受退休?為什麼農村赤腳醫生有養老補助,爾農民沒有?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052234935192245070, "vid": "v02004f50000bc0362g7q8i7r60idvag\

舉一反三


回答你這個問題前先弄清為什麼要施行計劃經濟?農民是什麼職業?赤腳醫生又是什麼職業?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後,百廢待興,隨後又發生了抗美援朝事件,一直到一九五八年志願軍才撤回國來,其間中國的農業土改自一九四六年在解放區就普遍展開,是以漸進式的方式向前推進,到建國後也是逐漸向前發展,先是互助組,後是合作社,再後是高級社,到一九五八年發展為人民公社,完成了土地集體公有制制度。為什麼要走集體化道路?走計劃經濟道路?如果不走集體化道路,全國一盤散沙我們就無法集中力量辦工業,一個沒有工業化的國家不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我們就會是工業化國家的附庸,沒有自主權,當時蘇聯正是用工業化來卡我們的脖子,這就是我們當時提出來的:“工業為主導,農業為基礎”的基夲國策的原因,如果當時不施行計劃經濟走集體化道路,我們後來的工業發展一切將無從淡起!

中國農業是幾千年捆綁在土地上的,只有當時走上了集體化,才使農民與土地脫離了直接關係,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做為全社會的一員,參與國家建設故稱之為社員,有了自豪感,不再見到地主自矮三分了!可以說中國農民為新中國建設做出了巨大犧牲!改開以後農民有了自已的責任田,除少量交給國家外,全部收入歸已所有,這樣實際上國家將很多剩餘價值留給了農民,到二000年國家採用工業反哺農業政策,免除了上交的公糧,隨後國家又拿出很多錢以種地多少來補貼農民,這就是當前的農業政策,在國家回饋的資金中其實就包涵了農民養老的資金,國家並沒有拿走,而是留給了農民,在社會持續發展下,我國經濟有了很大改觀,為了使社會更加公平,現在實行的農保醫保社會保險全面合攏,取消農業戶口,全國一盤棋,不再有工人農民之分,這是社會進步的像徵!

最後一個問題赤腳醫生是那個年代的產物,他們夲身並沒有脫離農業生產,為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國家通過補助的方式解決他們不能從事農業生產誤的工錢而發的補助,這個政策一直延續到今!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這個政策還會調整,直到符合實際!


狼煙一九三一


理論上說不明白,但是我認為人民公社時期和大包乾前20年的就應該給退休金,人民公社時期,沒有農民,而是社員,按勞取酬掙工分,修河築路,參加國防建設,民兵站崗值勤,同時也參加工業建設,社員與工人只是分工不同,生產的糧食絕大部分上繳國家,口糧夠不夠三百六十斤。為什麼不能給退休金,大包乾前20年農民雖有土地,也要繳糧納稅,出義務工。同樣是農民,為什麼國營農場的就叫農工就有退休金。再說現在,國家免了農業稅,給了補貼,可是有多少呢?一畝地補200多元,每畝地每年剩一百多元,加起來不超五百元,每人承包多的三四畝,少的一畝二畝,有的不足一畝。每年的收入不足二千元,交新農合240元,還有其他費用,所剩無幾。其它系統退休每月幾千元,上萬元。為什麼農民就不能有退休金,換位思考,農民不要地了,你們來種地,……。


飛翔70750


農民爭得工分只是農民勞動剩餘價值很小的一部分,(當時的農業生產也沒有多少剩餘價值)可大部分交了公糧,還有名目繁多的所謂的餘糧上交給了國家,(愛國糧,救災糧等等!)可農民只是糠菜半年糧,我們強大了,不能過了河就拆橋,好了傷疤忘了痛,叫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農民老人安渡晚年是當今社會和政府應盡的責任,(欠債總是要還的,天經地義。)……











孫長老10


為什麼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不能享受退休?為什麼農村赤腳醫生有養老補助,爾農民沒有 ?計劃經濟的時代農民老了不上班不掙工分同樣分到糧食,糧食分配是3:7,也就是說10斤糧食7斤按人口分配,3斤按工分分配,老了能幹就幹、不幹可以休息,醫療在農村都有赤腳醫生,住院看病政府是有救濟的,退休不退休也沒關係,不知道你是從那裡聽來的“赤腳醫生有養老補貼”、在計劃經濟時代,赤腳醫生和農民一樣,都是農民待遇,赤腳醫生工分是大隊給的,農民掙工分是生產隊的,只不過是工作不同,赤腳醫生是農村戶口!


奔跑142772814


對於赤腳醫生有補助而農民沒有,我個人是這樣認識的,當年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因為國家醫務人員不足,又要解決幾億農民的看病難的問題,在當時選擇了在農村有一定文化水平,恩想進步的優秀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承擔起了為農民看病保健的任務,並不是某些人說的懶人,實事證明當時的政策是正確的,赤腳醫生為農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當時赤腳醫生的待遇與民辦教師是不相上下的,後來民辦教師絕大部份轉為了公辦教師。而赤腳醫生雖然為回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養老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因此,2O丨3年國務院出臺了政策,給予退出肖位的赤腳醫生一定數額的生治補助。

綜上所述國家給赤腳醫生補助是根據其貢獻所決定的,因為其在參加生產的同時付出了勞動,甚至別人過年他們都在為病人服務。

所以這就是赤腳醫生有外助而農民設有的原因。

而實際上回家出臺了新農保政策,並不是良民一點補助也沒有,只能說很少,維持不了基本生活!


山野村夫3879


計劃經濟時代,農民註定是要被付出的。為什麼?因為那麼多"計劃"需要錢,錢從何處而來?當然是從基數最大的農民那兒來。

從理論上或從歷史上講,農民的確不應該享受退休金,因為農民不是公職人員,他們有自己的土地,為自己做事。但計劃經濟搞一大二公,把農民的土地收走了,搞所謂公社,他們從形式上也成了公職人員,事情就複雜了。

既然搞了公社,從理論上說農民也應該享受退休金,但計劃經濟的特點就是"不足",企業都常常不能營利自存,農民就更被無視了。現在有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說那時"三免"(免費住房,免費醫療,免費上學),你要問他農民免嗎?他立馬就不吭聲了。也許在他們那班計劃粉的腦子裡,農民就不算個人吧?

所以農民有沒有退休金是計劃經濟留下的後遺症。因為:如果不搞計劃經濟,那農民就有土地,就不需要享受退休金;如果搞了計劃經濟,那就要負責到底,但又負責不了。這就成了一個悖論了。

所幸這種狀態在市場經濟後有所改變。一是土地被承包,實際上已為農民所有;二是減免了農業稅,不用再首先"交公糧"了,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農民也已經能夠自主經營,情況正在慢慢好轉,後遺症正在慢慢減輕。如果哪一天中國農民能發展到日本農民那樣,那就是理想的狀態了。

回到樓主另一個問題。農村赤腳醫生為什麼有養老補助?赤腳醫生雖然赤腳,但還是醫生,應該類似於某種公職人員吧,所以享受一點補貼是應該的。套用某人的話來說"此類問題甚多",這也是那個時代留下的半拉子後遺症之一吧。


石城大俠


歷朝歷代農民是虧的,雖然農民為國家種糧納稅做出了貢獻。因為農民沒有文化不懂科學,乾的是髒累活,全國十幾億農民。可農村赤腳醫生少,每個村也只一兩個。他們是技術工種,為全村救死傷還得參加農業生產,赤腳醫生辛苦而農民更辛苦。


江湖笑傲14940949


外國先進國家從事農業人員沒有一個不比城市工薪階層人群生活好的,而在我國農村:農民生活就比城市工人好的地方也不少,但較多地方農村生活比較堅苦尤其是農村老年人生活保障還不盡人意,應當儘快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待遇,當然不能一刀切,(有個別家庭,富的冒油,還要邦家屬拿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