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清華大學的校訓中有四個字:厚德載物。這個成語出自《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後來這句話慢慢被清華人變成了校訓。

那麼這四個字分別解釋,是什麼意思呢?

厚,深厚的意思;

德,德行,品格,意思是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可以理解為物質,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只有厚德才能承載萬物。

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一個人要有很高的德行,他才能承載這天地賜予的福報,生活才會越過越好。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古人對於品德操守的要求是很高的,想達到什麼樣的位置就要有多高的德望,哪怕是一個沽名釣譽的人,他在被拆穿之前,也一定是眾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而如果德行與財富地位不相匹配的話,就要出大事了!大家一定聽過“德不配位”這個詞。那為什麼會說這個詞用在人身上就會出大事?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詞語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德不配位在古代也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說一個人“德不配位”是很嚴重的指控!

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舉個例子,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桌子怎麼樣?它就開始發抖,它就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最後就是垮塌。

所以我們要明白古訓“厚德載物”。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但也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

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比如有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就要經常把珍惜福報這句話跟自己的孩子講,福報是什麼?福報就是我們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這些都叫福報。中國人講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貴惜福。你得積攢自己的福報。

過去有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太重要了。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求得通天的富貴,去要那些你命裡頭裝不下的東西,你這不是惹禍嗎?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

若你沒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馳、寶馬、豪華別墅,頓頓飯都是上千上萬……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福。現在人們瘋狂地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結果會如何呢?

古訓有云:“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就是我們老祖宗講的,這會折你的福報。我們老年人過去講“折福折壽”,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壽命和福報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個能量體。

你看著人家發財,你看著人家出名,你看人家當教授,當領導……你心裡不平衡,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沒有?

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但凡對自己稍微有點自知之明,就趕緊學習充電認真工作,漲了姿勢多了工資,再來談其他。一個月五六千是支撐不起你一週西餐,一週日料,還有一週開party的。這就是你的“德不配位”。你強撐著虛無的面子,最後人財兩空。這就是“必有災殃”!

所以趕緊醒悟過來吧,借錢買奢侈品還被人說假的,最後精神物質兩空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災殃是你掉進了這個怪圈裡,喪失了進步的動力,欠了一屁股債還不起還沒有工作!最後一事無成。

易經智慧古訓在此,希望大家把握自己,堅持努力,滿滿的福報在等著大家!

當心!你正在享受的一切都在花費你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