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有座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古城樓——南門郭子

沂源魯村鎮小張莊社區,坐落在沂源西部20公里處,1430戶,4346人。據村南出土的古墓群考證,該村建於唐朝末年。張氏在此落戶取名張莊,為區別於大張莊遂更名為小張莊。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小張莊村南有個古老的城門樓----南門郭子,住在南邊上的人叫它西門郭子,根據村民居住的位置不同,稱呼自然不同。南門郭子(城門樓)建自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近五百年的歷史了。據老人們講,修建郭子,是因為當時道教盛行,有個叫王建入的道士,為了鄉里五穀豐登、四季祥和,組織當地信徒和徒弟在此地建了個拱形門。在拱門頂上上建了個廟宇,廟宇裡雕刻泰山之母、眼光奶奶、千手千佛觀音的佛像來供奉。每年正月十五,帶領弟子步入石門前點上香火,虔誠的敲打木魚誦經。據說患有眼疾的村民,誠心祈禱就會恢復光明,故此,一時間香火鼎盛,八方善男信女都慕名來進香,虔誠許願,香火鼎盛。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解放前夕,破除四舊,所有的廟宇雕像都被拆除了,只遺留刻有泰山聖母、主財積功德的半截碑文在門樓一隅,與門樓上五百餘年的老榆樹遙遙相望。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明朝的郭子,保存完好至今,實屬罕見,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門樓古樸厚實,頑強的屹立村中。它默默承載了歲月的滄桑,鑑證了時代的變遷。神秘門樓的背後隱藏著許多神火鬼狐有趣的故事,偶爾行人路過,也會說:不要動門樓上的任何東西,包括樹枝,為啥?要命!其實,也正是這些故事在村間流傳著,才讓人們心存敬畏,讓此城門樓得以保存至今。古村落被納入保護範疇,郭子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隨著它的神秘面紗被揭開,村子裡也漸漸有了平時罕見的遊客身影。

走近城門樓,此門洞長10米寬5米,許多巨石壘砌,洞下略顯陰冷。樸拙蒼老的郭子城門樓上,映入眼簾的不只是一棵棵高大的樹,而是一群有靈魂的樹木,巨大的樹株蒼翠蔥蔥,這些樹的樹幹又粗又高,因為生長在門洞上方,更顯得樹木高入雲霄,樹冠茂密蔭遮蔽了半條街道,古樸而丰韻,幽玄而靜謐,看到它立時獲得一種全身心的安慰,霎那間進入了虔誠境界。目睹此門,心隨之寧靜,炎熱的天氣裡步入門洞,那份清涼靜靜撫平狂躁的心,步伐輕柔不敢喧譁,恐褻瀆老人口中所說的——“神靈”。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有一位老人家白髮蒼蒼,在門下納涼,看得出身體仍然強健,他赤腳站在郭子門樓下邊,用驅蚊艾草點燃了手中的旱菸,熱情地向我們聊起石門郭子,戰亂時期,村內修建了石圍子牆,圍牆分有四個門,大南門、小南門,西門和東門。因為北方是山,天然的屏障故無北門。他說,這裡曾是國民政府時期山東省政府機關所在地,那時的山東省政府主席叫沈鴻烈。據老人講述從祖輩們口中得到的繁華景緻:商鋪、銀行、當鋪、集市,一直聊到小張莊戰役的慘烈,再到土匪橫行,歲月喚醒他那記憶深處的閘門,他佈滿滄桑的臉如同這個石門郭子形成了重影,令人喟嘆不已。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一條古街巷橫穿門洞,古樸典雅,不遠處幾個小腳老人在樹下嘮著家常,遠處的花兒喧鬧在小院門前,襯了這座古城門樓的綠意,更增添了許多的詩意。我隨坐在郭子門樓下聽大家七嘴八舌的講著耐人尋味的有趣故事:

在很久很久前的某天,逢集,有個外地的人,來南門郭子樹蔭處支起爐子來做爆玉米花的生意,因為爆玉米花需要生爐子,生意人就在南門郭子下撿了許多枯枝準備生火。路過此地的一個老漢看到了,好心勸他:”你去遠處撿點樹枝唄,這個地方風水緊,一般人動不得。”外地人一臉不屑,小聲嘀咕道:“鄉下人就是封建迷信,嚇唬誰啊,是不是欺生啊,老子就是動。”又刻意去門口下扯了幾根枯枝將爐火生了起來,老漢搖搖頭嘆聲氣走了。不一會來了十多個爆玉米花的村民,等著爆玉米花給孩子們做零食,第一鍋爆出來,全沒開花,一鍋啞巴,為了不影響生意,爆玉米花的人將爆出的啞巴玉米免費返還農戶,告訴他玉米鍋沒燒好,起鍋有點早,不影響,白送您了。第二鍋玉米花,外地人晚起鍋一分鐘,爆出來,還是啞巴,第三鍋、第四鍋……爆了正好18鍋,沒有一鍋開花的,一分錢沒賺到,給客戶賠了一早晨的不是,只得收拾東西走人了。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還有個村民,在務工時,錘子手柄斷了,就準備去郭子上砍根樹枝,一爬上郭子門樓,滿眼的粗蛇盤繞,嚇得拿石頭去砸,石頭底下也是小蛇匍匐,嚇得一溜煙跑回家裡,向老人說及此事,老人說他,多虧沒有破壞,破壞了就不是嚇唬你這樣簡單了。村裡人對這座石城門樓郭子的感情,就如同捍衛家園的神兵,對於外地人,看到此南門郭子,也能激起思古之情。小編迷戀古門樓和古建築,它就如一部鮮活的歷史,一磚一瓦一砂一石都深藏在寂寥的蒼桑裡,多少興衰存亡悲歡離合都曾在這兒上演過,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回憶與深思。

沂源有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城楼——南门郭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