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人的特点或秉性,实在是难以改变。不过,如果你认识到了自己的特点,就能很好地扬长避短,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有以下特点——

1、读得慢

读书很慢,基本是一句一句地读。《未来简史》,我读了一周,用了差不多20个小时。其他的书,读得也慢。

有的人读书非常快,简直就是“翻书”,像田俊国、张瑞敏,他们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二三百页的书。职业策划师古典更牛,他说他拿到一本书,页面上的重要内容会自动地变立体,凸显于纸面,他只看这些字就可以了。

读得慢,是因为我读书少,不熟悉书中的内容,不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以,我并没有刻意加快自己的阅读速度。等我的知识进一步丰富了,阅读速度会快的。

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2、事实性知识,我读得快

有人把知识分成事实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前者,“怎样设计一辆汽车”是后者。

我读事实性知识,非常快。比如,我读书历史、人物、故事、谋略等就非常快。龙院长说金一南的《胜者思维》很好,建议我读读。把书拿来之后,我花两个小时就读完了,因为里面的内容我很熟悉。同样的,读《美的历程》、《中国国民性演变》之类的浅近流畅的书,也非常快。

读《进化思维》就非常慢,不久前读《正常的另一面》、《大脑的情绪生活》等心理学著作,就非常慢。

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3、读书容易厌倦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一次性只能读半小时的书,纸质书大约十几页,手机大约50来屏。

最近,我对自己进行刻意训练,让自己读得久了一些。但总体来说,我无法像有的人那样,拿到一本书,可以一连读四五个小时,甚至一口气读完。

当我读了几十页之后,我就想:别读了,再向下读就把前面的内容忘了。《自私的基因》说是给普通人写的,但我读了两次,结果都没有读完,惭愧!

因此,我只好顺从这个特性,每天多读几次,一次不要读得太多,一本书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读完。

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4、吸收的内容不多

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学到多少知识,受到多大启发,这个很难讲。

我读的书不算少,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多么有学问,也没有对我的工作生活产生多大的帮助。

有一次,我找到了一本《童年的消逝》,因为我在十年前也有类似的思想。见到有人与自己想的一致,当然要好好地读读这本书。结果,这本书前面写得还行,后面就不太好。我读完之后,怅然若失,没有太多的感受。后来,在“得到”APP上发现这本书的音频版,听完之后,发现他总结得太好,比我花一周时间读完全书还有收获。

现在,我的办法是:读第二遍,并做笔记,摘录重要内容。如果能在“得到”上找到听书音频,就先听一篇别人的概括,了解大致内容之后,再自己读。

5、爱读电子书

大多数人爱读纸质书,觉得一页页地翻着有感觉。我却不一样,我是能读电子书绝不读纸质书,能在手机上读就绝不在电脑上读。我的手机里有好几个阅读APP,最有用的是“藏书馆”。

之所以爱电子书,是因为纸质书贵,我没钱买。另一个原因是,我出差多,才不喜欢背着书到处跑呢!当然,如果我需要的书没有电子版,那只好买纸质书了。

电子书方便,环保。同时,阅读时看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马上就可以复制过来。

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6、读书的起点低,质量一般

杨振宁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杨武之从清华找了一个功底很深的研究生,教他读《孟子》。家境好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读到西方名著,比如荷马史诗、神曲之类。等他到了青年,已经把东西方经典著作读得差不多了。这就属于阅读起点高、阅读质量好的人。

与他们相比,由于是农村的,也因为家里穷,我小时候没有书读。在我最爱读书,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偏偏无书可读。能读到的,首先是课本,然后是同学的作文选、故事集,邻居们的《故事会》,等等。这些书的质量,完全上不了台面。因为这些,我在最能塑造自己品位与学识的阶段,没有获得足够的知识输入与思想熏陶。

所以,直到现在,我仍在补小时候的缺陷,把最应该读的、最值得的好书找来读读。但问题是,现在读书与小时候读书,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记忆中,我没有太多美好的阅读体验,没有多少沉浸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当中的陶醉感。

7、容易忘

读书的效能不高,知识的转化率低,对自己的影响更小得可怜。有的人说,他读一小时的收获比别人读十个小时的还多。我就不行了。

哪怕是很好的书,当时读的时候很受触动,但过了一段时间,好像也没怎么样。再一回忆,内容差不多忘光了。只能记住极其简单的一些结论,或者读书时的感情。

为此,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哪怕内容忘掉了,但是如果要用的时候,我还是知道世界上有这方面的知识,知道从向哪里找。

再一个,忘掉就忘掉吧,有机会再读一遍,就当是读新书了。

关于读书,我对自己的几点认识(“读我”系列)

8、不会写读后感之类

有的人看了电影之后,马上就可以写影评。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马上就能透彻理解,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一篇文章来。有的人能够提炼出书里的内容,给别人讲出来。

我可是完全做不到。看完一部电影,读完一本书,当然有所收获,但要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形成一篇文章,那就做不到了。

除非我把这本书读得非常熟了,比如《红楼梦》,可以为它写点东西。前面,我曾写过一篇“幻灭感”,那是我对《红楼梦》的个人解读。

(本来想写十点的,但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太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