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造假不是疫苗無用,對長生事件的五點看法

一、疫苗、抗生素、激素,這三樣東西是人類醫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三項發明,也是最具有普世價值的文明成果

。如果現在把它從我們的身邊全部拿走,你猜會怎樣?人均壽命直接降到40歲,地球上的總人口數不過超過15億(即比現在減少40多億)。

因為它們重要,用得多而廣泛,所以受到的關注也大。近些年,不斷有人質疑疫苗的作用,強調抗生素濫用,以及激素的危害,等等。這些問題都存在,但我希望,我們不要意氣用事,分不清大小、輕重,從而產生不科學的認知(比如西醫不行,疫苗沒有用,國內的醫療不能信任,等)

疫苗造假不是疫苗無用,對長生事件的五點看法

二、人類醫學所取得的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嬰幼兒的存活上。在癌症的治療上,在老年病的防範上,已經幾十年沒有太大的進步了。現代醫學用到孩子身上,遠比用在老年人身,取得的成就大。

在沒有疫苗的時代,能活到12歲的孩子大約只佔三分之一。我國一直到1949年,人均壽命也只有35歲,就是因為當時兒童夭折率實在太高。等過了12歲,人的免疫系統就逐步成熟,能夠抵抗病毒及細菌,生存機會就大增。

不過,即便闖過了12歲,以後還有很多關口,最突出的就是天花。烈性傳染,致死率極高。但有了計劃免疫,天花在全世界徹底消除了。因為生下來的孩子有99%以上的機率能養大,所以人們也就不願意多生孩子,結果人口爆炸不知不覺中被遏制住了。

解放後,我國大幅度引進現代醫學,建立現代防控及醫療體系,人均壽命才得到從35歲提升到今天的76歲。所以,一個明智的人對現代醫療體系的信任是不能動搖的。

沒有現代醫學,沒有疫苗、抗生素、激素,中國人的壽命,從唐代到1949年,始終是35歲。這個事實,一定要牢牢記在心裡,可以幫助你準確地做很多決策。

疫苗造假不是疫苗無用,對長生事件的五點看法

三、生產不合格疫苗的廠商應該受嚴懲,但無效疫苗不是“毒疫苗”,如果因此嚇得不敢去打疫苗,那麼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前些年,美國也發生過疫苗是否有用的爭論,發生過家長不帶孩子打疫苗的事件。結果造成的死亡及危害,數百倍地超過因疫苗造成的不良反應。(在《科學美國人》一類的通俗而靠譜的雜誌上,可以讀到相關文章)

假疫苗可惡,但那些散佈恐慌的“正義之士”和妖魔化疫苗的人,更可惡。‬每當發生假疫苗事件,發生抗生素濫用事件,發生激素致人畸變等事件,一些打著傳統醫學、自愈力、快樂療法等旗號的人,一些追求流量的自媒體人,就會出來挑到公眾情緒,炮製一些能廣泛傳播的爆文。如果你有看自媒體的習慣,那就看有醫學背景的人寫的或知名醫院發出來的文章吧。

在移動互聯時代,這類事件特別有傳播性,特別能調動公眾的情緒,最後事件常常會被帶偏。

疫苗造假不是疫苗無用,對長生事件的五點看法

四、生產無效疫苗、假藥的廠商,應該受到嚴懲,經營者要負刑事責任。2016年“山東疫苗案”的主犯判了十九年徒刑,還是有些輕了。廠家生產假疫苗或質量不合格疫苗要比中間商造假更惡劣,不能只是做行政處罰,也應該追究刑事責任。這次我希望能有關部門能重視藥品安全事件,醫療的公信力一旦受損,影響極其惡劣。

改革開放數十年,我國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但就是藥品不行,原研藥太少,藥品質量達不到國際標準。為我國十幾億人的健康計,未來要產生3-5家像華為一樣的藥企才行啊!

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像疫苗、抗生素、激素,技術成熟,用量又大,可否由國企來生產呢?嚴控質量,降低價格,給予我國民眾一個基本的保障與預期。

五、關於藥監局,建議向美國FDA學習一下,賦予更大的權力,形成更嚴格更科學的監管流程。

疫苗造假不是疫苗無用,對長生事件的五點看法

唉,發生長生疫苗造假這樣的事,在《我不是藥神》引起廣泛共鳴的背景下,讓人更是惆悵啊!藥品,我們本來就脆弱,這又給了沉重的一擊。但是,中國人吃的藥,也不能被外企控制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