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一分半鐘的時間,能發生多少事?

我就刷刷手機,看看消息,再發個朋友圈,孩子開開心心在水池裡游泳,能有什麼事?

近日發生的一起悲劇,就是這樣一位媽媽,懷著這樣的“僥倖”,而將自己的孩子送上了“不歸路”,讓人扼腕嘆息,也讓人憤怒難平——

根據監控顯示,當天,這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到嬰幼兒游泳館游泳,男孩是哥哥,女孩是妹妹。期間店員因寄快遞而暫時離開,出門前告知媽媽照看寶寶。

女孩因追逐一隻小球,不慎從救生圈翻落,一頭扎進水裡,不停撲騰,看得人膽戰心驚!

好在哥哥發現了情況,短暫一愣過後,他趕緊朝妹妹游過去,試著伸手拉起妹妹,但沒夠著!

他向身旁的媽媽呼喊,媽媽沒聽見,他又拼命游到媽媽身邊,去拉媽媽衣角,前後共拉了兩次,都被媽媽甩開了!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為什麼她如此不耐煩,也根本沒有注意到游泳池裡發生的可怕情況?因為她從頭到尾都盯著面前的手機!

我們揪著心,看小女孩在水裡掙扎了一分半鐘,最終不再動彈。

我們恨不能穿越過去救起她,可是,她最終還是如流星一樣,只閃耀了一年的光彩,就離開了人世。

想起不久前發生在青島的雙胞胎溺亡事件,也是母親“一會兒看手機,一會兒看孩子”,後來在“發朋友圈的兩分鐘裡”,孩子不見了。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母親馬上報警,警察到處尋人,孩子“失蹤”的消息牽動所有人的心。

痛心的是,後來找到的是姐妹兩人的屍體,讓人忍不住跟著流淚。

人們說,手機,變成了殺害孩子的工具。可是,兇手真的是手機嗎?

父母的大意

才是孩子安全的最大隱患

今年6月,湖南株洲,一名三歲的男孩被一輛貨車撞到,捲入車輪,搶救無效身亡。

視頻顯示,孩子父親從車上先下來,沒有第一時間照看還停留在車裡的孩子,而是低頭看手機。他看得太入迷了,根本沒注意到小男孩自行打開車門下來了。

小男孩向對面馬路跑去,撞上一輛迎面而來的貨車,孩子父親發現情況立即跑過去,但是為時已晚。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一時的疏忽,換來的是致命的噩夢,這位父親可能永遠不會原諒自己。

然而,這樣血淋淋的案例卻遠不止一例!

  • 2014年9月,深圳寶安,1歲2個月的女兒獨自跑進廁所玩水,意外栽進馬桶溺亡。而孩子媽媽在室內玩手機,孩子出事10多分鐘後才發現情況不對,連忙送醫院,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 2015 年 8 月,浙江東陽,一名 3 歲的女孩從家中三樓墜下,顱骨多處粉碎性骨折、顱內出血重傷。而當時照看她的爸爸,在玩手機!
  • 2017年年初,陝西西安,一名4歲男孩在泳池內游泳時不幸溺水,拼命掙扎直至最後失去動彈,這期間,就在2米外的男孩媽媽,痴迷地玩手機,渾然不覺。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此外,還有父母只顧玩手機,沒注意到孩子獨自玩電梯然後摔下;母親抱著孩子用手機拍“洪水”,失手將孩子墜入水中……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每一起悲劇和意外,都讓人心痛難忍!

事故都起於“手機”,然後背後的共同原因卻是,監護人太大意,不負責!

據英國慈善機構——兒童事故預防信託機構(Child Accident Prevention Trust ,CAPT)調查顯示:有 24% 的受訪家長都承認,曾有過因為自己玩手機,而導致孩子險些遇險的經歷。就此,他們發出警告:“當你沉迷於手機時,就等於讓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了。”

電影《不可思異》中說道:“為人父母,一分鐘沒看好孩子,那都是我的責任。”

手機,搶走了父母的真心陪伴

有多少家長,不在陪孩子的同時看手機?

《2014年國民家庭關係親子報告》中指出:17.8%的父母與孩子共處時常看手機,51.8%偶爾看,加起來近七成。

有孩子說,他生平最恨的“怪物”,就是手機——因為他的家人都被手機這個“妖怪”抓走了,最常見的畫面是:爸爸看新聞,打網遊,媽媽刷電視劇,逛淘寶,甚至爺爺奶奶也在網上玩俄羅斯方塊。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當我們沉浸在屏幕中的世界,就不自覺忽略了孩子渴求的眼睛。

通透如孩子,他們能感覺到父母的敷衍,會感到很受傷。

波士頓醫療中心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寶寶都反感父母沉溺於手機。當父母沉浸在手機世界,而對孩子“愛答不理”,“陪而不伴”,孩子會感到焦躁不安,並試圖以哭鬧、打人和摔東西引起父母關注。

去年,一位小學生的作文刷遍朋友圈,他發出吶喊:“爸爸,請和我玩一會兒吧,您只會玩手機,快成手機的爸爸了!”

還有孩子這樣表達對手機的“嫉妒”,和內心的委屈:

  • 別人都說我是爸媽的掌上明珠,他們錯了,手機才是他們的掌上明珠。
  • 別人家都有了二胎,我家也有,爸媽的二胎就是手機。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朋友和我分享了一個親身事例,她帶孩子出去玩,為給孩子留下最美的影像記錄,整個行程她都不停拍照,極少和孩子互動。

回到家,全家人一起欣賞照片。大家問兒子,你和媽媽玩得開心嗎?

兒子說:“媽媽只顧著拿手機拍照,幾乎不和我交流,我感覺她並不怎麼愛我。”

一句話讓朋友恍然大悟,從此她在陪孩子時不再舉著手機,而是安心全心和孩子待在當下,感受歲月靜好。

請放下手機,給孩子專注的愛

著名作家龍應臺曾告誡天下父母: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千萬不可偷懶。

我們要在孩子依賴和信任我們的時候,給他們滿滿的愛和篤定的安全感。

其中,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全身心的投入,能給孩子帶來充分的安全感、歸屬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進而構建起獨立人格。

1歲女嬰游泳館內溺水掙扎90秒,而媽媽正在一旁玩手機!

陪伴的形式很多,但都要放下手機,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和專注。

  • 一起讀書,感受紙間流動的思想芬芳。
  • 一起運動,激發運動帶來的多巴胺愉悅。
  • 一起看電影,在光影世界沉澱驚歎與默契。
  • 一起做家務,在鍋碗瓢盆的交響中書寫親子依戀。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從現在開始,和我一起承諾,放下手機,給孩子最安全的守護,也給他們最溫暖的陪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