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強盛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關心婷


蘇聯最強盛的時期是1964年至1982年的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

這一時期蘇聯將85%以上的工業投資用於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在這一指導理念下蘇聯軍費從1965年的326億盧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億盧布,一躍增長了3.75倍。每年的軍費開支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2-14%,約佔財政支出的1/3以上。蘇聯海軍由近海防禦艦隊擴建為一支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武裝力量;戰略核武器方面蘇聯已擁有洲際彈道導彈1300枚,首次超過了美國1054枚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軍隊員額達到500多萬。在華約組織各國、蒙古、越南、安哥拉等國都建有蘇聯的軍事基地。1981年9月4日~11日蘇聯舉行了為期八天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演習”西方-81演習“。這次演習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假想敵,出動了十個以上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近衛坦克軍,超過五十萬人參加了這次演習。光這次演習動用的坦克就有上萬輛之多,這一數字超過了當年人數最多的中國陸軍的所有坦克總和,而這還不到蘇聯總坦克數的四分之一。

1965年至1981年期間蘇聯國民經濟固定生產基金增長了2.42倍,這一增長速度高於同期美國的發展速度,社會生產總值增長了1.46倍。在1965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僅相當於美國的62%,然而到了1975年已提高到相當於美國的67%,增長1.44倍。而同期的工業產值比則從65%提高到80%,增長1.77倍。農業平均產值“十五”計劃期間比“七五”計劃期間增長50%。此外蘇聯已有20餘種重要產品雄居世界之首。這段時期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1965年蘇聯國家職工每月平均工資為96.5盧布,1981年則提高到172.7盧布;1965年蘇聯集體農莊莊員月平均勞動報酬為51.3盧布,1981年提高到120.6盧布。蘇聯的人均居住面積也由1965年的10平方米提高到1981年的13平方米。

這一時期蘇聯在軍事力量膨脹、國立經濟有所發展的局勢下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中海、紅海、南亞和東南亞等許多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獲得了一批機場和港口的使用權,在越南、古巴、阿富汗更是建立了海外軍事基地。1968年蘇軍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越南戰場上蘇聯扶植的北越政權給予美國狠狠的教訓,戰後的越南表現出明顯的親蘇傾向。1971年印度在蘇聯支持下於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扶持東巴基斯坦地區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一時間美蘇兩極爭霸的國際格局呈現出蘇攻美守的態勢,蘇聯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主動出擊。

然而這一時期的蘇聯社會發展中仍存在陰暗面:由於蘇聯長期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以致於主要消費品長期短缺。擁有世界最大耕地面積的蘇聯卻連年出現糧食歉收的現象,不得不使用大筆外匯購買進口糧。蘇聯的航天器進入了外太空,而蘇聯老百姓使用的家用電器卻屢屢出現自爆現象,以致於蘇聯老百姓戲稱:蘇聯生產的電視機應當送給敵人。這一時期的蘇聯還出現了2400個黑手黨組織,以致於在20世紀80年代初莫斯科一度和美國紐約並稱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這時在綜合國力上美強蘇弱的狀態依然沒改變。而蘇聯在這一時期的發展更多得益於當時世界油價的飆升——蘇聯作為一個產油大國自然在油價飆升中賺得缽滿盆溢。問題在於:這樣積攢起來的財富更多的是一種虛假繁榮,對完善蘇聯的工業體系和體制創新改革並沒任何作用,甚至不僅僅是沒有作用而且還有負面作用——由油價飆升帶來的虛假繁榮暫時掩蓋了蘇聯政治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活中各種矛盾,使蘇聯決策層錯誤地以為改革並不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然而蘇聯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矛盾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只是被暫時掩蓋了,在油價飆升帶來的虛假繁榮下蘇聯決策層對這些隱藏的矛盾問題視而不見。與此同時在越戰中嚴重受挫的美國進行了全面的戰略收縮,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同蘇聯爭奪全球霸權——恰恰相反的是:美國敏銳意識到蘇聯全球出擊的爭霸模式其實是一種透支後期資源的模式,也就是說蘇聯的整體綜合國力根本不足以支撐起那麼大的攤子,可蘇聯通過油價飆升帶來的虛假繁榮和無限透支後期發展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資源強行撐起了那麼大的攤子,這就註定了蘇聯的後期發展將是乏力的。這時美國適時推出星球大戰計劃:憑藉自己更為強大的經濟實力,通過太空武器競爭把蘇聯的經濟徹底拖垮。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其他答主列數字,我就不要再列了,因為數字很龐雜,不一定直觀,我說說關於蘇聯的事情吧。

蘇聯最強大的時候,是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即七十年代下半葉到八十年代初。當時國際油價一路飆升,使蘇聯的GDP快速增長,蘇聯政府財政充裕,財政收入達到了美國的98%,是空前絕後的比例,終於可以在經濟上和美國叫板。更重要的是,蘇聯的軍事實力在當年達到了頂峰。



蘇聯曾經在1981年的9月舉辦過一場著名的“西方81”軍事演習,還邀請了北約的武官們參加。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軍事演習。超過十個集團軍,五十萬大軍參與了這場實兵演習,其背景就是蘇聯快速攻擊西歐,閃擊北約。僅這次演習就出動了上萬輛坦克(超過了當年人數最多的中國陸軍的所有坦克總和),而這還不到蘇聯總坦克數的四分之一。北約的將軍們在蘇聯一望無際的坦克浪潮面前驚訝的目瞪口呆,從這次演習之後,西方國家的報紙上屢次出現一個詞:鋼鐵洪流。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核武器數量超過了美國,美國因此制訂了一系列“末日計劃”,如夏延山防禦基地,總統順位繼承表,末日飛機等等,美國人時時刻刻擔心著蘇聯的武裝打到自己頭頂上。


這種思維,甚至從美國人的遊戲裡都能體現出來,美國曾經做過一個遊戲叫《衝突世界》,裡面蘇聯坦克碾壓過“歡迎來到達拉斯”的路標牌,紅軍傘兵在曼哈頓島跳傘,蘇聯防空兵擊落美國新聞直升機等等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都是當年的美國人心中實實在在可能發生的威脅。




對蘇聯的恐懼,即使在蘇聯解體近三十年後依然沒有消散,今天美國對俄羅斯軍隊的重視依然超過中國。有人將中國比喻為“新蘇聯”,這個說法我不認可。中國想要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約翰


圖為蘇聯裝甲集群

如果單單考慮軍事力量的話,那麼七八十年代是蘇聯紅軍最鼎盛的時期,在勃列日列夫掌權的階段裡,蘇聯大力發展軍事,在他任內蘇聯的的軍事力量達到了頂峰,整體實力空前膨脹,軍費開支也超過了美軍,完全具備了和美軍一較高低的實力。這個時期,蘇聯的GDP達到了美國的一半,核武器的數量也超過了美國,預計27000多枚,軍隊員額500多萬,而且在很多華約國家都有駐軍,光是在中蘇邊境就陳兵百萬,這個時期處於蘇攻美守,蘇聯在這一時期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也極度膨脹,蘇聯領導人甚至宣稱:“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在蘇聯的考慮之列”。兩強爭霸的勢頭愈演愈烈,期間蘇聯還舉行了被西方稱為“西方81”的軍事演習,演習的陣容震驚了前去觀看的北約武官。而且這個時期,蘇聯還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入侵阿富汗,還支持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包括插手安哥拉內戰,在歐加登地區挑起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武裝衝突,不斷干涉別國內政。

圖為圖160戰略轟炸機

這一時期發展最快的莫過於海軍,由於之前錯誤的海軍建設思想,蘇聯一直過度重視戰略核潛艇,對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的發展不重視甚至不準建設,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暴露出了自己的弱點後,蘇聯加大了水面艦艇的建設力度,最終打造了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超級海軍,擁有波羅的海艦隊,北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四大艦隊合計2000多艘艦艇,在七八十年代,蘇聯紅海軍在全球頻繁舉行大規模的海軍演習,向世界炫耀蘇聯強大的海軍實力。

圖為導彈列車

在80年代美蘇雙方的力量對比為,洲際導彈:蘇聯1398-美國1054,戰略轟炸機:蘇聯150-美國348,坦克裝甲:蘇聯48萬-美國11萬,戰鬥機:蘇聯4885-美國3988,潛艇:蘇聯370-美國121,軍隊員額:蘇聯370萬-美國200萬,當然在航空母艦方面蘇聯處於劣勢。以上數據表明,這個時期的蘇聯無論在常規軍力還是核力量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絲毫不輸美國。總體來看,陸軍方面蘇聯擁有蕩平整個西歐的能力,實力強過美國,海軍方面次於美國,空軍方面大致差不多,在核導彈方面蘇聯與美國勢均力敵,所以要問什麼時期蘇聯的軍事力量達到頂峰,那就是七八十年代。


軍情解析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蘇聯的勃烈日涅夫時期,是蘇聯處於歷史上最鼎盛時期!當時蘇聯的強大是讓美國夜不能寐的。


這一時期正是冷戰最為緊張的時刻,蘇聯由於軍事力量不斷強大,野心也不斷膨脹。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甚至高調的宣稱,“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在蘇聯的考慮之列”。而其也確實有這個實力和底氣。

在核武器方面,蘇聯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冷戰開始後,對核武器十分重視。不斷擴充核武庫。到了80年代,蘇聯核武器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洲際導彈數量與美國對比為1398對1054,潛射導彈數量對比為950對656,遠程戰略轟炸機數量為150對348,總體來說,蘇聯在戰略武器數量佔上風(最高時,蘇聯儲備核彈頭數量超過30000枚)!



常規武器方面,蘇聯擁有絕對的優勢。1981年是蘇聯最為強大的時期,蘇美軍事對比達到了歷史最大差距,軍隊數量對比370萬:200萬人;坦克數量對比是48萬輛:11萬輛;戰鬥機數量對比為4885架:3988架;潛艇數量對比是370艘:121艘。毫不誇張的說,蘇聯當時的軍事力量可以吊打整個歐洲。是全世界頭號軍事強國。


幽靈炮彈


應該是在勃日列涅夫時代,在那時候蘇聯的軍事力量距離美國單位差距最小,具備了發動一次軍事冒險拿下歐洲的實力,蘇軍付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可以將美國駐歐的幾十萬軍隊殲滅,然後在美國的常規軍力反應過來之前把歐洲全部佔領,但是如果美國進行核反擊那就不好說了,美國會將蘇聯和歐洲夷為平地。勃日列涅夫和當時的蘇聯領導層不是瘋子和傻瓜,這種軍事冒險始終沒有發生或者說當蘇聯領導層確認美國不會首先進攻蘇聯的情況下永遠不會發生。蘇聯畢竟是弱勢的一方,弱者是不會跟強者正面衝突的!


帝國曆史觀察者


客觀點說,蘇聯並沒有真正強盛過。我們說蘇聯強盛,可以與美國相提並論,那只是拿蘇聯強項~軍事這一方面跟美國差不多,但是一個國家強盛是多方面指標都強盛。蘇聯其他方面強盛嗎?????一個強大國家,國民基本生活用品沒法自給自足,一個強大國家會發生糧食短缺甚至發生饑荒餓死人嗎??????這樣國家真的強盛嗎


TYP3


蘇聯,最鼎盛時期應該是,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這是冷戰也進入了白熱化時期,至80年代初期蘇聯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冷戰結束。…


蘇聯階巔峰時期80年等待到底有多強?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數據。

1980年代,蘇聯擁有陸軍199萬,分為16個軍區。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5.5萬輛、裝甲戰鬥車輛6.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1980年代,蘇聯擁有海軍45.1萬,分為4個艦隊和一個區艦隊。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隻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擁有巡航導彈核潛艇44艘;攻擊核潛艇65艘,此外還有常規潛艇100多艘

1980年代,蘇聯擁有空軍45.3萬,遠程航空兵約10萬,編為5個集團軍。裝備中遠程轟炸機752架;方面軍航空兵約31.5萬人,編入12個軍區和駐東歐四國蘇軍集群的空軍序列,裝備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5167架——具體裝備有防空截擊機2370架。空軍則為42萬人,裝備有殲擊轟炸機2240架,殲擊機2130架,此外還有運輸機620架、直升機220架。


1980年代,蘇聯擁有戰略火箭軍(蘇聯首創軍種)29.8萬,編為6個火箭集團軍。有發射控制司令部300個。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此外還有邊防軍25萬,內務部隊35萬。

核彈頭儲存量最多的時候達到4萬枚。爆炸總當量相當於100億噸TNT。足以毀滅地球。

此外,蘇聯鼎盛時期還在許多國家有駐軍。比如阿富汗。蒙古。敘利亞。越南。還有南美洲一些國家。可謂勢力遍佈全球。

整個冷戰時期。蘇聯蘇聯軍事實力陸軍要強於美國。海軍不如美國。空軍不相上下。1980蘇聯的經濟總量大概是美國的1/3。以後年年遞減,到蘇聯解體前一年,蘇聯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1/8。在看美國盟友。北約。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都是發達國家。反觀蘇聯盟友。都是窮國,不論在影響力。經濟總量。還是盟友方面。人均生活水平。蘇聯都不如美國。


這個世界有病嗎


蘇聯最強盛的時期是勃烈日



涅夫主政,當時蘇美爭霸,東西方兩大陣營割鋸世界,冷戰時期1蘇美大肆擴軍研發新式裝備已到了白熾化程度,大有擦槍走火之勢,瘋狂的角力促使蘇聯頂級的科學家工程師竭盡全力研發針對美國的尖端武器,令美國頭疼不已,明面上和背後暗鬥達到了間諜無處不在,相互刺探對方的軍事政治經濟等領域的情報。促成了蘇聯一切為了軍事強大而建立自上而下全民軍事工業,這種狀況隨著勃烈日涅夫的去逝,接任著無法擔當大任致使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轟然倒下,結束了冷戰,美國成了唯一霸主。但是,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遺產,還有點資格同美國較量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