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的故事

五糧液的故事​五糧液與一位歷史名人有一段佳話,他就是宋代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

相傳,黃庭堅京城貶職後居戎州,現宜賓市。他對戎州名酒“姚子雪曲”十分喜愛,讚不絕口。稱此酒:杯色增玉、白雲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蟄。因而成為有名的飲酒君子、大詩人。姚子雪曲是由戎州紳士姚君玉私家糟房取“安樂泉”之水所釀。“安樂泉”水淨、清爽甘冽,味美、沁人肺脾。古曰:上天若愛酒,天上有酒仙:大地若愛酒、地上有酒泉。戎州的“安樂泉”就在當今五糧液集團公司生產區內。“姚子雪曲”也就是現在的五糧液,而五糧液這個得名卻是在黃庭堅之後的九百多年,話說話說公元1909年的一天,宜賓城馬掌街秀才雷東垣邀請社會名流舉辦家宴。

席間,捧出一罈用五種糧食釀造的美酒,壇封一開頓時滿屋飄香,賓客飲之,交口稱讚。這就是當時被上層人士稱之為“姚子雪曲”、市井平民叫做“雜糧酒”的五穀佳釀。在眾人的一片喝彩聲中,舉人楊惠泉細品其味、靜觀其色,暢飲感嘆道:如此佳釀名為“姚子雪曲”似嫌高寡,稱“雜糧酒”實屬不雅,此酒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眾人聞之,拍案叫絕,獨具特色的“五糧液”從此得名。

為了銘記這位“五糧液”的譽名人,五糧液集團特在廠內“酒文化博物館”和世紀廣場立漢白玉塑像,他就是第一位稱謂“五糧液”的人“楊惠泉”。塑像為什麼只有生辰的開始、沒有離去的歲月,這就是五糧液人敬奉先人,尊崇智慧的難捨情懷。

歡迎關注,謝謝轉發:《黔人說酒》以酒會友,願與您一起尋美酒。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