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私是一種罪惡,學會寬容別人,才能圓融自己

多少家庭的破裂,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自私,夫妻都只想著自己,沒有想到給對方造成的傷害。

什麼樣的夫妻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夫妻兩個人關係好壞,完全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和他們的性格。

————————❖————————

如果一對夫妻,爸爸媽媽恩愛,孩子的性格健康開朗;

如果爸爸媽媽的感情淡薄,孩子就非常任性和自私;

如果媽媽強勢,爸爸懦弱,這個男孩子一般是膽子比較小,而且有點自卑;

如果爸媽過早地離婚了,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冷漠,沒有安全感;

如果爸爸媽媽每天活在相互指責當中,孩子就會非常敏感,愛找藉口,而且非常地執著,不聽話;

爸爸媽媽如果愛打架,孩子就喜歡暴力,脾氣大、暴躁。

家和萬事興,黃土變成金,家事無對錯,只有種因果。

我們學佛人知因懂果。記住了,

家裡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自私講理的地方,善待因緣。講理的地方那是法院。

在古代,有兩個朋友在沙漠當中旅行。在旅行中他們吵架了,一個人給了另一個人一記耳光。被打耳光的這個人覺得受到了侮辱,他一言不發,找了一處沙子,在上面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記耳光。

他們繼續往前走,走到了黃河邊,決定停下來。被打耳光的那位腳一滑,差點掉到河裡被淹死,幸好被他的朋友救上來了。被救之後,他拿了一把寶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的朋友好奇地問道:“哎,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我救了你,你卻要把它刻在石頭上呢?”

被救的人笑了笑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的時候,要寫在最容易忘記的地方,風會抹去他的傷害;相反地,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靈的深處,讓任何風都不能抹去它。”

朋友之間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但是幫助卻是真心的。

就像我們家庭一樣,偶然不當心說了一句傷害對方的話,那是無意的,而真正的是他一直為這個家在操持著、在幫助著我們。

所以學佛人應該忘記別人對你的無心傷害,銘記別人對你那些真心的幫助,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你有很多的好朋友!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都會有摩擦,也會因為這些摩擦產生誤會,以至於成為一個陌路人。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仰望著星空,總會想到過去那些美好的回憶。友情的深淺那是銘記在心中的感情,能夠原諒別人的缺點,那就是因為你擁有了無私的慈悲心。

所以做人要學會包容,寬容別人,才能圓融自己。

意識中只留下別人的缺點,無疑就在你的心中放上了對別人的恐懼和對自己的傷害。

把別人的優點放在心中,那會讓你的心產生無限的光明。

我們擁有共同的佛緣,我們的心和心就會相應,無需任何語言,因為慈悲就像光明一樣,把我們的心融為一體。

師父告訴大家,切不可苛求佛友給你同樣的回報,幫助別人不求回報,那你才是個聖人,寬容別人,對自己也是一種境界的提高。

人生就像做夢一樣,歲月如梭。

有一首打油詩說道——

“十七十八,嘻嘻哈哈,玩得披頭散髮;

二十七二十八,青年已過,才想起立志奮發;

三十七三十八,結婚成家,見錢就挖;

四十七四十八,生活混雜,被老婆趕走離家,還覺得一個人意氣風發;

五十七五十八,退休回家,鞋無人擦;

六十七六十八,記憶衰退,痴呆病發;

七十七七十八,渾身是病,人間蒸發。”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來到人間,我們沒帶來一切,所以我們也不會帶走一切。

放下執著,修行人生,會讓你感受到無比的幸福。不貪不求,那是真輕鬆;不煩不恨,是心放鬆;唸經救人,是一棵不老松!

人的自私是一種罪惡,學會寬容別人,才能圓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