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轉讓過哪些核心技術給中國嗎?

淼淼蜉蝣


近些年來近些年來中國的軍工生產發出來猛。,中國的軍工生產迅猛,在空軍有殲一20,殲一16,殲一15等戰機服役。海軍方面有遼寧艦,055型驅逐艦,096型戰略核潛艇入役。可以說中國軍工的高速發展僅用了30年的時間,而西方國家要用50年到100年才能夠完成。

我國軍工產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烏克蘭。它是前蘇聯解體繼承前蘇聯軍工高端技術景多的國家,由於烏克蘭的經濟落後,它幾乎把前蘇聯最重要的軍工技術轉讓給了中國。

例如中國的遼寧號航姆,將這艘排量位為6萬多噸的" 瓦良格 "號,以白菜價賣給了中國。中國目前80%的主力驅逐艦所採用的UGT25000燃氣輪機,也是從烏克蘭引進的。長劍一10巡航導彈,是烏克蘭提供的Kh一55空射核巡航導彈改進過來的。目前我國先進的中近程空空格鬥導彈,也鑑別了烏克蘭賣給中國的R一27和R一73空空導彈。殲一15就是烏克蘭T一10的原型。此外還有一批飛行器發動機以及艦載阻攔搜索技術。

2016年8月,烏克蘭向中國轉讓了世界上最大運輸機安一225,包括髮動機技術。並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幫助中國對該機進行製造。

為什麼烏克蘭會對中國轉讓那麼多軍工高端技術,首先是因為色窮,再一個我們中國人做貿易講信用。我想用最後一句話結束此文,這就是;中烏友誼萬歲!


老蔣閒言


烏克蘭是蘇聯前加盟共和國,自蘇聯解體後,烏就成為了獨立國家。烏作為前蘇重要的加盟共和國,有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工業區,然而成為獨立國家的烏克蘭在建國初期就陷入了深刻的財政危機之中,其強大的工業由於沒有了蘇聯極其華約組織成員國市場與配套設備,陷入了停頓。

於是,90年代初期,中烏簽訂了簽定了技術轉讓協議,引進船用GT25000燃氣輪機技術,以資金換取技術。而此次引進的是非常先進的前蘇技術,代表了現代艦艇的主流動力,我國自60年代開始研發該技術,一直都未獲得突破,此次我國能取得此項核心技術,對我國海軍來說是意義重大的。然而,這項交易引發得了俄羅斯的不滿,烏居然把如此先進的技術交給了中國卻沒有給俄,這讓俄無法接受。最為生氣的是美國,其在當時,禁止向我國出售船用燃氣輪機,烏的技術輸出將讓美的制裁努力付之東流,所以美俄對烏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試圖迫使烏改弦更張。然而烏已經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困境,面對小錢錢的誘惑,不管美俄如何阻撓,烏依然還是決定將燃氣輪機轉手中國。

烏首先,向中國提供了10臺發動機,分別裝備了052B/C驅逐艦4艘,為我海軍解決了艦載發動機的大難題,之後開始轉讓技術,我國以此研發了QC280型發動機裝備了我國052C/D驅逐艦以及後來的055驅逐艦,這才有了我國海軍下餃子一般的海軍建設狂潮,所以說烏引進的燃氣輪機對於我國海軍發展意義重大,不可缺少。


思遠軍事


對於中國而言,從烏克蘭獲得的先進技術幾乎已經是耳熟能詳了。

不僅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就是來自烏克蘭。而且,航母的艦載機技術也源於從烏克蘭獲得的T-10K-3號原型機。同時,在海軍艦艇方面,更是為中國送來了DA-80的完整技術,讓中國艦艇不再為心臟病而心憂。另外諸如“野牛”級氣墊登陸船,AI-222-25渦扇發動機,都對中國軍事現代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不過,很多人卻忽視了另一個武器裝備,這就是908型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號。要知道,在“青海湖”服役之前,中國海軍的“太倉”級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不過21000噸。只不過,由於綜合補給艦不像戰鬥艦艇那麼引人注目,所以反而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當然,有人會說中國從烏克蘭獲得“青海湖”,不過是一具大型遠洋油船的“空殼子”。而且建成之後,航速不過19節,巡航速度也不過是10000海里/14節。在當時,不僅無法與美國的快速綜合補給艦相比,甚至於日本的"摩周"級相比,也僅僅只有噸位上的優勢。

不否認,“青海湖”有諸多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青海湖”的服役,不僅讓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排水量接近4萬噸的艦船,同時也讓中國海軍第一次具備了走向藍海的能力。畢竟,“青海湖”37000噸的滿載排水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排水量最大的艦艇。而且23000噸的裝載量,對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狂氣,在獲得“青海湖”那具“空殼子”的同時,烏克蘭方面還提供了全套的設計圖紙。這一下讓中國在艦艇設計,以及建造上獲得了巨大進步。800多個艙室的分佈和設計,各種系統的分工,甚至包括如何在如此大的鉅艦上鋪設上百公里的電纜。這些不僅僅為中國的綜合補給艦的後續建造、設計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對於中國海軍艦艇的設計和建造,尤其是大型船隻的設計、建造都有參考價值。

如今,“青海湖”雖然還在中國海軍中效力,但是與新銳的903/903A相比,也僅僅只是噸位上的優勢,而與剛剛服役的901“呼倫湖”相比更是有全面的差距。可是,誰有能否認,“青海湖”為中國海軍帶來的經驗和進步呢?


潞州節度


  

  之前俄羅斯媒體報道烏克蘭南方設計局和中國正在秘密地談判武器出口事宜,據稱其中最重要的是R-36M彈道導彈將是最重要的談判項目。目前俄羅斯和美國都向烏克蘭進行了警告,說明了若出售這款導彈的後果,為何美俄兩國這次如此有默契共同反對中國擁有這款武器呢?原來這款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彈道導彈曾是西方,包括美國最忌憚的核武器運載工具!

  

  (研發R-36M導彈的是烏克蘭南方設計局下屬的南方機械廠,如今零訂單,徹底頹廢了,不過還好他們還有中國這個老朋友!只要他們肯賣賣賣!)

  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明顯處於弱勢,古巴被美國龐大的海軍水面艦艇和鋪天蓋地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群包圍,而蘇聯卻僅僅派了一艘商船和一艘潛艇!短時間之內蘇聯海軍沒辦法達到美國龐大艦隊的規模,自己得到的僅僅是美國總統肯尼迪撤掉美國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導彈的口頭承若,蘇聯只能放棄把導彈放在古巴當籌碼的做法,把希望寄託在還有技術突破可能的彈道導彈研發上。

  

  

(R-36M是世界上目前質量最大、載荷最大的洲際導彈,難怪美俄都不希望它的技術被出口)

  在此之前美蘇已經進行了三輪的比彈道導彈射程、核彈頭爆炸當量的較量。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南方設計局的弗拉基米爾-烏特金被稱為蘇聯導彈“教父”,他提出的導彈能在最不利的環境下發射報復敵人設想被蘇聯國防部長支持。R-36M在R-36導彈基礎上研製成功了,在1975年12月裝備這款導彈。

  

  

(左邊的R-36M是世界上目前質量最大、載荷最大的洲際導彈)

(R-36M巨大的地下掩體設施,發射井非常深)

  R-36M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發動機,其起飛重量達到200.6噸,載荷為8.8噸,美國最新的“民兵3”載荷也就1.088噸。R-36M洲際導彈射程在10200-11200千米。R-36M的地下掩體可承受每平方釐米365千克的壓力,大大超過美國“民兵”洲際導彈掩體承受每平方釐米175千克的壓力的水平,R-36M導彈系統可抗核爆電子脈衝,反擊作戰能力很強!該導彈到後期改進到攜帶10枚核彈頭,每枚彈頭爆炸威力相當於60-150萬噸烈性炸藥的爆炸效果!R-36M導彈的圓概率誤差在260-430米,已達到了縮小到300米內的技術要求,這極大改善了蘇聯彈道導彈誤差與美國導彈差距明顯的劣勢。美國推測R-36M導彈以二對一的方式攻擊時美國65%-80%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地下掩體被摧毀,而蘇聯還會有1000枚的核彈頭攻擊美國的其他目標,由此可見美國對這款武器的可怕程度!

  

  (中國的最新的東風31AG導彈,東風41導彈與R-36M彈道導彈的載荷最少差4倍,還是有差距的)

  美國費盡心機以《彈道導彈洲際導彈削減條約》讓俄銷燬了一部分該導彈,不過俄羅斯仍有85枚R-36M彈道導彈,其攜帶的單個最大的核彈頭威力達2500萬噸烈性炸藥,是美國在二戰末期投到日本廣島原子彈1.5萬噸爆炸當量的1600倍!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的43.4%就是由這款北約代號“撒旦”(魔鬼)的導彈構成。中國最新的東風31A導彈載荷大約在1.05-1.75噸,其單枚彈頭威力相當於100萬噸TNT當量,其攜帶分導式彈頭最多也就6枚,每枚彈頭還是20萬噸級別,與R-36M導彈還是有差距的,就是最新的東風31AG導彈只是在拖車和突防方式上有進步,估計載荷性能不會有較大提高,中國還是需要R-36M技術的。若這款導彈技術被中國買到,高傲的俄羅斯自己核武庫王牌和底牌都會被摸清楚!難怪美俄要共同對烏克蘭施壓!

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戰爭史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對於任何一個大國的空中力量而言,作戰飛機的航程都至關重要。無論你的戰鬥機飛行性能再好,如果它飛不了多遠,也不會有太大用處。具體到我們中國而言,雖然殲-11等戰鬥機作戰半徑已經很大了,但對於中國龐大的領海和領空而言也還是不太夠用。怎麼辦?只能靠加油機。2009年,中國從烏克蘭人那裡買到了可以給蘇-27系列加油的伊爾-78加油機,今年上半年全部三架飛機也完成了交貨,烏克蘭人就連加油軟管的技術也一併賣給了中國。有了這些加油機,我們的殲-11等戰鬥機,作戰半徑甚至可以延伸到日本上空了。

說起來,這也不是窮得鈴兒響叮噹的烏克蘭第一次向中國出售關鍵裝備或者關鍵技術了,得,那咱們今天就來列舉一下烏克蘭向中國出售的五種最重要軍用裝備。

第五位:“野牛”氣墊船

2009年,中國與烏克蘭簽訂合同,從後者那裡訂購了兩艘“野牛”式氣墊船。在那之後,中國又自行仿製了兩艘。裝備了“野牛”式氣墊船之後,中國在南海諸島礁之間進行兵力調動變得異常容易,而且自己也掌握了生產大型氣墊船的能力。因此“野牛“式氣墊船在今天的榜單中,位列第五。

第四位:伊爾-78空中加油機

如前所述,中國最早本打算從俄羅斯人那裡購買與蘇-27系列戰鬥機配套的伊爾-78加油機。但由於塔什干飛機制造廠破產,俄羅斯又獅子大開口地要求中方為其支付製造廠搬遷費用,導致交易告吹。所幸,中國還是從烏克蘭人那裡買到了四架二手伊爾-78加油機,總價只花了4400萬美元,甚至還附送了軟管加油技術,真可以說是虧本大甩賣了。這筆買賣不僅從實質上提升了中國作戰飛機的作戰半徑,而且還讓中國擺脫了俄羅斯人的牽制,在未來可以自行生產加油機。因此這樁買賣,在本期的榜單中排名第四。

第三位:T-10K原型機

總有人說,中國的殲-15艦載戰鬥機是仿製自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其實不然,殲-15戰鬥機事實上源自於一架從烏克蘭買來的原型機,即T-10K,也就是蘇-33的父輩。憑藉著這一架原型機,中國便仿製、改進出了整個殲-15艦載機群。可以說正是這一架T-10K原型機,使中國海軍邁入了艦載航空時代,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第二位:“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說完了艦載機,就還得說到航空母艦。目前咱們國家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也是從烏克蘭人那裡買來的。該艦原名”瓦良格“號,是蘇聯時期開工的”庫茲涅佐夫“級二號艦,蘇聯解體後歸於烏克蘭。在中國軍民兩界人士的努力下,將這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艦和全套相關圖紙從烏克蘭買回了中國。2012年”遼寧“號服役之後,這艘原籍烏克蘭的航空母艦成為了中國航空艦隊的起點,而且從目前消息來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也是以該艦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因此可以說,中國航空母艦的母親是來自於烏克蘭,因此將”瓦良格“號排在榜單第二位,應屬合情合理。

第一位:GT25000燃氣輪機

無論是坦克、戰鬥機還是軍艦,都離不開強大的心臟。而中國驅逐艦的心臟,正是來自於烏克蘭。倘若沒有我們從烏克蘭買來並加以仿製、改進的GT25000型燃氣輪機,052C、052D以及未來的055型驅逐艦可能都無法誕生於世。可以說,烏克蘭人不僅在海軍航空方面用T-10K和“瓦良格“兩筆買賣將中國送上了起點,更是通過出售GT25000燃氣輪機,為中國整個水面艦隊打下了堅實基礎,未來整個中國遠洋艦隊,可能都會建立在以GT25000為基礎的燃氣輪機之上。因此GT25000的交易,在榜單中位列第一,實至名歸。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軍隊,尤其是海軍在過去10至20年間從烏克蘭人那裡受益匪淺。可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注意,解放軍的發展很快便要超越蘇聯人留下的那些遺產,走上自己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走得更遠更快。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能夠從殲-20等一系列20系裝備身上看到自力更生的成果了。


每日點兵


在西南某基地有個烏克蘭村,裡面有大批的烏克蘭科學家,正是他們的存在,讓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有著長足進步,那你認為有還是沒有呢?


老羅的創業空間


烏克蘭轉讓給中國的,都是原蘇聯的裝備技術,並沒有現在屬於世界先進的技術。烏克蘭的技術是當年分家時留在烏克蘭的,這些技術俄羅斯想要,烏克蘭不願給,把技術賣出去吧,西方不用蘇式的,拿在手裡又沒能力發展創新,唯一的市場就是中國。中國裝備技術大都從蘇聯來,雖有發展創新,但仍脫胎於蘇聯,這些技術中國需要,因為掌握了這些技術中國在發展裝備技術上可少走彎路,加快研發,而俄羅斯又不想讓中國掌握,這些中國和烏克蘭一個願賣一個願買。美國也反對烏克蘭向中國賣技術,但這些技術西方用不著,沒人想要,烏克蘭也總不能拿著金蛋蛋去向西方乞討。再說烏克蘭現掌握的一些技術己落後,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淘汰,那時再賣一分錢不值。


用戶54917993462


有,而且很多。


前不久,中國和俄羅斯開啟了關於先進重型直升機的合作研發工作,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我國很快瞄上了烏克蘭D-136渦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堪稱全球最強發動機,最大功率達11400馬力,最大持續輸出功率可達8500馬力。



然而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並不好,這又是一箇中俄聯合研發的項目,想搞到發動機並不容易。忐忑之際,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的烏克蘭馬達西奇發動機公司卻宣佈,願意提供D-136-2型渦軸發動機給中俄聯合研製的直升機使用,甚至還要為我們改進發動機。

這他喵的是雪中送炭啊。中國現在最急需、最渴望的,是一架可媲美俄羅斯米-26和美國CH-53K這樣運載能力達20噸以上的重型直升機。有了這個大功率發動機,重型運輸機不用愁了!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提供了不少壓箱底的寶貝。包括遼寧號航母,殲15,還有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所用的燃氣輪機,都由烏克蘭提供。

老烏這些好處也不是白給的,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迫於美俄壓力,把自己境內的核武器都給銷燬了,這時候我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正式的核安全保證,成為重要的軍事戰略伙伴,也是雙贏了。


武器跟蹤狂人


應該說,中烏軍事技術合作這多年,是有成的,烏售中國閒置的技術,中國付之一烏資金,二國互惠互利,本是正常的合作,可也千難萬險,如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瓦良格”號航母,如其不然,一定能賣個不錯的價錢,易受西方干擾,烏克蘭國內也有不同聲音,中國民間諺雲,“騾子馬架子大了值錢,人架子大了不值錢”,這是最樸素的道理呀,就有人聽不進去勸,縱然這樣,多個合作項目成功了,中國極其珍惜,如“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野牛”級氣墊船,伊爾-78架油機等,要問核心技術轉讓了多少,還是有一些吧,無論是整件購得,還是技術轉讓,中國付出的都是真金白銀,這事假不了。

西方不要。作為前蘇聯遺產,烏克蘭繼承了不少,約佔35%的軍事產能,3594家軍企,如號為動力沙皇的馬達西奇公司,其發動機技術在世上首屈一指;南方機械製造廠是生產導彈的大型企業,62%的地空導彈,42%的戰略導彈均出自這裡,還包括衛星製造和火箭;黑海造船廠製造的航母,六一造船廠製造的驅護艦,以及馬格尼特電機廠,維加機器廠,斯梅拉無線電儀器廠,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機器製造聯合企業,火花無線電廠,燈塔生產聯合公司,馬諾利特生產聯合公司,魯崗機床公司,等等,都在世上大名鼎鼎,你去百度,一準吃驚非輕,還有眾多的科研機關,也很知名,但絕大多數技術一時成為閒置資源,西方是瞧不上的,或說都是有的,絕大多數烏克蘭自己也用不上,技術不能換來金錢,歷史因緣機巧,就這樣與中國展開合作,合作得很好。

外媒的分析。正常的軍事技術合作,為防干擾,我們長時間只做不說,我們不說並不等於外人不說,有外媒綜合分析,這些年中國至少從烏克蘭取得了30多類軍事技術,比如坦克、艦船和航空動力,比如量子所的卡什坦-3近防系統,再比如蘇-33的原型機T-10K,等,不僅如此,中國通過雙引工程,不但引來裝備,也引進不少人才,通過消化吸收,促進中國軍事技術發展當在十年以上。是否十年不知道,對中國大有幫助是真的,這也是我們的開放政策帶來的應有變化吧,不再閉門造車,正能促進發展。

霧裡看花。都在引進前蘇聯技術遺產,西方也一樣,如之烏克蘭巴頓研究所的太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美國也在長期使用,可是這就是西方,自己引進多少不重要,對他國則往往說短道長,中國不聽他們這一套,埋頭中烏合作,現在有多少合作無法求證,引來猜測猜忌自多,如安-124的發動機D-18T給沒給中國,D-136,米-26大型直升機的發動機?還有SS-18“撒旦”,射線特種設計局的炮射導彈等等,一直盯得緊,受此不斷阻撓和干擾,影響不小,不然中烏合作還能合作得更好。


魂舞大漠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傻。一是什麼是核心技術,技術分先進技術和過時技術,簡單技術和複雜技術,所謂的核心技術是一個遮掩詞,對某種技術不便明說時,就用核心技術一詞,因為它沒有明確的指向。某一技術可能對你來講是關鍵的,可對別人來講是一般的,對你來講是卡脖子的,對別人來講是不卡脖子的,有的技術是理念方面的,一點就通,有的技術屬於綜合能力的問題,你就是知道由於你的能力有問題你就是生產不出來。核心技術都是雙方不願明說的技術,烏克蘭的核心技術和中國的核心技術是不是一回事?你怎麼知道?倒如說到航母,當時美國和歐都對中國進行武器封鎖,事先都檢查過,認為軍艦上都是蘇聯二十年前的技術,只把武器卸了就行了,因此中國可以買回來,而中國那時是造航母一片空自,根本沒有什麼核心不核心的問題。不要再談什麼烏克蘭給中國大量核心技術的事,第一哪是中國的核心技術你根本就不知道,第二烏克蘭能給中國的技術已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只是中國還沒有,買來比自已研發省時間省錢,只能說烏克蘭的經濟衰退給我們掌握新技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