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中正收官大拍精品推薦:雍正重寶計重錢賞析

2018臺灣中正收官大拍精品推薦:雍正重寶計重錢賞析

規格:重 85g 直徑 5.85cm

類別:錢幣

五千年的中國古代歷史,也是一部中國古錢幣發展衍變史。中國古代錢幣萌發於夏代的天然海貝,演變出先秦刀幣、布幣、蟻鼻錢、金版、圜錢等多個品種。從秦半兩開始,古錢幣外圓內方的形狀長期穩定了兩千年,最終被西洋舶來的機器鑄造的銅元、銀幣取代,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並由此而產生了頗具中國特色的錢幣之學。

雍正通寶雍正通寶是清代錢幣,用黃銅鑄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寶現為五帝錢的一部分,五行屬土,有辟邪的功效。始鑄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繼順治、康熙後的第三代清錢幣。雍正通寶的錢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奠定了清朝此後一百八十餘年的錢文風格。是清代錢幣中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但是由於其規範、精整,直徑較大,做工精美,文字規整統一,故深受收藏者喜愛。

2018臺灣中正收官大拍精品推薦:雍正重寶計重錢賞析

雍正通寶有寶泉、寶源、寶河、寶安、寶昌、寶浙、寶福、寶雲、寶蘇、寶南、寶廣、寶陝、寶桂、寶鞏、寶臺、寶晉、寶濟、寶武、寶川、寶黔等二十局,其中寶臺局,寶陝局,寶福局,寶廣局和寶桂局尚未發現,故實際只有十五個錢局。在這十五個錢局中,有一部分錢局還一度停鑄,造成了各局鑄錢數量上的失衡,而嚴重的比例不協調在當時也許沒有什麼影響,卻對後來的收藏者形成了許多誘惑和樂趣。

由於雍正在位僅僅十三年,不僅比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差得太多,而且比起順治在位的十八年也不及,故數目在清代錢幣中是相對最少的,也是價值最大的。

2018臺灣中正收官大拍精品推薦:雍正重寶計重錢賞析

雍正重寶,中國古錢幣之一,始鑄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繼順治、康熙後的第三代清錢幣,雍正錢的品類很繁雜,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傳世以雕母、大樣、小平錢、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

雍正重寶寶福當一百背計重五兩,不作為市場流通,所以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雍正錢幣地域性政權發行貨幣的時間也相當短,加上流通地域狹小,所鑄貨幣價值不菲。另外,由於改行紙鈔,銅幣發行量較少,故價格也較高。雍正重寶鑄行情況十分混亂複雜,當值等次,大小輕重,鑄造材質,鑄造工藝,文字書體,錢文等,在各局甚至在同一局監內鑄造時,都差異很大,以至有當值大小和錢體大小輕重倒置的。

2018臺灣中正收官大拍精品推薦:雍正重寶計重錢賞析

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雍正重寶”,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雍正元寶”,以區別於小平錢“雍正通寶”。雍正重寶當十錢雖然是雍正大錢中計值較低的品種,但是由於鑄造時間早,流通區域廣,所以也是自古以來古泉愛好者關心並致力於收藏和欣賞的計值錢幣。

雍正重寶共有6品,其中有背文一百,計重五兩、背文二十,計重一兩,且有滿文“寶福”二字,為福建寶福局鑄,其計重錢幣是中國曆代古錢幣中絕無僅有的奇特品種。此雍正重寶疑似雕母,直徑5.85cm,重85g,十分精美,表面包漿自然,字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歷史留下痕跡清晰可見,此幣極為罕見,是中國錢幣中的稀罕品。

溫馨說明:

1.加強真品、贗品鑑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儘可能遠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展!

3.加強文物保護正能量傳播,呼籲全社會重視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