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周圍商圈相呼應 打破孤島效應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周圍商圈相得益彰 打破孤島效應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周圍商圈相呼應 打破孤島效應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竣工後,與周邊商圈融合互通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周圍商圈相呼應 打破孤島效應


會展豪生酒店、會展大廈與前翼的朱槿花廳遙相呼應

造型獨特的會展豪生酒店和會展大廈在會展中心南端與北端的“朱槿花”遙相呼應、渾然一體。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竣工後,會展中心的內部交通和對外交通都變得更加便捷,已經開業的會展豪生酒店,也讓會展中心的配套更加完善。

從“孤島效應”到會展商務圈

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兩會”)即將開幕,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最近變得熱鬧了起來,隨處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會展路上也能看到運輸參展商品的貨車停靠。

雖然已經成功舉辦過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但會展中心卻因為展覽面積不足、配套功能不全、交通不暢等問題,一直存在“孤島效應”,沒能和周邊繁華的會展·航洋城、萬象城、民歌湖等商圈打成一片。

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為解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不足、配套功能不全、交通不暢等問題,促進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和持續發展的專項工程,也是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重點項目,該項目2016年6月啟動。

工程竣工後,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與周邊以紅林、航洋、萬豪、萬象為主的商業圈,以民歌湖酒吧街為主的休閒娛樂圈以及以石門森林公園為主展示文化交流合作的文化圈充分融合互通,打破了會展中心的“孤島效應”,使會展中心片區由單一的會展功能轉變成為以此為中心的多種業態綜合運營的南寧國際會展商務圈。

五星級標準酒店方便客商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包括寫字樓、酒店、商業街以及周邊道路交通等配套設施。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共分7個板塊,最北端靠近民族大道與會展路相交處,也就是從地鐵1號線會展中心站B口可以直接進入的區域是作為辦證大廳的A區。在9月12日至15日,地鐵1號線會展中心站B口將進行臨時限制,每日16時至18時僅作為東博會與會客商乘車專用,只進站不出站。

沿會展路往南依次是B區和C區,分別為會議大廳、新聞中心和行政綜合樓。最主要的是展覽大廳與服務區是D區,就設在C區西側、朱槿花廳南側,東博會展覽主要就在這個區域舉行。而D區南側為E區,為展廳與餐飲區。E區南側就是今年新落成的F區——會展豪生酒店和會展大廈。

6日上午,會展豪生酒店已經開門迎客,酒店大堂可以看到進進出出的住客,不少人胸前都掛著參展商的工作證牌,看起來這家距離會展中心最近的酒店,已經吸引了不少參展商入住,根據攜程查詢結果,6日和7日酒店除了總統套房,其他房型都已訂滿。

酒店大門正對著新建的快環跨線橋,正對會展中心E區展館的位置,也有一個門,從這裡出來,步行不到50米就可以進入展館,對於前來參展的客商來說,非常便利。

記者在現場看到,會展豪生酒店和會展大廈兩座大樓外形別緻雅觀,以簡潔有力的鋼構加張拉膜塑造出綠葉形態,與前翼朱槿花廳相互呼應,延續了會展中心總體的設計風格。大樓建築外立面造型取材朱槿花摺頁式建築元素,屋面高度由前翼D區、中翼E區展廳逐級提升後略高於朱槿花廳,充分展示了“花繁葉茂”之寓意。

對內和對外交通更加便捷

以前,會展路是出入會展中心最主要的通道也幾乎是唯一的通道,“兩會”期間,交警部門都會對周邊道路進行交通限制,所以出入通道不足的問題並不明顯,但在平時各類展會期間,會展路則經常會在客流高峰時段出現交通擁堵。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也包括周邊道路交通建設,如橫跨快環、連接會展中心與金浦路的跨線橋和會展中心展館西側的交通環道,目前這些交通道路已經全部完成建設,正在等候通車前安全檢查和竣工驗收,將在今年“兩會”開幕前投入使用。

其中,跨過竹溪大道連接會展中心和金浦路的跨線橋可以說是最受矚目,6日上午這座跨線橋已經建設完成,但還沒有開放交通,可以看到這座跨線橋從金浦路開始,跨越竹溪大道後直接接入會展豪生酒店和會展大廈負一樓位置,可以直接進入酒店停車場,也可以繼續向前,經過位於會展豪生大酒店南部的會展六支路,進入會展路。

在會展中心東側,石園路也已經建成,石園路最大特色在於,路面設置了一個可以直接進入會展中心地下停車場的入口,可以不經過會展路就直接從這裡進入會展中心停車場。

此外,今年會展中心還在展館D區和E區西側新建了一條車道,南與六支路、北與一支路連通,形成會展中心環線,讓會展中心內部的車道也變得更加便捷。(來源: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 記者 王志鵬/文 段柳健/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