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文 | 姜曉彤


導語

今年三月以來,國內PC市場開始走坡路,上半年跌幅較小,月跌幅在1000元/噸左右,進入7、8月份,跌勢一發不可控制,月跌幅均超過2000元/噸。

「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按照往年經驗,進入8月之後,PC逐漸迎來旺季,終端需求增加。國外牌號由於貨源較少,通常率先漲價,隨後帶動國內牌號,回料價格回升。這樣的行業旺季通常會持續在第三季度前後。但今年的PC市場卻始終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前期的檢修與現在的旺季都沒能有效提振PC價格,曉彤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供需出現了問題。

01

國內新建PC裝置井噴 總產量即將“趕英超美”

通過盤點未來三年內國內已確定投產的新建PC裝置,曉彤發現,未來幾年國內新建的聚碳酸酯總產量與歐美國家花了50年建成的產量幾乎相當。這其中不包括目前國內已有的在產裝置,就新建產能這一項,中國聚碳產量的增長速度與建設能力可謂世界第一。

2018年—2020年國內PC裝置投產情況

投產時間:2018年底:

1、 魯西二期PC項目(10萬噸/年)

2、 瀘天化一期PC項目(10萬噸/年)

投產時間:2019年:

1、河南濮陽PC項目(10萬噸/年)

2、湖北甘寧PC項目(10萬噸/年)

3、科思創華東PC項目(20萬噸/年)

投產時間:2020年:

1、 舟山石化PC項目(26萬噸/年)

2、 神馬PC項目一期(10萬噸/年)

3、 青島陽煤PC項目(10萬噸/年)

4、 天津中沙PC項目(26萬噸/年)

5、 環球聯合化工,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10萬噸/年)

6、 泉州恆河化工PC項目(10萬噸/年)

2018年—2020年國外PC裝置投產情況

2019年樂天石化新建PC產能10萬噸/年。未來國外新增PC產能較少,且部分國外廠商與國內企業合資生產,新增產線設立在國內,出料後直接進入國內市場。

國內未來三年新增產能總量超過140萬噸/年,加上目前國內已有產能約100萬噸/年,未來五年內,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PC生產國。

除了上述國內已確定的新建產能,國內PC行業還有部分正在規劃中的新增產能。

三年內國內擬建PC項目

· 四川和邦投資集團(擬建20萬噸/年)

和邦集團主要生產涉及化工、皮革、能源三大行業,純鹼48萬噸,氯化銨48萬噸;製鹽年產70萬噸,原煤年生產40萬噸。

公司目前投資32億元的在四川樂山投建20萬噸聚碳酸酯項目,目前已正式簽約拿地,目前還在籌備階段,計劃2-3年內投產。目前未規劃配套BPA產能(該項目距離瀘天化中藍200公里)。

·陽煤恆源(擬建10萬噸*2)

目前陽煤DPC、PC工藝包已完成投標,計劃兩年內投產,2套10萬噸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後期還有配套12萬噸BPA的計劃。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建15萬噸/年)

公司以肥料(含氮肥、磷肥、鉀肥、復混肥料、有機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其他肥料)、化學原料(含硫酸、液氨、甲醇、無水氫氟酸、無機鹽、無機酸、無機鹼、有機化學原料、其他基礎化學原料)產品為主,因為工廠靠近長江,受環保因素需要搬遷,所以考慮上新項目。

公司有大量富餘CO氣體,因此目前考慮CO—DMC—DPC工藝生產PC產品,這種屬綠色環保工藝路線,又稱全非光法。目前新建計劃15萬噸/年。

·浙江石化(擬建26萬噸/年)

一期設備已經採購完畢,預計2019年投產,但受前系統影響大,可能會推遲到2020年,二期設計開始設計,預計2021年,26萬噸/年聚碳酸酯裝置,上游配套有23萬噸/年雙酚A裝置,預計2019年投產。

·沙伯基礎 中沙天津(擬建26萬噸/年)

今年4月份開始籌建26萬噸/年聚碳酸酯裝置,上游配套有24萬噸/年雙酚A裝置。

·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擬建10萬噸/年,尚未立項)

煤制180萬噸烯烴項目,一期60萬噸烯烴,二期60萬噸烯烴全部投產,均做聚烯烴。三期60萬噸烯烴項目明年初投產,計劃乙烯全部聚合,目前公司所在地煤炭資源消耗殆盡,公司也考慮上一些新產品線,丙烯則考慮下游配套化工項目,如聚碳、丙烯腈等項目。目前處於規劃中。

·陝西延長石油(擬建20萬噸/年)

擬建20萬噸PC及配套上游(26萬噸異丙苯、26萬噸苯酚丙酮、20萬雙酚A),預計今年年底最終確定是否建設。

2

產量增長過快所存在的問題

原料供應短缺

雙酚A:

2018年我國雙酚A總產能仍較為穩定,約為144萬噸/年。未來幾年下游PC行業將迎來部分產能的集中釋放,且新增產能大部分無原料雙酚A配套。環顧亞太地區及歐美雙酚A,現階段的雙酚A裝置因15年伊始,到2017年10月,這段時間內,幾乎都是年年虧損,因此新建及擴能都沒有進行,未來要怎麼滿足中國的需求?

碳酸二甲酯:

採用非光氣法PC產能需要原料碳酸二甲酯(DMC),但是近幾年國內DMC行業,特別是2018年隨著利華益聚碳裝置投入運行,現有DMC裝置出現了供應偏緊的局面。未來幾年的非光氣法聚碳裝置興建,對DMC需求也隨之加大,但供應哪裡來?

原料貨源預期緊缺可能帶來成本增長的隱患,在報價偏低的情況下,可能壓榨廠商利潤。

市場容量是否飽和?

2005-2017年中國聚碳酸酯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速9%,2017年表觀消費量超過175萬噸。

2005-2017年中國聚碳酸酯產量增長27倍左右,2017年產量超過65萬噸。

國內聚碳酸酯供需缺口巨大,淨進口量已經連續多年超過了百萬噸。2017年中國聚碳酸酯進口量將近140萬噸,對外依存度仍超過60%。

汽車行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透露,今年1—7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10萬輛和1595.5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5%和4.3%,總體表現符合年初預期。從滲透率來看,我國汽車行業仍頗具潛力。目前,中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205輛,在各國中排名第73位,汽車滲透率還處於較低水平。後期汽車的剛性需求依然強勁,未來中國汽車有望保持持續穩定增長,且空間很大。

「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房地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和13.2%,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高位運行,整體樓市也在調控中謀求著新的動態平衡。雖然7月房企銷售業績由於季節性因素環比下降,但預計三季度後半段和四季度,房企或將加大投資和新開工力度,銷售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目前PC用於建築行業更加廣泛,體育場館、高鐵站、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都能看到PC的身影,但是國家現階段開始控制房地產市場,未來這部分的需求將會減弱。問題出來了,那以後PC板材賣給誰去?

「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家電行業:

今年家電行業內銷市場分化比較明顯,由於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比較複雜,不少企業存在觀望情緒,部分產品在生產端放慢了節奏,冰箱、冷櫃、洗衣機、電飯鍋、電風扇等普及度較高的產品,產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國內空調的產量增長仍維持在10%以上部分大企業有空調產能擴充的舉措。

另外,家電與房地產行業存在正相關關係,現房銷售後一年進入裝修階段,期房交付後一年左右進入裝修階段。家電產品銷量增速與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存在滯後效應,滯後期大約4—6個季度。

綜上,國內PC主要終端領域均增長穩中偏弱,恐將難以消化激增的產能。

Ÿ 國內外料的差距

目前通用料領域國內外生產的料品質差距不大,從透明度、色澤、衝擊強度的標準來看,國內通用料的品質已經可以與外國廠商相媲美。但是在醫療衛生級,食品級PC料領域,沒有任何一家國產聚碳工廠取得FDA,NSF等認證。

用於航空航天、醫療器械、高科技數碼零部件(如相機專用高透型料)的PC專用料領域,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廠商有能力涉足其中。其中技術壁壘尚無法克服耐放射性、耐超低溫型等核心技術問題。

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新增的大量產能依舊只能專供通用料市場,而實際上國內和國際上緊缺的是專用料及改性料,新增產能無法改善現存的貨源緊缺問題,反而加劇了通用料市場產能過剩的隱患,不利於國內PC企業的生存。

Ÿ 對企業盈利能力的擔憂

此前國內PC廠商利潤=PC-(雙酚A+5500),利潤區間大約在7000—10000元/噸左右。

從今年9月開始,國外廠商利潤僅僅維持在1000元/噸左右,而國產工廠利潤可能只有幾百不到了。

「瘋狂擴產的中國PC」三年計劃|增產能,降價格

國內廠商如果始終無法突破PC料的技術壁壘,那麼以目前的盈利點是否能夠保證企業的生存呢?

曉彤有話說:國內PC產能增幅擴大,且多集中於通用料領域,不利於國內PC價格回調。未來三年內,國內需求端穩定增長而供應端井噴爆發,PC產業的基調或許就是:產量搞上去,價格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