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聯合想像-未來趨勢報告》發布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科技究竟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未來?《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通過對新銳科技創新和美好生活場景的梳理,給出了有趣有料的答案。

9月8日-9日,由優客工場、標準排名主辦,時尚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球INS大會(World INS Conference)在北京中國電影導演中心舉行。全球INS大會得到了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全程指導。期間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和優客工場聯合發佈了《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新工科”大學或影響未來職場

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報告》對最具創新力大學和最具薪資誘惑力的城市做了梳理。

《報告》發佈的“中國最具創新力大學百強榜”顯示,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傳統傳統工科強校名列榜單前十名。榜單顯示,百強高校分佈在23個省市的36個城市。其中,北京市有18所高校入列百強,江蘇省有17所,廣東省有9所,上海市8所,陝西省6所,湖北省5所,安徽省5所。而百強高校的分佈和中國製造業基地的分佈基本重合,說明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強關聯。

中國的工科大學將重新洗牌。一些傳統工科大學雖然還能入榜百強,但排名已不如其在傳統工科時代應有的位置。比如天津大學的化學工程、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等等,在第四次學科評比中依然高居首位,但在“新工科”大學的競爭中已稍顯落後。

美好的事業,離不開一份體面的薪水。《報告》顯示,大學生選擇就業城市首先考慮工資水平,有73.23% 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工作城市的“工資水平”最重要,而新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納能力全面超越一線城市。從行業來看,區塊鏈自2018 年起成為行業最大風口,相關崗位的平均招聘薪資達到2.58萬元,風頭幾乎蓋過人工智能。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改變未來的城市空間

城市,已經成為孕育科技創新和人們實現事業追求的沃土。

《報告》負責人、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指出,城市是由各類空間組成的,這些空間包括新城新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眾創空間、孵化器、聯合辦公空間等諸多形態——這些空間既是這些年來中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主要陣地,也是人們未來事業的重要平臺與載體。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報告》中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有2543家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4000多個科技企業孵化器,5500 多家眾創空間,大小雙創服務平臺數萬。這些雙創平臺培養了大量科技型企業。謝良兵認為,過去4年,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也成為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孕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載體和關鍵抓手,成為優良創新創業生態的重要一環。

《報告》同時發佈了“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活力排行榜”。據瞭解,與往年相比,今年的“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活力排行榜”做了相應的調整,更加註重創新的權重。

入榜50強的城市大部分分佈在中國的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及中西部地區主要省會城市,說明創新活力強的城市依然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做基礎。榜單顯示,作為中國雙創的策源地,北京的霸主地位難撼,但與過去的集中趨勢相比,上海和深圳逐漸與其拉近了距離。

以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2017年北京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1552家,第二名上海956家,第三名深圳為732 家。在互聯網+指數方面,深圳以28.4297的分值位列榜首,廣州排名第二,而北京則位居第三,說明在城市數字化方面,北京並不佔絕對優勢。

謝良兵認為,雙創將進一步深化,而這些都有賴於政策的支持、體制的改革。當然,更重要的還有技術變革和科技創新的推動。這也正是今年繼續推出“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活力排行榜”的初衷,它不只是反映目前中國城市的雙創活躍度,更是一份未來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的潛力地圖。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生活全面“互聯網+“ 化

基於當前科技趨勢,今年的《報告》為人們描述了未來生活的藍圖——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基因科學、量子通訊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強烈創新意願的科技公司,研發出關乎人們吃穿住用行,甚至包含對人類未來生存思考的技術和產品。人們的生活,正在被這些“互聯網 +”全面接管。

《報告》著重總結了20個影響人們生活的互聯網趨勢。

2018年,在人工智能領域,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能家居等全面發展,人工智能正在大踏步走進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算法日益精進,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的今後,還會有更多領域被人工智能改造,“智慧”生活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預計2020年順利實現5G網絡商用後,5G離我們的生活將越來越近。同時AI算法的進步與5G落地,則使人們距離無人駕駛更進一步。2018年5月,百度完成了首個基於5G 的自動駕駛路測演示,並表示要在2019年以前在中國真正實現真實道路上的自動駕駛。

在共享經濟領域,共享經濟從低維共享轉向高維共享。而在更具科幻主義的生活場景中,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智能服裝將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虛擬現實應用也進入關鍵年,新零售加速嵌入生活,人臉識別走入各行各業,手遊和短視頻成為全民現象,新文創成為5000億大產業,這些科技趨勢,已經滲透到人們所有的生活細節中。

不但科幻色彩的場景在逐步成為現實,3D打印器官技術飛速發展,利用細胞打印出活性器官和組織也取得可喜進展,未來器官移植的供需矛盾將迎刃而解。而可以像紙一樣對屏幕進行摺疊的手機,也正在準備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媒體曾傳出華為與京東方聯合研發的可摺疊手機將在今年12月推出。與此同時,區塊鏈在各行各業加速落地,並在未來賦予人們獨立的互聯網身份,們將真正從數據監控的枷鎖中解脫出來,還給人們更自由的人格。

在量子科學領域,中國做起了領頭羊,一連串重大成果引起國際社會的轟動。在地面上,目前潘建偉團隊正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構建範圍更廣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潘建偉預計,過10年左右的努力,量子通信網絡就具備覆蓋千家萬戶的條件了。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正在影響你未來生活的100家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家影響未來生活的科技企業排行榜中,《報告》重點解析了10家企業,作為“未來趨勢引領者”,而他們也正在影響著人們的吃穿住用行及未來生活。

以百度為例,這家靠搜索起家的科技公司,正在嘗試利用AI,讓搜索實現“無框、無界、無極”。未來,任何人,在任何場景、任何情境,面對任何智能傳感器,即可獲得信息和服務。

在離人們生活更近的層面,中國移動率先進入5G商業化進程,2019年,中國移動就將推出5G服務,人們距離夢想中的5G暢快網絡生活近在咫尺。景馳作為一家無人駕駛領域的“網紅公司”,2018年要將無人車運營範圍從生物島拓展到廣州方圓15-20公里,相信我們很快便能體驗到景馳生產的無人駕駛汽車。共享單車巨頭ofo,也竭力擺脫發展困境,無論是邀請明星來錄製解鎖聲音,還是與一些廠商推出訂製款車型,都是ofo在商業化上的嘗試。

在新零售領域,每日優鮮的智能貨櫃讓無人零售加速步入2.0時代,讓購物變得“即拿即走”,和自己家冰箱一樣快捷安全。盒馬鮮生則正式改名為盒馬,意欲重構新的服務體系,把從傳統超市的單一購買行為升級到了體驗十足的逛吃模式:當顧客想去買菜,它就是一個菜市場;如果不想出門買,直接下訂單3公里內30分鐘就可送達,它就是外賣;如果想吃飯,它就是一個餐廳;如果想購物,它就是一個超市。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則是騰訊小程序。從2018年初到 2018年第二季度,微信小程序總量已經從58萬快速增長到100萬,累計用戶總數突破6億,覆蓋政務民生、交通出行、金融、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微信創始人張小龍預言,小程序將取代80%的APP。馬化騰更是直言未來世界沒有 APP。

移動互聯網還出現了現象級事件,預示著APP對城市生活場景的全新締造。2018年,抖音成為短視頻城市營銷領域的開創者,讓西安、成都、重慶成為網紅城市。而作為一種陪伴式的場景使用需求,以荔枝為代表的移動音頻成功嵌入眾多的生活場景中,使聲音社交也成為移動音頻的下一個風口。

《2018 聯合想象-未來趨勢報告》發佈 浙大比北大更具創新力

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報告》評選出了10家“2018中國最佳雙創服務商”,他們分別是英諾天使基金、今日頭條創作空間、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豬八戒網、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株洲高新區、杭州夢想小鎮、西部創客、中關村銀行、創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