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話說西門慶因為出手大方,讓當朝首相蔡太師有些感動,就利用一個機會,讓西門慶做了一個理刑副千戶的武官。

西門慶的這個官職,雖是武官,卻理民事,日常工作就是審理治安案件。

西門慶審理的治安案件中,有一宗人命案。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揚州有一個打工仔叫苗青,看上了老闆的小妾,眉來眼去有了私情。老闆察覺後,本想開除他,心一軟,只是訓斥了一番,也就過去了。一天老闆帶著一大筆銀子和貨物,外加兩個隨從,外出做生意,隨從之一的苗青起了歹意,與船老大合謀,將老闆殺害。事情敗露後,苗青賄賂西門慶一千兩銀子,西門慶與同僚夏提刑兩人每人五百兩,把苗青給放了。

此事被人舉報給了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是中央派往地方巡視的,他一看舉報材料,大怒!一邊批示東平府,要求複查此案,一邊向朝廷遞交了彈章,參劾西門慶和他的同僚夏提刑。

這一年巡按山東的御史曾孝序是個清廉耿介之士,他在山東一年的巡視期快滿的時候,上了參劾西門慶的彈章。

西門慶聞聽被巡按御史參劾,雖然也很緊張,但方寸不亂,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少不得打點禮物,到首都找人。

一番打點,西門慶竟平安無事了。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巡按御史曾孝序聞之既驚且怒,上本連蔡太師也彈劾了,說他擅權亂政。

蔡太師在皇帝面前一番陳辭,把曾御史交吏部考察,貶到陝西慶州做知州。

這還不算,巡按陝西御史是蔡太師的大舅哥(注意:大舅哥未必年齡大,當時的高官娶孫女輩的小妾是常事),他接到妹夫的秘密指示,找茬把曾孝序發配到嶺南。

此事與彈劾張居正的劉臺很像。

張居正執政時,巡按遼東御史劉臺上本參劾張居正接受邊將賄賂,張居正大怒,授意在劉臺老家江西做官的親信蒐集劉臺的黑材料,編造假案,將劉臺父子發配廣西潯州去了。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也難怪有人說《金瓶梅》就是諷刺張居正的呢!

西門慶過了一關,暗自慶幸,這時新的巡按御史到任了。

據公開的報導,現在的巡視組裡也有腐敗分子,那時的巡按御史同樣如此。

巡按御史一旦到了地方,官場是很害怕的,全省官員的目光一時都聚焦到他身上,看看此人有何表現。

新一輪巡視是由宋巡按負責。他與蔡太師義子蔡御史是同學,兩個人一起到了山東。這蔡御史先前曾經受到過西門慶的資助,有意回報西門慶。於是,他就邀請宋巡按到西門慶家裡做客。

巡按御史到誰家裡吃飯,是大新聞啊!所以,此事立時就轟動了東平府,抬起了清河縣,山東官場對西門慶無不刮目相看,爭相討好,求他在巡按御史面前美言幾句。

西門慶自然是有選擇的。替誰說話不替誰說話,他心裡有數。

當然,他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西門慶有什麼事?

人命案啊!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藉著新任巡按御史來家裡做客,西門慶封了禮,便向他說起殺人犯苗青,被前任巡按御史差人抓捕,要重審此案,希望通融一下。新任巡按御史大筆一揮,把苗青放了,這宗人命官司,就此了結!

不僅如此,前任巡按御史彈劾西門慶,說了他一大堆不是;新巡按御史則上本舉薦,說西門慶公正廉潔,作風正派,應該提拔。

巡按御史具有彈劾和舉薦官員的法定權力,接到宋巡按的舉薦,西門慶升為正千戶。

兩年內兩輪巡視,對同一人的評價,如此南轅北轍,豈不是對大明視為反腐利器的巡視制度的嘲諷嗎?

人治之下的監察制度,哈哈哈……

被“巡視組”盯上了,是怎麼躲過一劫的?

或許有人問,聽說現在的巡視組借鑑了巡按御史制度,那麼,巡按御史制度與現在的巡視制度有何異同?

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