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哪所外國大學的歸國留學生對中國影響最大?

仁勇校尉


論哪所大學的留學生對近現代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無可爭議的肯定是短暫存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

莫斯科中山大學是蘇聯和孫中山去世後的廣東國民政府處於蜜月期時,由當時的廣東國民政府太上皇蘇聯總顧問鮑羅廷提議創辦的。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宗旨是為中國革命培養人才。蔣介石當時和鮑羅廷的關係處於蜜月期,蔣介石能夠崛起後來成為國民黨領導人,鮑羅廷的支持至關重要,可以說是鮑羅廷一手把蔣介石推上寶座的。莫斯科中山大學成立後,蔣介石毫不猶豫的將兒子蔣經國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

(鮑羅廷)

莫斯科中山大學是一所存在很短暫的大學,1925年10月正式宣佈成立。1927年蔣介石四一二政變叛變革命後,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存在意義減少很多,於1930年停辦。

雖然莫斯科中山大學是一所只短暫存在了五年的大學,但這所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近現代上任何國外大學的留學生都無法相比的。

我們簡單列舉部分知名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的留學生名單,就能明白這所大學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後來成為國民黨高層重要人物的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生有蔣經國、康澤、鄭介民、谷正綱、谷正鼎、鄧文儀等人。還有原為我黨黨員後來叛變在國民黨內也幸運混到高位的任卓宣等人。

成為我黨歷史上重要人物的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生就更多了,鄧小平、陳伯達、烏蘭夫、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陳紹禹(王明)、秦邦憲(博古)、張聞天(洛甫)、王稼祥、楊尚昆、曾中生、左權等人都曾經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

任何一所國外知名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分量加起來肯定都遠遠不如以上這份長長的名單。


仁勇校尉


我覺得應該是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院的老師都是蘇聯的精英,培養了一批優秀革命將領,這些將領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劉伯承就曾就讀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