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式設計師會被歧視嗎?爲什麼?

S和M是神馬


我帶軟件開發團隊多年,目前我們開發團隊中也有在培訓機構學習過的程序員,我從來沒有歧視過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序員,我想大多數IT行業的人也都不會歧視,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IT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行業,並不是所有從事IT行業的人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出身,物理、機械、化學、財經等專業出身的IT人士大有人在。這就導致IT行業的包容性非常強,各行業的人才都有發展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麼IT行業能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程序員群體大部分人都有過培訓經歷,大型軟件公司更是如此。我曾經就為很多大型軟件公司做過很多次技術內訓,參加培訓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反而是一個積極學習提升技能的過程。不僅在國內,國外的科技公司也都會定期組織各種培訓,有的還要納入到員工的考核指標當中。

第三,除了在面試環節,沒有人關注程序員是否是培訓機構出來的。通常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跟面試者交流一下在培訓期間學習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技術的掌握情況,是否能獨立熟練應用等等,如果達到用人單位對開發崗位的要求,那麼一樣可以順利入職。

這裡面要說一個情況,就是有的培訓機構對學員的簡歷包裝過度,不少學員對編程的掌握情況與簡歷中的描述有較大的差異,這導致很多用人單位對培訓機構出來的學生非常謹慎。但是謹慎並不是歧視,這是兩個概念。

目前IT行業正處在高速發展期,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整個行業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尤其是大數據行業。所以僅僅依靠傳統體制教育是解決不了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的,培訓機構能有效彌補IT行業的人才缺口。所以,不用擔心從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序員會受到歧視,因為沒有人會歧視優秀的程序員!

我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多年,目前也在帶大數據方向的研究生,我會陸續在頭條上寫一些關於軟件開發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大數據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

謝謝!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個在一線寫代碼十幾年的老兵,在實際工作中的確遇到過有些公司對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序員有所偏見,正常來講參加培訓補強自己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強這才是培訓的主要因素,本質上來講現在的培訓很多是有點變味的,培訓在短時間內能梳理思路或者短時間內能夠找到學習編程的感覺所謂的培訓只是讓自己變得更強,而不是完全依賴培訓讓自己一下子脫胎換骨了。

為什麼覺得現在的培訓已經不是當初培訓的樣子了?

1.培訓的目的只是為了補強,如果零基礎參加培訓通過的自己的努力開竅了,找到了學習編程的感覺,培訓完了就要懂得繼續補強,培訓不是萬能的,現在很多人把參加培訓當做救命的稻草,在裡面找到感覺之後又覺得自己學的差不多了,到了社會上找工作有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自己,覺得自己花大價錢,出去就應該找個工資還不錯的工作,但現實是殘酷的,很多人碰壁,結果一次次的面試倒是把企業裡面的一些技術人員給搞煩了,水平不咋樣,眼光還高,華而不實,而且很多吹噓的造假很多,讓講究實事求是的技術面試官討厭。

2.現在很多的機構誇大了培訓的作用,培訓主要是補強,這麼短的時間可以讓人入門或者學到一些框架,要想在這個行業持久做下去還是需要後續的持續的補強,培訓完能夠找到不錯工作的,基本上屬於之前基礎還是不錯,在培訓過程中強化下,明確下學習的方向,知道如何去學習了,然後加上之前的基礎才造就了後續的結果,所以要不要參加培訓不能跟風,要清楚認清自己的實際狀態,很多人就很聰明,基礎打得也不錯,想通過培訓進一步強化下自己的基本功,這種類型的肯定不會讓面試官覺得討厭,本來培訓補強自己的知識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不要讓事情變味。

要不要參加培訓還是要自己來把握,建議真想參加培訓的先自學一段時間找找感覺,打點基礎,不然即使參加培訓出來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希望能夠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肯定會,別說培訓機構,一般院校出來的都會被歧視,尤其是第一份工作,但之後就看個人能力和工作技能了,所以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