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刷爆朋友圈、微博,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0分的华语电影——

《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最近这几天打开朋友圈、微博,一部电影刷了屏。虽然今年刚过半,已有众多网友直呼该片是年度最佳国产片,无数观众成为“自来水”,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推荐这部电影。在豆瓣电影中,该片成为15年来唯一突破9.0分的华语电影。甚至还未正式上映,仅仅是通过点映,就让无数影院纷纷增加排片场次……这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究竟神在哪里?

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神在剧情:

在《我不是药神》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得到能够在影院中看到这样一部电影,它把一场悲剧展现给观众,它触及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面对,却极力不想面对的问题:“大病、贫穷、生死”。它讲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在机缘巧合下,做起了从印度走私仿制药的生意,之后为了明哲保身,他让出代理权,却因无法坐视慢粒白血病人们因用不起药而等死,又重操旧业,赔本供药的故事。

影片剧情直击“看不起病”“新药准入”“医保”“医改”等尖锐而刺痛的现实问题,其作品选材给充满了喜剧、奇幻、青春题材和低龄动画等滥竽充数的国产电影死水掀起了巨浪。商业电影也能讲好现实故事,让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眼前一亮。虽然影片在前期宣传带有喜剧的外壳,但是从影院中的观众却难以控制泪水。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是这样描述悲剧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使这些情感得到净化。”让观众在银屏前流泪并非难事,难的是让观众直面现实,当人们在为片中的角色流泪时,也许他们的心中也正在为自己罹病的亲人、朋友流泪,为自己流泪。当病魔来临,我们该如何面对家人,如何面对生死?即便此刻身体健康,《我不是药神》也将残酷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怜悯也好,恐惧也罢,当走出影院返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次洗礼。

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神在演员:

穷,是《我不是药神》中大部分角色行动的根源。如片中角色张长林(王砚辉饰)所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程勇(徐峥饰)在电影开始时展现出的“油腻中年”的形象,在中期展现出的“企业家”形象。在后期展现出的“药神”形象,具有巨大的差异。为了能够演好角色,徐峥甚至来到菜市场观察卖肉中年男子的麻木感,通过现实生活来为虚拟人物丰富形象。在“散伙饭”时,擅长在屏幕中歇斯底里的徐峥,一反常态压制愤怒、委屈、不甘,通过一个“滚”字,展现了全部情感。

吕受益(王传君饰)则成功脱离了《爱情公寓》中关谷神奇的角色,塑造了一名高瘦苟且的慢粒白血病人形象,承包了影片中诸多笑点和泪点。他身材高大,却驼背佝偻,稀疏的头发与厚重的口罩间是一双疲惫却对活下去充满希望的双眼。直到故事剧情推进到他去找程勇走私仿制药的原因时,这个看上去有些猥琐的男人形象瞬间立住了,并且高大了起来。为了表现角色的病弱,王传君每日跳绳8000次减重;排临死前的那场戏时,为了呈现出病人脱相的视觉效果,他整整两天没睡觉。年轻英俊的王传君没有成为流量明星,而是作为一名演员在不断付出不断努力,有这样的演员是所有观众的幸事。

思慧(谭卓饰)在片中是一名为了患病女儿而去跳钢管舞的单身妈妈。舞台上的她性感娇艳,生活中的她疲惫却乐观。她太熟知夜场中的声色犬马,以至于程勇对她起的那点心思她也没拒绝,只因对方为她出了一口恶气,看着男服务员跳钢管舞时思慧即过瘾又心酸,高喊:“脱!脱!”的同时,嘴角一动,曾经所受的委屈与辛酸便尽在不言中。背负重病女儿的依靠而流落风尘的她却几乎没有大喜大悲的情绪,痛苦即便沉重,抱怨也无济于事。谭卓学跳钢管舞而右脚软骨碎裂,这样一名要强的演员在片中也展现了其本身的独特气质。

黄毛(章宇饰)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角色,寡言少语,而肢体语言丰富。他总是在用一种眼神张望着世界,演尽了穷人的悲悯与生硬。从开始对程勇的抗拒抵触,到最后为保护程勇而抢车逃离,他一直没有变,他守护着印度仿制药,因为那是他和其他病友的生存希望

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神在观感:

电影的观感能够直接体现导演的功力和审美趣味。国产电影大导演华丽的色彩应用与镜头语言让人目眩神迷却疲劳而麻木。而在《我不是药神》中,并没有依靠大量的特效来讲故事,简单的正反打镜头、无处不在的细节,流畅的衔接与叙事,使116分钟的影片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比如影片中三次出现了橘子:第一次是吕受益请求程勇带药,第二次是吕受益自杀未遂程勇前来探望,第三次是吕受益死后黄毛躲在楼梯口吃橘子。有人将其解读为经典系列电影《教父》中的橘子,暗示着死亡;也有人将其解读为片中角色对活下来的希望。虽然答案我们未可知,但是这样的细节设置,在唤醒观众记忆的同时又能让观众慢慢品味,让影片变得丰满而富有话题性;

同样类似手法还有“脱口罩”这个动作。吕受益第一次见程勇时脱掉三层口罩;程勇第一次见病友群的群主时,群主们脱掉口罩,程勇叹气后表示药价给群主打八折;第三次则是电影最后,路边的病友如同脱帽敬礼一样,脱掉口罩为程勇送行。影片利用这样一个动作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却毫无刻意为之的斧凿痕迹,实属不易。

再比如在曹斌询问程勇是否走私仿制药的那场戏中,导演让程勇的形象躲在抽烟吐出的烟雾后,暗示其正想方设法隐藏自己;

片中程勇决心再次走私仿制药,来到印度后见到了街上的迦梨女神像,这与影片开头程勇店里挂的是同一个神。在印度教中的迦梨女神代表黑暗、破灭,也代表了正直慈善,是毁灭与创造之神,暗示着程勇此刻已经做好自我牺牲的心理准备,为病人创造生的希望,此刻的他已经有了“药神”的一丝神性的存在。

影片中另外值得令人称道的则是对感情戏的克制。散伙饭、看望吕受益、黄毛抢车、老太太控诉等几处可以值得大书特书的感情戏,并没有肆无忌惮地铺展开,而是通过尽量平静克制的镜头语言传达渗透人心的情感,让观众有了揪心一般的痛。

豆瓣15年来唯一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

神在希望:

片尾曲响起,影院灯亮后,观众们很难从一片深深的沉重解脱出来。压抑、难过、感动,无论何种情感,最终却也都有了希望。在现实中“格列卫”被划入医保、进口药税率调整……患者看到了药费负担减轻的希望,也就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一切都会变好的希望。

回到电影本身。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并不缺少好的故事。缺少的是会讲故事的导演、会演故事的演员,以及最重要——能讲好故事的环境。观众不为国产电影买单,不给电影好评,却被导演怒斥“这届观众不行”。多少“年度大片”成为了“年度烂片”,观众喷之骂之怨之,正是缘于期待的落空:与现实生活脱离得太远,又不知所云。

所以影迷热捧印度的阿米尔汗、日本的是枝裕和、韩国的朴赞郁、奉俊昊……边看《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小偷家族》《老男孩》等电影边吐槽国产电影深度不够演技不精。这一次文牧野与《我不是药神》的横空出世,让中国观众看到了国产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现实主义与商业片的结合,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很赞、很棒。

于是不难理解《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里:戏里,我们感受到切肤之痛,心怀怜悯与恐惧,又充满了希望;戏外,我们感恩生活,俯首感慨反思,同样满怀希望。就如同主题曲所说:

也许很远或是昨天

在这里或在对岸

长路辗转离合悲欢

人聚又人散

放过对错才知答案

活着的勇敢

没有神的光环

你我生而平凡

在心碎中认清遗憾

生命漫长也短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