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單反使用者,用過的鏡頭裡你最喜歡哪一個?

燭光一點


我最喜歡的是70-200/2.8L is II,也就是小白兔啦。

這隻鏡頭畫質非常好,被大家稱為佳能的當家鏡頭。

這隻鏡頭用料相當的足,採用了5片UD(超低色散)鏡片和1片螢石鏡片,對色像差進行了良好的補償。鏡頭的全焦段均具有與L級鏡頭相稱的高分辨力和對比度。此外,在對焦鏡片組(第2組鏡片)配置的UD鏡片,可以良好地補償因合焦位置容易出現的倍率色像差。

這隻鏡頭用途廣泛紀實、人像、新聞、會議、生態、風光、體育,統統可以勝任。還有人加上近攝鏡,用與花卉拍攝。


另外,白色外殼加上紅圈,走到哪裡都吸引眼球,極大滿足了虛榮心。


錢幣與攝影


作為單反使用者,用過的鏡頭裡你最喜歡哪一個?


紅塵V時空


你的這個問題要想說清楚咱們不能海聊,也不能想起一個說一個,我以各個鏡頭擅長領域說點不一樣的,簡單粗暴咱們來聊聊我喜歡的鏡頭,拿好你的手機,1分鐘倒計時開始!

1、人像領域:我最喜歡85焦段, 不論是1.4還是1.8,這個焦段絕對是人像焦段極品,另外還喜歡佳能的135L,號稱空氣切割機,焦外潤,焦內銳,人像與背景剝離感強烈,出門拍小姐姐必帶鏡頭

2、風光領域:我喜歡16-35F2.8,此焦段在風光領域算是一個必備鏡頭,基本一鏡走天下,除非超大場景否則掛機絕對沒問題,因為此焦段拍出過太多經典畫面,不論是日出風光,夜晚城市,還是星空,有他在畫質不需要在擔心,70-200F2.8無需多言了,這個鏡頭人像風光通吃,畫質好,利用率高,不論走到哪,包裡都裝著他。

3、人文領域:24+35,這兩個焦段目前是我最喜歡的人文焦段鏡頭,視角寬廣畸變有不明顯,抬手就拍,畫面故事感強,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不信去試試,別信什麼50焦段,這個50每次拍都需要向前或向後走幾步,等你走到了,那個精彩瞬間就沒了。有人對這個觀點喜歡撕逼,不管你們怎麼說,50雖然也是人文人像好鏡頭,但是面對35和24,他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如意。


好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您好,我是一名佳能單反的使用者,用過的鏡頭裡喜歡的不止一支,比如16-35 F4 IS,70-200 F2.8 IS II等等都是非常鍾愛的鏡頭。既然您問了具體哪一支,那我就拿我以風光攝影師身份使用頻率最高的16-35來為您說明一下~


超廣角變焦鏡皇——16-35

我使用過佳能的兩支16-35,一支是在剛剛拍攝風光之出的16-35 F4 IS,一直使用了幾年,一支是近期更新購入的16-35 F2.8 III,這兩支鏡頭可以說素質都是非常過硬的了。



廣角的視野和衝擊力

我喜歡廣角鏡頭的一大原因就是它能夠表現出場景的宏大,廣闊的視野。比如我們可以使用16mm超廣角端記錄下一棟較高建築的全貌。

再比如,我們可以在城市高處拍攝城市的全貌,拍攝天際線等等。

或者我們可以利用廣角的透視效果來突出前景,增加震撼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也歡迎您關注我,為我的答案轉發和點贊~


Bearie


作為單反的使用,鏡頭選擇面太寬了。一般來講都是從變焦鏡頭入門對畫質,光圈不滿足以後肯定會入定焦鏡頭的。所以這裡我要說最喜歡的一個鏡頭是SIGMA 35 1.4ART鏡頭。

關於這個鏡頭的性能就不用多說了,首先講35mm的鏡頭視角,典型的人文視角,視野範圍接近人裸眼的視覺範圍。如果你經常使用35mm鏡頭,你會覺得鏡頭感越來越足,使用這個鏡頭的視角會特別舒服。基本上算個小廣角鏡頭。但是不像超廣角那樣有誇張的鏡頭畸變,還是個拍攝帶環境的人像。基本上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類型。

超大光圈,f1.4不僅能夠拍攝人像的時候提供迷人的背景虛化效果,更加能夠在夜晚拍攝的時候提供更多的光線,真正夜晚明亮的視野。

足夠的光線能夠確保一定的快門速度,使得夜晚抓拍成功率高。


關於風景,雖然不能提供超廣有氣勢的視角,但是也足夠拍攝一些戶外場景。如果真的需要一些超寬場景,還可以考慮拼接。



關於人像,往往想到的是長焦大光圈,背景虛化,所謂糖水人像,但是其實有時候人像不一定必須使用強烈背景虛化,有時候過分追求虛化,背景模糊一片,連在哪兒拍的都看不出來。35mm的視野適合拍攝一些環境人像,缺少了那種強烈的空間壓縮感,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環境的氛圍與感覺,看起來比那些千篇一律的虛化黨耐看很多哦。

覺得回答精彩,歡迎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攝影生涯一路走過,膠片時代玩過120、135相機……,尼康F65相機配28-200mmf3.5-5.6D鏡頭。


數碼時代早期忙於事業,加之攝影器材、攝影師證照遺失。稍停但攝影愛好仍在情懷之中……。


之後入手佳能5D3,考慮針對這個級別機身,選擇什麼鏡頭掛機?才能發揮佳能5D3實力,在佳能EF17-40mmf4 /L USM與佳能EF50mmf1.4USM之間徘徊,入手了後者50定焦鏡頭。

為什麼這樣考慮?EF17-40mmf4雖偏重焦段,但EF50mmf1.4 USM擁有更穩定、更出色的畫質,在二隻優秀的鏡頭中選擇了後者。

佳能5D4相機上市後,入手5D4機身配大三元鏡頭,作為商業配鏡使用(相機及鏡頭個人專用)

(私家照片)



原有佳能5D3配鏡EF50mmf1.4USM置換為EF50mmf1.2鏡頭,使用至今在用。

(私家照片)

佳能EF50mmf1.2鏡頭,情懷之中一直陪我在從藝路上中去“戰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支鏡頭。

注:圖片系女兒(職業模特)商業照,版權屬某珠寶商及本人所有,請勿下載使用。


前哨影像傳媒



用過的鏡頭無數,最喜歡下面這個。





很可惜,在手機上實在沒有辦法展現出這個鏡頭的高性能。我最喜歡的單反機鏡頭是徠卡R105-280F4。


尤其是第一幅照片,原作我真的是非常喜歡,看過原作的人,無論內行外行都很喜歡很震撼。可惜的是在手機上觀看,您只會罵我了。所以我多貼了2張照片。


第一幅照片,是在一個非常平淡的光線中,面對一個非常平淡的畫面,以鏡頭細膩的解像力和厚實的色彩還原能力來再現我心中想法的一個範例。


這個鏡頭,焦距實用,成像是非常非常好的,在我看過的鏡頭中,即使電影頭也不見得能完全打敗它。詳見我寫的《冷戰鏡頭大PK》。


Biztime & Picturetime

職場小蝙蝠

91拍照團隊傾力打造的攝影附件品牌

生活+攝影 . 隨手拍攝 . 隨心拍攝


91拍照聊相機












安慶傳奇


我共有5個尼康鏡頭,50/1.8 85/1.8 1424/2.8 2470/2.8 70200/2.8 假如說最喜歡的那就是14/24和70200這兩個鏡頭,它們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樣的,但用的最多是70200,因為它在拍人像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200端拍人像用的最多,利用它達到景深的控制還有畫面的壓縮,拍出很多藝術人像,而在風光片中,用好它每一焦段的變化,截取美麗的畫面,至於1424那利用它超廣視覺,還有它透視、變形、無虛化的魅力在人像上或風光片中拍出有張力有衝力震撼人心的片,其他501.8和851.8雖然性價比高,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畢竟成像,焦化……一般,假如光圈再大些那就好些故少用些,2470在拍風光和會議活動及人文拍攝那肯定是掛機頭少不了它,就是覺得視覺中規中矩,缺少視覺的震撼和獨特。


文龍71706046


唉,鏡頭種類繁多,我用過不同焦段不同品牌鏡頭,到底最喜歡哪個還真是比較尷尬的問題,有微距,廣角,人像標頭等等之類的鏡頭,沒有最喜歡,只有最適合!我就按照不同拍攝題材首選掛機頭來聊聊吧!

掃街必備人文鏡頭

出門遊玩之類的特別是佳能用戶對於35mm一直是情有獨鍾,我也是這樣的,不過我覺得還是16-35mm F2.8更好一些,方便些!雖然35mm畫質好,但是焦段並不算太廣,16-35mm就彌補了這樣的不足,大場景構圖,特寫鏡頭都照樣拍攝,不必侷限於定焦!當然,想要畫質好還是定焦好一些!

婚拍主選85mm

我是做婚禮拍攝的,對於婚禮拍攝,我首選85mm,“美人焦段”、“最好的人像鏡頭”等等稱呼都是用來稱呼85mm的!拿到手幾乎不用太在意構圖,不用太在意背景雜亂之類的,只要拍攝距離足夠,鏡頭壓縮感非常強,拍攝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如果距離有限制的話,50mm也是可以的!




當你有一定數量的鏡頭之後,你就有很多選擇的權利,如果你就那麼一枚倆枚鏡頭的話,可以從中選擇出一枚最喜歡的鏡頭!畢竟用處不一樣,沒有那麼簡單的選擇!更多精彩資訊,關注“光圈與快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