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的功與過後人該有定論,做個對歷史有自我認知辨別的人

這十幾年來,抗日神劇的太多,很多人都對近代史都紛紛拿出來大談闊論,而神劇裡面的劇情有多少人為杜撰而誤導他人,過度的美化和過度的貶低更還有誇張的狗血劇情,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機槍開掛,八百米開外一槍撂倒,還得加點男女之愛,戰場就是戰場,生與死的較量,還得加點男女戲在戰場上各種秀,這編劇不知道哪國造的,哪門戰場一心兩用,不是一般的人才。

蔣介石一生的功與過後人該有定論,做個對歷史有自我認知辨別的人

而今天讓我們來說說蔣介石,一個造就黃埔,帶領全國走向抗日,而最後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遠走臺灣。對於他的傳奇一生,後人該有定論,抗日救國上蔣是有功的,在民族走向和所代表的民眾利益上他是錯的,脫離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終究打不贏這場國內之戰,同時在承認臺灣是屬於中國問題上也是跟大多數人意志一樣的,對於他的人生軌跡,是非功過,後人該有定論,不要被一些人誘導而失去對事物辨別是非和對事物正確看待能力,一刀切帶著情緒的過分貶低是很難看清一個人,一分為二辯證的去看,才能看懂事物的本質。

北伐戰爭開始,蔣在統一路線是一直在推進,並建立黃埔軍校,為日後抗日救國上發揮了他的巨大作用。北伐戰爭從某種程度上看對國家走向團結是有利的,也穩定了各個軍閥混戰局面,特別是後期小日本侵略中國,以當時的力量只有蔣才能凝聚國人,帶領眾人走向抗日救國路上,凇瀘會戰,南京保衛戰,萬家嶺大捷,衡陽保衛戰,長沙保衛戰,血戰崑崙關,遠征軍等等,還有在抗日救國上積極拉取歐美的各種援助物資上,蔣是有功的,特別是為抗日救國所做出的貢獻。

至於分嫡系跟雜牌的各種說法,更多的分析下去一般人都會認識道,嫡系是自己的雜牌就是各個地方勢力的,不可能拋棄自己的而過度的放在其他地方勢力上。明眼的看出在抗日上推老蔣為老大,也無不一種借小日本削弱老蔣而成為不了自己的勁敵。有事老蔣的有錯也是老蔣的,各個都心懷鬼胎心照不宣罷了。為何勝利的能一直那麼頑強,兔死狗亨的道理他們會不知道,對手的敵人有時就是朋友。老蔣做出一些不公也是正常,因為地方山西,廣西,四川等勢力還不都是屬於他所代表的,軍隊是最能說明一切的。同時這一點也為今後被人策反留下隱患。

抗日結束後,留下一個問題就是中國誰說了算。各自都在為各自所代表的利益而戰。至於那些說為何不讓小日本賠之類的,放眼二戰,哪個國家跟中國情況一樣,一山不能容二虎。同時不讓小日本賠也不過一種順水人情罷了。老美跟蘇聯這兩個都在排,更別提當時的我們,何況小日本也賠不起啊。同時為接下來各自撈人為各自服務做了個鋪墊。但結局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謂民心無不只是跟誰好,就跟誰,特別是能吃飽飯,而不是各種畫餅理念線路那都是虛的。

結局是蔣敗走臺灣,做最後的掙扎。但是在美國干涉下,蔣還是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民族大義上奉行一箇中國原則,這也是該稱讚的。同時在南海出現問題,國共形成的默契直接穿過海峽增援南海,最終打贏那場海戰。歷史該有這一刻。

抗戰!終究成了歷史!品讀各個歷史人物同時,更該對祖國統一大業做出自己一份貢獻,特別是收腹臺灣問題上。而對於存留的老兵我們更該細心照料給予一定輔助和一份當年為救國做出的貢獻,國人不會忘記他們,沒他們也就沒有了我們的今天。中國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