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隨著復仇者聯盟3的上映,漫威英雄們又火了一把。有意思的是,比較早出場的蜘蛛俠和鋼鐵俠,曾經被人們用一句經典的話調侃過:“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雖然這是漫畫和電影裡的套路,然而很不幸,在現實社會中,這句話彷彿有魔力一般,在不斷地被驗證。而蜘蛛俠與鋼鐵俠的反差,最直接地體現在窮人和富人對待子女的教育上。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最近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很驚悚:“爸媽,你們死了,今後我喝誰的血!”。然而看了內容,卻令人久久不能平靜。也許是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也許是媒體越來越發達了,隨著“有錢人”的增多,越來越多為富不仁的例子被曝光,被揭示,“仇富心理”開始在很多人的心中滋生。

然而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仇富的人一邊羨慕嫉妒別人的財富,一邊在恨自己沒有這樣的爸媽;可怕的是窮人家的父母寧可對自己百般吝嗇,卻在物質上,對子女的要求傾盡所有。而很多所謂的“富人們”,至少是早早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們,更注重對子女人格品行上的教育。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細思極恐,貧富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靠物質,富人靠精神”的教育理念,讓階級固化的態勢愈演愈烈,讓這樣的現象一再輪迴。

當然教育是很複雜的社會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事情不是一個家庭,父母兩人就能解決搞定的。但是改變不了別人,可以改變自己。物質上的富有可以靠時間積累,但精神上的貧瘠就不能不馬上解決了,需要學習和改正的勇氣。

怎麼改變?《三字經》裡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五子登科

有個成語叫做“五子登科”,曾經被歪解為“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孩子”,但其實是指的是一個人的五個兒子,這個人叫做竇燕山,五代後晉時期人。竇燕山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不過也許他人性的那一面,並未泯滅,據說在一天夜裡他死去的父親給他託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燕山嚇醒之後,痛改前非洗心革面,不但不再作惡,反而廣行善事,在家辦學。他後來生了五個兒子,而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後來果然五子登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古代有士農工商的觀念,自然認為當官的人是有成就的人。因此《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可見無論是富人和窮人,物質生活都不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才是適合的呢?我們可以從《經典家訓》中尋求答案。這樣的家訓一般出自名門望族或者書香門第,對教育有讀到的見解,深刻的總結以及豐富的實踐,雖然歷經多年,但仍然可以為我們所借鑑。無論是個人修養,家庭和睦或者是子女教育,都有通過正確的觀念和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引導,而且言簡意賅,切中要害。

先來看個人修養方面的,可以學習《曾國藩家書》。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曾國藩是何許人也,這裡就不贅述了。在曾國藩寫給他弟弟的家書中,列舉了十二條修身的課程,被看作是自律的箴言。其中有控制情緒方面的: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有每日自省方面的: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記出。終身不間斷)。還有學習方面的: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讀史(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甚至早睡早起這樣的瑣事,都鄭重其事地列入其中。

一個人能做好自身的管理,才能踏上成功的階梯。教育也是一樣,不是從物質的滿足開始,而是從行為的規範入手。這個道理對窮人富人都一樣,對寒門和豪門都平等。《大學》裡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做好家庭教育,讓孩子學會自律,才是父母能夠給予他們的,最大的財富。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朱柏廬

而家庭乃至家族的教育環境和教育理念的建設,也十分重要。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鑑學習《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大儒朱柏廬總結的教育子女,和諧家庭的箴言。裡面很多內容,用在批判當今教育的一些不良現象都非常有教育意義。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朱子治家格言描紅字帖

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如果教育子女懂得勞動的意義和辛苦,會養出一個鋪張浪費的寒門“富二代”麼?會有逼著爸媽用血汗錢買名牌手機的白眼狼嗎?再比如“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這句話就是在為當父母的提個醒,自己的三觀要正,才能教育好孩子。再再比如,“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點明瞭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也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良好的教育準則,經過代代相傳而凝聚昇華。即使做父母的人們,各自家庭家族沒有書面的傳承理念,也可以通過學習借鑑來提升自己,做好子女的教育。追求良好的物質生活無可厚非,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忽略了孩子精神世界的培養,就會變成一味的溺愛。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害了孩子,但他們成為“白眼狼”和“吸血鬼”的時候,已經很難再矯正了。

在經典家訓中尋求教育智慧,摒棄寒門富養的“蜘蛛俠”式思維

我們大部分父母,沒有鋼鐵俠富可敵國的條件,更不可能幻想像蜘蛛俠那樣,一夜之間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但也不用迷茫和恐慌,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只要做好自己,便是給他們樹立起來的,最好的榜樣。家庭永遠都是教育的主戰場。做父母的從包括《曾國藩家書》、《朱子治家格言》這樣的經典家訓中,多汲取教育的智慧,並且身體力行,不但能夠提升自己的修養,建設好自己的家庭,更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要知道,知識是永

遠學不完的,財富也是靠時間累積的,然而孩子的教育,他們一生的人格基礎,往往就在出生後那麼幾年就奠定了。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