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此次疫情給中國崛起天賜良機?

心依舊夢依然


這個還真不好說,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也千萬不要盲目自大,在教訓中吸取經驗教訓,我感覺這次疫情損失很大,經濟上的還有未來國際政治上的影響還沒有到來,疫情是全人類的敵人,一定要公開透明,及時採取措施,否則就如歐美那樣損失也非常的大,世界也會重新洗牌,做好自己,發展實業才有希望,別天天的什麼金融融資了


隨風隨緣心敞亮


分兩方面看,優勢和劣勢。

一方面,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對自己國家的實力心裡有了個底兒,在疫情之前,中國這些年也一直在飛速發展,國際社會給出的評價分為“中國奇蹟”和“中國威脅論”,總之,中國崛起無法讓任何國家忽視,而這次中國防疫的整體表現,只是驗證了外界對於中國實力的猜測。

總體上,中國防疫表現要超出預期,側面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雖然不能確定病毒來源,但疫情最先集中爆發在中國,中國面對的是一張無字天書,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中國摸著石頭過河,最早控制住疫情,而西方發達國家在有中國前車之鑑的情況下還防疫成這樣,更能從側面體現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2、中國防控難度之大,舉世只有印度可比,中國是第一人口大國,內部人口流動極其頻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動規模和交通便捷度,偏偏還趕上了春運,在這種情況下,突然踩了急剎車,這個急剎車可不是剎住一臺小轎車,而是一艘航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中國做到了,還很到位。

3、中國之所以表現超出預期,在於展示了從上到下的超級動員能力,防疫新冠疫情這件事,簡直就是為展現中國體制優勢量身定製的,美國五角大樓給出的評價是中國動員能力超出預期,而日本給出的評價是中國展示出了可以比肩美國的戰爭動員能力,世界上只有中美兩國有這樣的動員能力,不可以作為戰爭對手(因為日本評價中國時疫情在國際上還沒有發酵,沒想到美國現在表現的一塌糊塗基本成了全球最差),所以目前來講,中國的防疫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4、這次疫情也讓中國人自己看到了信心,面對百年不遇的歷史性挑戰,中國人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力挽狂瀾之勢,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每個人的基因裡,每當遇到危險時就可以激發出來,所以中國第一次經受歷史事件考驗的90後也像08年汶川時80後經受的考驗一樣,給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說明後繼有人,未來可期。而且中國的物資儲備,線上線下物流,成功的展示出了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積累的成果,14億人在家不出屋,平均每個人都養胖好幾斤,這和很多國家因為物資缺少造成困難形成鮮明對比,不說別的,就說醫護人員防護裝備,拿視頻一對比,中國醫護可以用武裝到牙齒來形容,而英美意大利醫護,簡直就是小米加步槍,看過去都有些可憐。

所以中國在這次疫情中的收穫,一是檢驗了改革開放後的成果,並且發現了不足,在疫情過後可以出臺更多針對性政策,採取更多有效的措施補齊短板,讓國家以更健康的發展實現既定目標;另一方面收穫了信心,凝聚力空前增強,尤其給海外廣大華人華僑打個樣,疫情全球發酵,全都往回跑這種用腳投票已經說明問題,甚至有滯留在武漢的美國人直言,幸虧我留在了武漢沒回國才安全。

所以,這次疫情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長期發展並非壞事,至少經此一疫,中國能夠奠定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劣勢:

1、中國防疫階段性成果是以一季度經濟幾乎停滯的代價換來的,這個代價很大,對外貿、旅遊、娛樂、餐飲住宿、各種實體店等第三產業打擊非常大,很多中小企業熬不過去導致關閉破產,很多人因此下崗,失業人數也無法具體統計,這些失業的人,頗多怨言,即便明知道疫情屬於不可抗力,他們也會對政府有怨氣,很多人仍沒脫離政府就是保姆應該兜底一切的巨嬰式思維。這種無形損失,類似於內傷,不是全面復工就能馬上恢復的,至於對經濟的長遠影響,現在還無法估算。

2、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們防疫成功,更多歸功於制度與國力的勝利,而非科技或醫療技術的勝利。在檢測或具體的治療上,我們沒有並明顯領先於西方發達國家,要說領先是資源消耗的領先,我們扛住了資源消耗,才減少了死亡率。比如說美國,死亡率那麼高,是因為他們的態度出了問題,防疫體系出了問題,資源儲備出了問題,而非技術出了問題,美國醫療有很多硬核技術還是需要肯定的。至於中醫,這次疫情期間表現的很好,但是並沒有達到藉機推廣至全世界的預期。

3、逆全球化趨勢對中國不利。疫情過後,很多國家會重新重視製造業,導致製造業迴流,這對有著世界工廠稱號的中國來說並非好事,全世界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會逐漸降低,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製造業和無數人的飯碗,也會直接影響到進出口貿易訂單,尤其美國,一旦他的製造業回籠本土,那是很可怕的事,美國的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他們有著技術優勢,要被迫重新開業,我們很麻煩。

3、種族主義抬頭給未來外部環境增添了不確定性。不管怎麼說,本來就對中國報以偏見的西方只能繼續加深偏見和排斥,這種排華情緒還是普遍存在的,表現的越來越明顯。中國雖然對外大力援助可是並沒有彌合鴻溝,不但西方,有些第三世界國家,比如斯里蘭卡,都已經產生了反華情緒,中國有可能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如果世界上瀰漫這樣一種情緒,對中國來說絕非好事,未來會發生什麼無法估計

中國是否能借助這次疫情崛起,目前看還無法預測,因為連疫情本身走向都無法預測何況後續呢?但是站在大歷史角度看,中國的崛起是大概率事件,並不會因為一次黑天鵝事件就偏離軌道,只是我們將進入快車道還是減速,目前無法預測。

但有句話說的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疫情只是外因,中國曾經面臨著比疫情更危險的境地,一個在戰爭廢墟上建起來的國家能走到今天,最終還是靠我們中國人自己,所以,減少內耗,保持信心,增強凝聚力,比什麼都重要。




07順其自然14


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但卻更令人憂心忡忡。

我們都知道領袖的那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名句,形象地說明了“自信”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巨大作用。

作為迅速崛起的大國,我們當然要有自信,而且更有自信的資本。但古往今來的例子告訴我們:自信如果脫離事實,那就是真正的自負。

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同照妖鏡一樣照出來各國的美醜百態。作為最先進行大力防控的國家,我們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甘於奉獻甚至犧牲的民族精神以及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氣,使我們僅用兩個多月時間便基本控制了疫情。而此時的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疫情才剛剛開始。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世界工廠的我們,就成為各國抗疫的大後方,供應著越來越多的醫療物資。

不過我們的慷慨付出似乎並未起到明顯的效果,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在自由和民主的社會氛圍下,民眾不僅拒絕口罩,更拒絕隔離禁足。在操蛋的西方政客的領導下,民眾甚至喝消毒液抗疫,這注定使西方國家的疫情越來越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也充分肯定了我們國家抗疫作用的情況下,很多人極易產生“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的錯覺,似乎疫情之下確診人數將要破百萬的美國已經無可救藥,整個西方國家就要完蛋,而成功抗擊疫情的我們必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天下第一。

在靜夜史看來,這種捨我其誰的精神固然可貴,但絕不等於事實,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危中有機,但絕不是給我們的天賜良機。相反,疫情可能使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稍有不慎可能滿盤皆輸。

我們1200多萬的國土面積和14億人的恐怖人口,使得我們的體量異常龐大,這注定了我們不可能成為任何國家的端茶小弟。而且,因為巨大的體量對他國而言本身就是嚴重威脅,這也註定了我們在成為天下第一面前,始終會是他國尤其是鄰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所以,我們不可能中立,更不可能小富即安。我們的體量,決定了我們要麼成功登頂,要麼失敗成仁。

在疫情爆發前,我們在不斷髮展“一帶一路”倡議,這是我們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疫情爆發後,美國等西方國家遭遇迎頭暴擊不假,但一帶一路無疑受傷更重,而在疫情肆虐尚不知何時徹底結束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框架何時恢復暫且不提,變數增加是必然的。

因為實力越接近美國,遭遇的阻力越大,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便美國在疫情下元氣大傷甚至半死不活,也必然為了壓制我們而無所不用其極,這對於兩國而言都是名副其實的生存之戰。

在疫情期間,伴隨著美國對我們的瘋狂甩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的政客或組織迅速跟進向我們索取鉅額賠償;不僅如此,丹麥等國還明確拒絕我們國家的口罩,瑞典更是趁機關閉了全部的孔子學院等。這些事件都不止一次地說明:我們面臨著國際環境不是更好了,而是更壞了;挑戰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

更要命的是,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徹底解決國土安全問題的大國,孤懸海外的寶島必然成為我們和美國的角鬥場。如果這一問題無法妥善解決,那麼我們取得的成就極有可能前功盡棄。

所以,在因疫情而風雲突變的當下,我們什麼心態都可以有,但就是不能有自負,因為疫情也許對他國是“機”,但對我們更多的是“危”,所以我們務必要有一顆枕戈待旦、秣兵厲馬的心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