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帆船時代的水手爲什麼要經常擦甲板?

liu_5684659


帆船時代水手們必須經常擦洗甲板是出於維護木質甲板的需要,也是出於維持船上紀律和預防傳染病的需要。

風帆時代的木頭艦船不但甲板是全部由堅硬木板建成,連船體的框架也都全部是木製的,現在的鋼鐵艦船的船體也需要定期維護,幾乎全木製的帆船更需要定期維護。

風帆船主要的船材是橡木、杉木、柚木等木材,只要不是全由柚木這種稀缺的硬木製成,則木製甲板長時間處於乾燥狀態的情況下會縮小,時間長了缺乏維護清洗的甲板由於每塊木板都在縮小,就會產生越來越大的縫隙。這個經驗相信每個家裡鋪過純實木地板的朋友都會有點切身感受。

甲板一旦出現大的縫隙,那麼下雨和大浪拍打下就根本無法抵擋雨水和海水向下層滲漏了,另外,由於浪花拍到船上再曬乾甲板上會出現很多鹽粒,這對甲板本身也有腐蝕作用,為了維持木製甲板的密封性能就必須定期維護。

維護的基本做法就是每天用海水沖洗,並用聖經石摩擦掉其被汙染的表層,上圖就是美洲水手們用方形大小與一本聖經接近的石頭洗刷甲板的情景。這種操作除了讓甲板經常處於浸水的溼潤狀態,還可以去除甲板上的堅固汙物,讓整條船保持整潔。


要知道16-18世紀的帆船時代,那時候船上的水手和炮手人數很多,一艘英國的一等戰列艦往往有800名以上的官兵擠在一條船裡。而以那時候落後的醫療條件和海上經常炎熱的氣候,在這數百人的大船上爆發傳染病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為了儘可能杜絕傳染病,西方帆船上想盡一切辦法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擦洗甲板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操作。

聖經石並不一定是方磚形狀的,有些船上的聖經石為了方便做成了圓形使用還留了個把手在上面。


除了對甲板進行維護和保持環境衛生的作用,定期擦洗甲板的頻率其實一般都比實際的需要要高出很多,這就是船長和軍官們的想法決定的了。

當時的帆船上人員太多,而且軍艦上每門大炮都至少有一個五人的炮組,更重型的大炮還有十人制甚至更多人的炮組,想想一艘一等戰列艦擁有超過100門大炮,這就要四五百名炮手!而這些炮手平時不參與爬桅杆升降風帆這些工作,讓這麼多壯漢在船上天天無所事事顯然是很危險的。水手們之間打打架鬧鬧彆扭也就罷了,萬一他們組織起來開始打軍官們的主意可就不妙了,為了讓以炮手為主體的水兵們有事兒做,做操和擦洗甲板顯然是惠而不費的訓練,不要讓他們有太多時間休息。


於是在風帆軍艦上常見的作息時間就是這樣安排:5點鐘起床,5:30開始早操,6:10吃早飯,6:40整理個人物品,7:30洗刷甲板,8:30維護大炮等武器,9:30操炮聯繫等等等。一定要讓船上沒有閒著的水手,這就對了。


蒸汽裝甲艦


經常看到電影中木帆船的水手擦洗甲板的畫面,很多人不理解,天天泡在海水裡的帆船怎麼還需要洗澡啊,其實這是對帆船例行的維護保養。

帆船在海上航行甲板經常會湧上海浪,殘留在甲板上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很容易導致甲板腐蝕,影響木質結構的牢固性,定期清理掉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長船體的使用壽命。

木製甲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遇水膨脹,乾燥又會收縮。在天氣好風平浪靜的日子,由於溫度高木質甲板會失去一些水分,如果脫水嚴重會由於收縮引起木材與木材之間的縫隙變大結構變形,留下漏水的隱患,甚至影響船體的堅固程度,這對海上航行是非常危險的,此時擦洗還能防止木材過度脫水帶來的危害。


另外由於木製帆船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各種耐腐蝕的硬木,雖然前期經過個長期的日曬風乾,基本的結構已經很穩定,但是海上高溫、高溼、高鹽的環境依然會加速木質表面的老化。需要對錶面進行清洗打磨,去掉表面已經氧化的木製,重新塗上船漆進行保養。

電影中的水手在清洗木製帆船的甲板時,用研磨石塊和海水、細沙打磨,這個過程被水手們形象地稱為:“聖石磨洗”,因為在打磨清洗的過程中,手中拿著方整的研磨石很像一本聖經,整個動作像是手中拿著聖經跪在甲板上做祈禱。研磨清洗完後,用拖把或者抹布擦乾甲板上的水,再塗上船漆保護木質結構。

其實不光是古代的木質帆船甲板需要經常擦洗維護,就是現在的鐵殼船舶由於航行在大海這樣的高鹽、高溼環境中,鋼鐵甲板照樣容易生鏽,日常的維護清洗就避免不了,及時清洗可以去掉甲板上的鐵鏽和結晶的鹽分,從而減緩生鏽的速度,延長船體的壽命。


大國策


在以《加勒比海盜》為首的一系列以大航海時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能看到水手們辛苦勞作,擦洗甲板的鏡頭。其實,簡單而言,水手擦洗甲板是基於四個緣由:防潮,防腐,防滑,消磨精力。

首先談談防潮,在木質帆船時代,化學工業並不發達,儘管16世紀末的西歐造船業開始使用柚木等高級木料進行生產,但由於海況難測,波浪拍打,長期航行的木質帆船註定會受潮,因而至少必須在船員活動最頻繁的甲板上進行擦洗防潮作業。

(偉大的大航海時代)

防腐方面,甲板在長期航行中由於海水緣故,表面會積累大量鹽分,而這對木材腐蝕性極大。放置化學工業發達的現代,儘管各式各樣的甲板塗料取代了木甲板,但對於海水鹽分腐蝕這一問題上基本無法根本解決,充其量也只是延長了船隻使用壽命。因此,現代船舶開航離港也是要衝洗甲板的,回港後還須到船廠保養。

(即使是如美國航母這樣的現代化軍艦,日常的人工擦洗甲板是不可少的)

防滑方面不必多說,到了近代的戰列艦,出於甲板的防滑性能對艦隻居住性和人員戰鬥能力的不可忽視的影響,木製甲板依然裝備,且經常清洗。這裡需要特別提及擦洗木甲板所常用的擦石——一種砂與海水混合研磨製成的石塊。使用這種擦石在擦洗甲板的同時打磨甲板,有利於增強甲板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

(舊時擦洗甲板所常用到的“擦石”)

最後一點便是消磨精力。以木製帆船發展繁榮的大航海時代為例,水手們在船上沒有如今船隻上所具備的眾多消遣方式,加之當時海上旅行的漫長,可以想象海上生活的難熬。尤其是對於當時海盜而言,船長和大副要確保隊伍的紀律性,就需要通過擦洗甲板等方式增強隊伍凝聚性,消磨過剩精力,以更好地指揮。

(老司機傑克船長的翻車,說明了對手下的管束對海盜頭子而言至關重要)

兵器次元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兵器次元


在回答問題前先將幾個簡單的例子,首先作為船隻甲板的木材都是硬木,在成為船材之前通常經過數年的風乾晾制,而海上高溫潮溼木製容易出現腐蝕。就算強如鋼鐵也難免出現氧化生鏽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對甲板腐蝕處進行打磨消滅腐蝕。之後再重新塗上桐油。塗船漆進行保養。

另外木頭是會發生熱脹冷縮效應的,由於在海上長時間日曬,很容易導致木頭乾裂。當潮溼的海浪和乾燥的木頭相遇時,木頭不可避免的會吸收海水,導致木製出現變形。因此你看到水手們都是在天氣晴朗陽光普照的時候才清理甲板,其中就是為了為乾燥的甲板進行補水。

而木製甲板也並非一成不變的,有些經驗的船長會更換船上破損的木料,在古代帆船上除了主龍骨,主桅杆之類的重要部件,幾乎每一塊木料都可拆下更換。所以打完大型海戰之後,往往是把敵艦中沒多少價值的船木料拆下來修自己的船。所以你可能會發現有些現存的古代帆船上面的木料來源可能並不相同。

最後在介紹一點小知識,不過當時木甲板在潑上水後,要用一種用砂和海水混合的研磨料的石塊對甲板進行打磨。水手們將其稱為“聖石磨洗”,聖石磨洗一詞據信源自水手們使用被稱作聖經或經本的一塊砂岩,跪在甲板上以手磨洗大型帆船的甲板,狀似祈禱者。磨洗時甲板上30至40人平行排列,前後推動聖石;領頭者帶動節奏並且適時喝令移位,甲板以海水沖洗及陽光漂白之後變得乾淨潔白。在磨洗之前會在甲板鋪上一層薄薄的海沙,是砂石磨完甲板後,再用拖把或者抹布擦乾甲板上的水。最後再塗上桐油和船漆保護木質結構。


烽火觀察


水手洗夾板不只是清潔還有保養。

在海上航行,如果長期浸水不處理會導致甲板非常滑,還會長苔蘚,會在甲板上刷桐油以保證木材的耐久,使甲板避免因在海上風吹日曬水浸而腐朽,延長使用壽命。

不僅如此,水手還需要經常清理船底(海平面和船身接觸的地方)避免在航行過程中貝殼之類的小生物會附著進而造成船身的腐蝕破壞;

在海上航行是相當空虛的,洗甲板也作為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