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生創業開工廠,做模具賣電器成爲十億富豪

1983年,簡偉文取得了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壓力加工專業學士學位,之後便進入廣東機械研究所,成為一名助理工程師。1985年,再次回到母校攻讀碩士,1988年畢業後,到東莞幫助一間港資企業創辦養殖場。

硕士生创业开工厂,做模具卖电器成为十亿富豪

能夠拿到“空白合約”,得益於簡偉文在研究所做助理工程師時的“技術創新”。合約約定,簡偉文必須在45天內生產並交付13副模具。這對剛剛辭職下海、且從來沒有進過工廠大門的簡偉文,是巨大的挑戰。

硕士生创业开工厂,做模具卖电器成为十亿富豪

他沒有任何生產要素,只有在大學的七年和研究所兩年的經歷, 以及結婚後用剩的100元現金。於是,簡偉文傾盡全部身家100元,買了一些圖紙和製圖用具,開始設計模具。畫好圖後,便要求對方先支付40%的模具款。拿到40%模具款後,在備料和機加工時,卻在裝配環節上卡殼了。

硕士生创业开工厂,做模具卖电器成为十亿富豪

後來在母校老師的幫助下,租借了輕工學校的實習車間作為場地,找朋友來“炒更”,把模具組裝並自己上陣去調試。就這樣,簡偉文利用專業知識把第一筆生意做成了。“‘空白合約’上我最後填的金額是3.5萬元,”簡偉文說,“最後算了一下,總共賺了1萬元,這是第一桶金。”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簡偉文一夜之間讓自己變成了“萬元戶”。在模具行業賺了第一桶金後,簡偉文開始琢磨開闢第二個生意領地。一次偶然的機會,簡偉文利用廣東輕工進出口公司的關係接觸到了一家美國經銷電飯煲的商家想在廣東發展第二家供貨商。這個機會落在簡偉文的手上,“對模具廠來說,生產電飯煲沒有什麼技術難度,但盈利能力與模具相差甚遠,一個電飯煲的代工利潤只有5元,”簡偉文說,“就這樣,開始進入家電行業,正式創立了伊立浦。” 經過15年的培育,伊立浦最終在中小板上市。簡偉文的身家也躍升到了近10億元,正式邁入富人俱樂部。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