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越來越需要遠距離通信標準

因應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遠距離通信需求而生的低功耗廣域(LPWA)網絡正日益成長,但根據其支持陣營表示,其中的一些先進選項——超長距離低功耗數據傳輸(Long Range:LoRa)和窄帶物聯網(NB-IoT),仍然有大量的技術工作尚待完善中。同時,曾經是新興領域技術新寵之一的Sigfox,如今看來正在苦苦地掙扎求生存。

整體而言,物聯網正逐漸獲得市場動能。但是,當今的成長驅動力——企業用戶,需要的是一種更易於將IoT數據饋入其信息技術(IT)系統中的方式。然而,這也是目前多家公司致力於以其開發中的固件加以填補的缺口。

去年有超過3,200萬套採用免授權LoRa網絡的設備出貨,導致LPWA網絡擁塞。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表示,基於LTE的NB-IoT才剛剛起步,但其成長力道強勁,2017年出貨量超過1,600萬套。

網絡網關和終端節點供應商Multitech首席技術官David Smith說:“我們看到在Cat-M1、NB-IoT和LoRa等領域的全線成長,但目前最大的市場成長來自於LoRa,部份原因在於蜂窩物聯網的覆蓋範圍仍然不穩定。”

LoRa和NB-IoT——兩種LPWA網絡都還有許多工作尚待完善中。

LoRa網絡之間的漫遊標準最快要等到今年稍晚才能完成。而有些LoRa用戶希望能夠進一步支持更多的展頻因子(SF)和更廣泛的通道,以覆蓋更多的用例。

此外,有些則需要更窄的通道,才能在擁擠的2.4GHz頻帶上處理共存問題。其他人則希望將封包上時間戳的準確性從現在的25微秒(μs)縮短到30納秒(ns),以便在10公尺(m)範圍內提升定位準確度。

也許最重要的是,LoRa用戶仍然在等待獲Semtech授權的業者開發出更低成本的整合芯片組,例如微芯科技(Microchip)、瑞薩(Renesas)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等。Semtech無線產品營銷總監Vivek Mohan表示:“到今年年底,你就會看到其中的一部份出樣。”

該公司並預計不久將在中國發布獲授權商,他們主要是為自家應用設計芯片的當地OEM。截至目前為,中興通信(ZTE)的業務停擺並未對於他在中國主導的LoRa網絡帶來任何麻煩,Mohan強調,在與中國聯通(China Unicom)等業界夥伴合作下,LoRa網絡在上海各地已經啟用一年多了。

Semtech計劃及時發佈新的網絡網關芯片,以便於系統在明年夏季出貨。它將支持展頻因子5和6以及更多下行鏈路通道,支持像共享單車等服務。同時,他並補充說,該公司目前還在部署可實現更精確時間戳和定位的純軟件解決方案。

NB-IoT降低功耗

至於NB-IoT,最初的3GPP第13版(Release 13)由於缺乏行動支持,而且比起LoRa的功耗也更高。Ceva於本週推出一款據稱能夠實現Release 14版本160-Kbits/s數據速率和14-dBm功率傳輸的核心,該公司宣稱這款核心將是用於未來部署的關鍵。

但有人說NB-IoT的功耗比LoRa更高了10倍。這是因為NB-IoT在睡眠模式下的功耗約25微安(mA),而且大約每小時喚醒一次與基站通信。相形之下,LoRa芯片在睡眠時的功耗不到1mA,而且只有在必須發送數據時才會喚醒。

Ceva的DragonFly NB2核心採用更快的Release 14數據速率和更低的發射功率級,儘可能地減少NB-IoT功率放大器(PA)的利用。儘管Ceva在Release 13核心中擁有超過10款設計,Ceva無線部門業務開發總監與產品營銷經理Emmanuel Gresset解釋,“由於功耗問題,客戶都希望升級設計到Release 14......因此,未來將不再支持Release 13,並由Release 14完全取代”。

物联网越来越需要远距离通信标准

Ceva 在一枚收發器上實現軟件支持Release 14 NB-IoT和 GNSS (來源: Ceva)

他說,各種不同的芯片、模塊和系統供應商將為新的蜂窩物聯網標準開發SoC,特別是在中國。IHS則表示,中國政府的IoT計劃正致力於推動大部份的NB-IoT部署。

有些人則對最新標準採取更慎重的看法。IHS分析師Sam Lucero說:“Release 14並非改變遊戲規則,而是一種漸進式改善,因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發展軌跡。”

Telit應用工程副總裁Ken Bednasz表示,NB-IoT模塊尺寸將從28mm2縮小至下一代芯片組的15mm2。“業界正在致力於解決的事情之一是為地下室和地下的智慧電錶擴大RF覆蓋範圍。”Telit是一家採用高通(Qualcomm)和Altair芯片的模塊製造商。

同時,據稱Sigfox今年並未達到網絡註冊至少600萬活躍用戶的目標。該公司透露,截至今年2月時約有250萬用戶,最近的數據則更新到300萬用戶了,但是,IHS IoT分析師Lee Ratliff說:“相較於LoRa,它已經遠遠落後了。”

整體來看,商業用戶正在慢慢地部署物聯網網絡,但他們缺乏挑選硬件的經驗,他們需要一種簡單的方法將物聯網數據導入IT系統。Multitech的Smith說:“對於企業來說,目前的方式十分混淆,他們還得花時間學習。”

而僅在LoRa領域,諸如Everynet、Kerlink、Multitech和Senet等公司均致力於開發中介固件,以建構IoT與IT之間的鏈接。隨著企業開始關注如何透過物聯網網絡取得投資報酬率之際,這已成為克服挑戰的重要部份。

Smith說:“有些人確切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些人大概知道且在試著搞清楚具體情況,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可能做些什麼,而且也不瞭解設備的最新技術狀況。”

編譯:Susan H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