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应该怎么办?谁可以做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在“环保拆迁”浪潮下,许多企业面临关停,这可能有企业自身的环保问题,也可能是拆迁方“花式拆迁”的套路之一。当前治污行动中,形成了一股关停污染企业的风潮,并且由于环保高压态势,执法实践中出现了“一刀切”、追求效率、忽视程序要求的倾向。但任何行政行为均需遵循法定程序,关停污染企业也是这样。

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应该怎么办?谁可以做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哪些部门可以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呢?

《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8号)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

上述法条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是环保问题,那么从检查到监督管理最后到下达处罚决定的级别是县级及以上环保主管部门。

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应该怎么办?谁可以做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一个程序正当的责令停产停业处罚应该有哪些步骤呢?

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调查、告知、听取意见、决定、送达。

值得注意的是下达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是需要向告知当事人是否需要听证的, 是因为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没有告知听证的,属于程序违法。

企业被关停后应该如何维权呢?

1.关注行为主体

企业收到关停的行政处罚通知书后,应先看该处罚决定是是哪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该行政机关是否有权,或是否取得相关授权。作出关停决定的依据应是《行政处罚法》,若作出处罚决定的主体并无此权限,您可以直接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超越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将直接被判无效,您可以直接要求赔偿与补偿。

2.积极行使权利

限期关停的决定作出后,若企业没有在规定期限内自己执行,也没有对行政处罚决定提起复议或诉讼,则会进入行政强制关停的程序,此时对行政强制措施仍然可以复议、起诉。

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应该怎么办?谁可以做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有些行政机关在整改污染企业的过程中,采用断水、断气、断电、拆除设备等强制手段逼迫企业关停搬迁,这些手段常常未经过合法程序,没有法律的支撑。面对这样的行政强制,企业主应当主动提出谈判。当行政部门已经对您采取断水断电等违法措施时,应该委托专业拆迁律师,律师会先向相关部门寄送律师函,告知其此种违法强制行为的严重后果,对其施压。若其没有及时撤销其行政行为,企业主也可在后期的谈判或法律程序中增加筹码,以便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


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应该怎么办?谁可以做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