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忠誠衛士陳壽昌

2018-09-09 13:01 | 新華社

党的忠诚卫士陈寿昌

在浙江寧波鎮海的壽昌公園內,豎立著一座半身銅像,鼻樑上架著圓圓的眼鏡,深邃的目光望向遠方……他就是革命烈士陳壽昌。他用短暫的一生實踐了“身許馬列安等閒,報效工農豈知艱。壯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膽照人間”的莊嚴誓言。

陳壽昌,1906年11月出生於浙江鎮海。1922年離開家鄉先後來到武漢、鄭州,進入鄭州電報局工作。

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期間,陳壽昌積極參加組織電報局職工聲援鐵路工人的鬥爭。二七慘案後,工人運動轉入低潮,陳壽昌從鄭州轉到武漢電報局從事工人運動,堅持革命鬥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秋,在李立三、劉少奇的指導下,陳壽昌發動工人,組織工會,配合北伐軍勝利進軍,參與組織收回英租界的鬥爭。

大革命失敗後,陳壽昌到上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秘書、中共上海市政總工會黨團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上海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秋,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報和黨的地下組織聯絡工作,為保衛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黨組織的安全做出了貢獻。

1929年,陳壽昌被派到蘇聯學習,不久回國,繼續在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4月,參與領導中央特科工作的顧順章被捕叛變,對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在周恩來、陳雲、聶榮臻等中央領導的果斷指揮下,陳壽昌和其他同志日夜戰鬥,搶先採取有效措施,保衛了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

1931年12月,陳壽昌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工作。1932年1月,參與組建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蘇區執行局,任黨團書記、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委,1934年2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6月兼任紅十六師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陳壽昌受命於危難之際,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在反動派到處懸賞捉拿他的極其艱苦、險惡的鬥爭環境中,陳壽昌帶領紅十六師在湘鄂贛邊界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兵力,配合中央紅軍長征。

1934年11月,陳壽昌率部在湖北崇陽、通城之間的老虎洞與國民黨軍遭遇,不幸身負重傷,在崇陽縣河坪村壯烈犧牲,時年28歲。

為紀念陳壽昌烈士,1992年,浙江寧波鎮海區委、區政府建造了壽昌公園,並在公園內修建了陳壽昌烈士紀念館、紀念碑和陳壽昌烈士的半身銅像。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陳壽昌烈士紀念館進行了多次修繕維護,目前已是寧波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鎮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原標題《黨的忠誠衛士陳壽昌(為了民族復興 烈士英雄譜)》。編輯王金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