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依賴媽媽,只是因爲吃奶?其實很多寶媽都理解錯了!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寶寶對於媽媽的依賴,是因為乳汁。直到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的一個實驗,才讓人們知道,原來大家都錯了!

寶寶依賴媽媽,只是因為吃奶?其實很多寶媽都理解錯了!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的“恆河猴實驗”非常有名!

實驗一、他讓剛出生的小猴子就和媽媽分開,單獨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裡放著兩個玩具猴子,一個用鐵絲做成的,可以餵奶。一個是用絨布做成的,沒有乳汁。經過一百多天的實驗,哈洛發現,小猴子除了餓了去找“鐵絲媽媽”吃奶外,其他時間更願意和“絨布媽媽”依偎在一起!

實驗二、哈洛用一個會敲鼓的玩具熊放在小猴子的籠子裡,玩具熊一敲鼓,小猴子嚇得直接鑽到了“絨布媽媽”的懷裡!

實驗三、哈洛把小猴子放到了一個陌生的房間裡,第一個房間放著“鐵絲媽媽”。但是小猴子對這個陌生的環境非常緊張,趴在地上都不敢動彈。第二個房間放著“絨布媽媽”,小猴子進入房間直接撲向了“絨布媽媽”,緊緊的抱住了它。

最終,心理學家通過和人類最接近的猴子實驗,得到了寶寶和媽媽依賴關係建立的基礎,並非乳汁,而是溫暖舒適的擁抱!

寶寶依賴媽媽,只是因為吃奶?其實很多寶媽都理解錯了!

有時候,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有些寶媽會抱起來喂點奶,很快寶寶就安靜下來了。大多數寶媽都以為是乳汁的功勞,其實,是媽媽舒適的懷抱讓寶寶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福利院的孤兒,雖然有吃有穿,但很多孩子性格會比較怯懦、自卑,缺乏安全感。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感受過爸媽溫暖的懷抱!

寶寶依賴媽媽,只是因為吃奶?其實很多寶媽都理解錯了!

國外很多醫院都鼓勵父母採用“袋鼠式照顧”,就是讓寶寶趴在爸爸媽媽身上睡。通過皮膚的接觸,有利於寶寶的體溫調節、睡眠、聽覺、味覺等的發育,而且會建立父母和孩子的雙向依戀。

所以,當寶寶哭鬧的時候,也包括大一點的寶寶,寶媽不要著急去餵奶。應該及時給予寶寶一個溫暖的懷抱,緊緊的抱著寶寶,也不需要搖晃,寶寶很快也就安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寶媽再去判斷寶寶是否需要餵奶。

如果媽媽不能陪伴寶寶,爸爸、奶奶、姥姥,通過懷抱也是可以和寶寶建議穩定的安全依戀關係的!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