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室擺設及配置,實地拍攝於武漢佩爾中心兒童之家)

前不久,臺灣著名蒙特梭利教育專家、臺南哈佛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謝富雀老師做客武漢佩爾中心兒童之家首期家長公益課堂,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如何培養孩子未來的競爭實力》主題講座,本號以《謝富雀:孩子未來競爭實力需要從幼兒園開始培養》為題進行了報道。報道刊發後,部分不明就裡的家長在文章後評論提出反對意見。有鑑於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跟大家普及一下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理念。

很多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天真爛漫的童年基本上被學習奪走了,只有幼兒園的那幾年是無憂無慮的,因此主張幼兒園不要再向他們灌輸知識、增加壓力。對於這一點,筆者完全贊同。現在國內實行的基本上是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即幼兒園小學化,小學中學化,中學大學化,這是有悖人體自然發展規律的,筆者堅決反對!

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孩子們正在專心地工作)

沒有教材,只有教具

筆者一直主張,2-6歲孩童應該以玩樂為主,但玩什麼、怎麼玩是有講究的,因為不同年齡孩童心智發展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是由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110年前創立的,它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與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育強調雙手工作、自我教育,著重於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專心度、獨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純正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是沒有教材的,有的只是不同年齡孩子做遊戲用的各種教具(對孩子們來說就是玩具)。孩童的生活就是“遊戲”,而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具有學習的能力和需求,且把這種學習活動稱為“工作”。遊戲是一種玩耍,在遊戲的過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樂。相比較之下,遊戲著重於讓孩子在玩的同時進行學習,更帶有娛樂性質。而“工作”則帶有建構自己和社會秩序的積極作用,孩子通過工作來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

在蒙特梭利教室裡,孩子將獨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間發生了錯誤,老師也不會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而是讓他們自己找到錯誤的地方,自己改正錯誤。因為一項工作只有全部做對了才能完成,孩子要想完成這項工作,必須找到錯誤的地方並改正錯誤。

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師生互動遊戲)

自由獨立,但不放任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樂,因為他是這個環境中的主人,擁有足夠自由和尊重,快樂地成為他自己。在活動中,沒有人告訴孩子應該玩什麼,孩子能夠自由選擇他感興趣的玩具,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權。蒙特梭利教育給孩子的最大收穫並不在於掌握了這種玩具的玩法,以及從中學會的各種知識,而是孩子有了主動學習的慾望。從此以後,孩子知道他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決定、主動學習。

蒙特梭利教育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並不是放任,不是為所欲為。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孩子能夠自己選擇、自己決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是選擇需要做並且是正確的事情。孩子在自由的同時還必須學會遵守紀律,遵守秩序,不影響他人,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文/奚流)

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武漢佩爾中心兒童之家室外環境及玩樂設施)

和傳統幼兒園不一樣,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

(蒙特梭利幼兒園部分教具)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