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內蒙古實施建築工人實名制解決拖欠工資問題

重要!内蒙古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9月4日,自治區政府召開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七部門頒佈《內蒙古自治區建築工人實名制和工資支付管理辦法》新聞發佈會。全媒體記者瞭解到,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人社廳、高級人民法院、公安廳、總工會、通信管理局、中國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七個部門7月17日聯合發佈了《內蒙古自治區建築工人實名制和工資支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已於8月份起實施。

本《辦法》是全區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貫徹落實《內蒙古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的具體措施,同時也是自治區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治理拖欠農牧民工資問題長效機制,“1+N+X”治欠保支制度體系中的行業配套規定。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志民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辦法》由總則、實名制信息平臺的建設與信息管理、建設工程現場管理、工資支付和工資保證金管理、組織保障與監督管理、附則組成。

《辦法》也結合了當前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同時,借鑑了多年來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工作經驗,改革和完善了工資保證金制度減輕企業負擔,及時解決工資糾紛,有效預防拖欠行為等方面有了突破和創新。

包括在全區範圍內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以下簡稱施工現場)的建築工人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建築工人進行從業經歷記錄、現場考勤記錄、工資支付監控等措施,實現施工現場人員底數清、從業經歷清、出勤記錄清、工資發放記錄清、進出工地時間清的“五清”目標。

建立健全國務院、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治欠保支工作規定的實名制管理、施工過程結算、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銀行按月代發工資等制度。

在能夠提前預防欠薪行為發生的前提下,調整了農牧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的方式和監督管理的辦法,建立由建築業企業開設工資代發專用賬戶,按照不同的資質等級存儲不同額度的工資保證金,多部門共同監管保證金額度的管理辦法,既保證了工資保證金制度的落實,推進了“放管服”改革,又減輕了建築業企業的資金負擔,解決了資金繳納負擔重,管理機構管理難,資金滯留時間長的問題。

此外,《辦法》明確有關單位可以通過各自的用戶端,及時掌握施工項目的情況、施工現場人員流動和工資發放等相關信息,既能規範施工企業勞動用工行為,又能為及時處理工資糾紛,同時也為信訪部門提供解決信訪問題的有效依據。通過實名制系統日常工資支付應急報警功能,勞動監察部門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拖欠工資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將清理拖欠工作由事後的協調解決,變為事前預防和事中及時清理,有效減少建築工人工資糾紛現象和群體討薪事件的發生。

李志民說,需要強調的是,自治區在制定政策時特意將“農牧民工”這個名詞改為了“建築工人”,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農牧民工”群體的社會地位,培育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