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愚忠清朝,去清華教學還要溥儀下詔書,投湖自殺恐因喪子之痛!

他愚忠清朝,去清華教學還要溥儀下詔書,投湖自殺恐因喪子之痛!

​在當時大街上已經看不到幾個留著長辮的時代,他整日裡還是留著黑色馬褂與長袍,腦袋後面追著一根長長的大辮子,這就是王國維,他以一種近乎於愚昧的決絕,保持著自己對於清王朝的忠誠,儘管這並不會讓大清王朝起死回生,不過王國維的這份忠誠與堅持,還是為他換來了一個做夢都夢不到的機會,能夠面見遜帝溥儀,併成為遜帝溥儀的近身大臣,1924年由蒙古八旗貴族大學士升允推薦,王國維與羅振玉、陽宗羲,袁立準等,應招任清遜帝小朝廷的“南書房行走”,7月14日,溥儀戳升王國維五品銜,並賞五品俸。

他愚忠清朝,去清華教學還要溥儀下詔書,投湖自殺恐因喪子之痛!

成為清遜帝溥儀近臣之後,王國維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的月俸為一百六十兩百元,合224塊銀元,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不過對於喜歡買書和古文物的王國維來說,這些錢還是令他捉襟見肘,1925年2月,清華大學設立了研究院,時任清華大學文科教授的胡適馬上向校長曹雲祥推薦了國學造詣精深的王國維,不想王國維卻一口拒絕了清華大學的邀請,他作為清朝的官員怎麼可以去民國政府創辦的大學任教呢,最後胡適便又請溥儀出面下了一道詔書,王國維這才去清華任教,當時清華教授的薪水很高,教授月薪大洋300元至400元,有特殊貢獻者可達500元,王國維,梁啟超以國學大師身份任教,當然是薪水最高者,月薪均為400元。後來增加到500元,不過王國維因為家裡有近十口人,生活雖然寬裕了很多,但也不是特別富裕。

他愚忠清朝,去清華教學還要溥儀下詔書,投湖自殺恐因喪子之痛!

此後的兩年時間內,王國維一直在清華大學安心的教書,這兩年多的教書生活可謂是她一生中最寧靜的一段時光,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周圍又有陳寅恪,吳宓等知己一起談論學問,可是這樣的好日子卻是那麼短暫,黴運又一次降臨在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國學大師身上,1926年9月26日,王國維的長子王潛明在上海患上傷寒病逝,時年只有27歲。

他愚忠清朝,去清華教學還要溥儀下詔書,投湖自殺恐因喪子之痛!

突然而來的喪子之痛令王國維備受打擊,而在這個時候,他與至交好友也是親家的羅振玉又產生了矛盾,當時王國偉的長子王潛明病逝後,羅振玉沒有跟王家打招呼就直接將女兒接回孃家去了,而王潛明留下了3000元的遺款,也成了王國維與羅振玉產生衝突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最後羅振玉直接致信王國維宣佈絕交,先失去長子再失一生摯友,這樣的打擊讓王國維一下子變得頹喪起來,雖然他表面上沒有表現得多麼傷心,但是內心的傷痕卻是他永遠也無法抹平的人。而王國維最後投湖自殺和喪失愛子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