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14000多家,年入1517億,美國「江南皮革廠」這麼賺錢!

開店14000多家,年入1517億,美國“江南皮革廠”這麼賺錢!

在美元樹,所有商品都只賣1美元。與國內的開一家倒一家的廉價折扣店們不同,美國這家“1元店”把一塊錢的生意做到了一年收入222.46億美元(約合1517億人民幣),9億美元利潤,近200億美元市值。靠著撐死了也就1美元的毛利,美元樹究竟是怎麼賺到錢的?

01

一盒洗衣液、兩個高腳杯、一盒烘焙紙、一把披薩刀、一份400卡路里的炸雞、兩個看上去還不錯的盤子......

你覺得,在美國要買到這幾樣商品得付多少錢?學姐告訴你吧,8.XX美元(8樣東西8美元,還有一部分是稅)。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在美國的“1元店”Dollar Tree(美元樹)購買的。

在美元樹,所有商品都只賣1美元。

其實這種商業模式,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見多了國內滿大街的“2元店”、“10元店”。

然而,與國內的開一家倒一家的廉價折扣店們不同,美國這家“1元店”把一塊錢的生意做到了一年收入222.46億美元(約合1517億人民幣),9億美元利潤,近200億美元市值。

與此同時,美元樹在美國和加拿大開了14000多家門店,每年22億單交易,平均每家店每天有430單,假設每天營業12小時,每小時將近成交36單,不到2分鐘就有一單成交。

這個成交密度,不管放到哪一家店,都是相當之高了。

除此之外,2008年的時候,美元樹就把自己做成了世界500強的企業,且至今都榜上有名,還在2018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中排名第49名,實力碾壓我們熟知的屈臣氏、華潤萬家等品牌。

02

同樣是做“1元店”,為什麼美元樹可以做到這樣的規模和盈利能力,而國內的廉價折扣店們卻難以企及,甚至難以維持生計?

靠著撐死了也就1美元的毛利,美元樹究竟是怎麼賺到錢的?

1、賣你想要又不十分必要的東西

同樣是做零售,美元樹的單店面積僅僅只有沃爾瑪的1/10,然而,無論是毛利潤率還是淨利潤率,美元樹都毫不遜色,甚至還要比沃爾瑪高出許多。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樹選對了在門店內“賣什麼或不賣什麼”。

創立美元樹的K.R. Perry表示,“我們正在賣的東西,是你想要但又不是十分必要的。”

美元樹在年報中將所有商品進行了分類,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基本消費品”,約佔全部商品的50%,包括糖果、食品等;

第二類,為“多樣化產品”,約佔全部商品的45%,比如玩具、禮品等;

第三類,為“季節性商品”,約佔全部商品的5%,比如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用品等。

開店14000多家,年入1517億,美國“江南皮革廠”這麼賺錢!

在年報中,美元樹表示,維持大量第一類商品的供應,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吸引顧客經常光顧門店,而不是為了賺錢。從數據上來看,最賺錢的恰恰也是後兩類商品。

後兩類商品相較第一類“基本消費品”來說,使用率不高,品牌性不強,質量要求也相對較低。如果能夠在商品供應上將進價壓到足夠低,那麼,高利潤率就是有保證的。

2、嚴選供應商,控制成本

要將進價壓低,保證高利潤率,就得找到合適的供應商。

在美元樹經營早期,美元樹主要銷售過季清倉商品,趁低價大量吃進。為了在全球各大工廠尋找低價進貨的渠道,美元樹來專門成立了一個數百人的採購團隊。

這支採購團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每天在各大商城、工廠,甚至電商網站上調查,尋找各種能夠低價進貨的機會。

然而,清倉商品不是每天都有。當美元樹發展到幾千家店的規模時,清倉商品已經只能佔到其商品總量的10%了。

為了維持低價進貨,美元樹將“掃尾貨”的理念進行了擴展,除了60%的商品在國內採購,另外40%更為低價的商品則選擇了中國、越南、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區。

因美元樹任何一類的商品均不會超過3個品牌,這讓美元樹可以通過採購大批量的商品而跟供應商壓價。

在採購商品的時候,美元樹會根據不同的商品種類,嚴格執行“目標利潤率”,將商品的進價一再壓低,以保證商品利潤。

雖然美元樹的價格壓得低,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供應商依然絡繹不絕,就因為美元樹大量的訂單、穩定的訂量,以及美元樹本身的品牌信譽。包括寶潔,也願意為其定製獨特包裝,適合賣1美元的產品。

當然,供應商也不是隨便找的,必須要滿足美元樹的一系列嚴格的篩選要求,比如必須是製造商而非外貿公司、符合環球製造商群體品牌GMC標準、通過一些國際認證、有外貿團隊、有出口經驗、年銷售額和年出口額要滿足一定條件等等

3、控制運營成本,提高門店銷售效率

在運營成本上,美元樹也是極力控制。

美元樹的每家門店營業員不太會超過5人,在一些客流量比較少的時間段,基本上只開放一個櫃檯,既能滿足顧客購物需求,也方便門店管理。

開店14000多家,年入1517億,美國“江南皮革廠”這麼賺錢!

除了控制運營成本,美元樹還致力於提高門店的銷售效率。在2011年《紐約時報》的一篇舊文中,就講述了美元樹的門店經理如何做到將門店利潤最大化的。

由於美元樹的門店均開在社區的外圍,顧客常常會大量購買商品來滿足半個月的需求。

美元樹的門店經理需要熟悉8000—10000中產品,並根據當地的消費趨勢來對貨品的數量、儲物架的面積、營銷策略等進行相應的調整,按照消費邏輯來安排商品的擺放、排列,使顧客產生“這個也缺、那個也要”的消費慾望。

在美元樹的網站上,也有很多手法讓顧客多買,比如單價1美元的商品需一打起售,或者購買數量太少的話需要加手續費之類的。

因此,雖然美元樹的商品單價僅為1美元,客單價卻能達到9.5美元。

4、緊盯沃爾瑪,從牙縫裡搶顧客

基本上,只要沃爾瑪開了一家新店,美元樹也會在附近跟著開一家,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三公里。

為的就是從沃爾瑪牙縫裡搶顧客。

首先,美元樹的商品價格比沃爾瑪的便宜,對於一些可替代的商品,顧客往往會選擇便宜的購買。比如一款佳潔士的薄荷增白牙膏,美元樹的價格,每盎司比沃爾瑪便宜了1/4。

美元樹創始人也說:這樣開店,就是要讓顧客很方便地對比價格。

其次,美元樹因為門店面積小,更方便顧客購物,且門店可以建在停車場附近,顧客下車後沒走幾步就能到達,而沃爾瑪由於門店面積太大,距離停車場的距離太遠,對於一些不想走路的顧客來說,就會選擇去美元樹購物。

開店14000多家,年入1517億,美國“江南皮革廠”這麼賺錢!

除此之外,美元樹還自建了配送中心,門店裡95%的商品都可以從最近的配送中心直接進貨,所以門店商品更新頻率很快。美元樹也要求門店經理每週下一次採購訂單,讓每個門店都儘可能地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同時,美元樹還改進了零售終端系統,大約2700中日常消費品可以通過“自動補貨系統”來配送,存貨的週轉速度也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而沃爾瑪的貨就不是那麼容易調了,更新頻率自然要慢上許多。

03

一家“1元店”也可以做成世界500強企業。

一家企業要想獲得成功,並非一定要靠那些高端的產品或者服務才可以,而是要像美元樹一樣著力於顧客的需求,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商品和服務。

同時,也要對規模化過程中的商品品質、物流配送、存貨週轉等等進行精細化管理,對標競爭對手,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方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