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長談村官生活——干出來的責任和義務,就想爲大家做點事

我當時呢,剛開始做這個隊長的時候,是想把我自己的那個生意給挪回來,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那個生意,在村子裡不合適,我那個做麵皮,放在城裡面比較合適,因為你做好以後,可以很快捷的發走。

但是,你在農村裡面不行,既然回來了就想著還是要做點啥。

就想著做合作社,做合作社呢,一下子又投進去很多錢,就像被套牢了一樣...

到最後呢,慢慢的,就感覺自己當隊長得乾點別的事情,比如村裡的環境,廣場的建設啊。

慢慢的,就感覺自己有責任了,有義務了,就感覺更多的去為村民做一些事情。

然後就這樣,堅持到了現在...

一村長談村官生活——幹出來的責任和義務,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不過客觀一點講,我投的那些錢啊,可能賺不回來了...

那隻能靠我媳婦在城裡,靠我公司那邊賺點錢了...

不過,我對於我們的合作社,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所有的村民都在合作社入股,都在合作社,種植了花椒樹、獼猴桃、等他們有銷路的時候,我們公司可以去做這些東西的代理...

第一,給村民解決一個銷售難的問題,第二個,也給公司增加一點收入,減少一點損失。

這是合作共贏的事情,這是有利無害的一些事情。

還有一點,村上的痕跡問題,幹什麼事情,都要發一些照片,然後發到群裡面,讓領導看到,我今天都做什麼了...

這個事呢,還有這個開會,也比較多,還有這個上下班時間也卡的比較嚴。

但是呢,我是這樣想,剛開始,我還有牴觸情緒...

一村長談村官生活——幹出來的責任和義務,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不過,後來一想,既來之,則安之。你要想幹好這份工作,你就要想著給上級部門搞好關係,因為上級部門的融洽,就必須的先融進來,再跳出來...

先把這些所有的痕跡工作,都做好,最快,然後抽出時間來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關於農村人口流失,在鄉村振興裡面起到的作用,這個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國家的大趨勢,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扭轉的,但是我相信,再過五十年,這個趨勢,始終是會改變的。

但是,到時候回農村的,肯定是精英人才...

你想,到時候,大量的人口都集聚在城市裡面,去打工,去生活。

但是,又有少數的精英人士,回到農村去發展民俗、民宿、鄉村旅遊等等...

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到時候的鄉村振興,也可能從另外的一個方向實現振興。

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只能順應國家鄉村振興的這個大的方針,來做一個堅守者,

一村長談村官生活——幹出來的責任和義務,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首先是適應,在過渡的幾十年裡,做好自己的本分。維持鄉村的穩定和諧,然後努力的發展鄉村的農業生產,和特色產業。

讓村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收入,也能讓生活稍微好一些。

這是我們能做的,但是我們做不到的就是,你不能把村民都綁著,不讓進城,現在每家每戶,給兒子結婚,都要在城市裡面買房子,不買房子,人家女方不願去。

這就是大趨勢,暫時可能是不可能改變的,我們只能順應這個潮流,去發展。

最後,關於這個養殖的問題,我對於養殖這個問題,一直不太看好,理由很簡單,國家環保的大趨勢,目前只是剛剛開始,往後的這個時間還很長,他不但對這個大型養殖場有很大的要求,也對現在小散戶,對於農民的小散戶的養殖業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對於養殖投資這一塊,咋們個人的投資,我也不太建議。

土地流轉,目前我感覺來講,對於這個土地流轉的企業,真的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就像我們本地的,一年的流轉費是八百塊錢...

一村長談村官生活——幹出來的責任和義務,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農村,新農人,新機遇,如今農村發展日新月異,類似這些網絡爆紅的詞語正在衝擊著我們每一個擁有農業夢想的青年。城市打工沒有前途,萬家燈火沒有我們童年一席之地,關鍵國家也鼓勵能人回鄉!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懷抱對故鄉的情感,對農村事業的抱負,回到家鄉,回到家鄉能幹什麼?又該怎麼幹?

農業看似很好做,農業項目看似也很好找,但是真入手做農業後發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是為何?

許多人都是這樣,當自己真正回到農村後,才發現一系列的問題無法解決,陷入農業的泥潭不能自拔。

關於農業,地合網真的是認真的,點擊“瞭解更多”獲取更多農村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