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孩子沉迷玩手機遊戲,家長不經溝通、強制禁止,會出現什麼後果?

8月的一天,寧波的唐醫生,一個夜班接待了2個讓他心痛的孩子,一個是自殘,一個是自殺。

這兩個孩子自殘、自殺的原因,都只是家長不讓玩手機!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這類的悲劇並不是第一例:

江西一名高中女生在學校宿舍跳樓身亡,因為上課玩手機被父母把手機收回;

17歲湘潭少年跳樓自殺,遺書稱老師翻看他的手機;

廣州的梁先生因將兒子手機的遊戲全部停掉,兒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價值180萬的古青花瓷碗!

杭14歲男孩兒小嚴,因為媽媽收走了他的手機,還被訓了一頓,一氣之下,直接出門跳河……

13歲男孩毛毛因為痴迷打《王者榮耀》,和父親發生口角被沒收手機後,一言不合,居然從四樓一躍而下…

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小,手機對於孩子的危害似乎也越來越大……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關於手機的危害,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佈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看到這樣的結果,很多家長開始想著說要禁止孩子玩手機,但是這樣真的就是正確的嗎?

手機玩多了,肯定對孩子影響不好。但你視手機為洪水猛獸,連碰都不讓孩子碰,也會出大問題。

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普及,對於孩子來說,這屬於他童年時期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小時候玩躲迷藏、過家家一樣,沒有遊戲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不僅如此,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對於你明令禁止的事情,他會更感興趣,你越不讓他玩,他就會對手機越好奇,偏要玩,為此很可能會使用一切手段……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作者、深圳大學城麗湖實驗學校校長房超平說:

“用禁止的方法,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限制不如節制——和孩子們協商,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不能用,制定公約,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當然,如果不遵守協商好的節制規則,就要按事先的約定接受處罰。”

所以對待手機這件事上,我們的教育應遵循宜疏不宜堵。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不要頻繁使用手機,也不要為了安撫孩子,直接將手機交給孩子。

不可否認,每個手機成癮的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手機成癮的家長。

而大多數時間,是我們自己親手將孩子推向手機。

孩子鬧騰,需要人陪,給他一部手機,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父母也省心了。殊不知,孩子的手機癮,就是這樣慢慢染上的。

而當父母們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時,又有多少父母轉身就沉溺在手機裡不能自拔?

憑什麼大人能玩手機,孩子就不行?“只許自己放火,不準孩子點燈”,是許多父母的通病。

這種不公性加上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只要被稍加催化,就會輕易將孩子擊垮。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手機、遊戲可以適當的玩。

英國牛津大學有關人員經過研究發現,每天打遊戲少於1小時,會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但每天超過3小時,孩子有可能變得過度活躍,甚至會參與打架鬥毆或無心上學。

孩子可以玩手機,但可不能隨便玩,首先我們得規定時間,而且是跟孩子一起協商規定,比如15分鐘後主動把手機還給媽媽,如果不能還,那下次就堅決不給玩。

當然,對於孩子玩的或是會接收的內容,父母要做一遍篩選,過濾掉一些不適應孩子的內容。

此外家長可以多培養孩子幾個興趣,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世界上好玩的事情太多了,所有的沉迷,並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還是因為興趣匱乏。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高質量的陪伴!

無論多少誘惑,都只有在父母陪伴缺位的時候,才可能趁虛而入。

現在的父母都是怎麼陪伴孩子的呢?

帶孩子去遊樂場所玩,讓孩子自己玩,自己卻坐在一旁玩手機;

答應陪孩子看動畫片,孩子興奮又高興,而父母則忙於用手機發微信,看朋友圈,讓孩子不敢打擾。

有一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裡面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其實比任何玩具都令人著迷,不要用高級玩具和電視節目去打發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每一個家庭都是夢想生活的載體,它不是一出“獨角戲”,而是一場“協奏曲”,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去創造,去體會。無論何時何地,爸爸媽媽的陪伴都是孩子渴望得到的禮物,千萬別讓愛變成一場“自嗨”。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孩子玩手機要明令禁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