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不知道,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處理

控制負面情緒需要從理解情緒開始。所有真正有效的情緒管理手段,都是建立在對情緒的正面作用的肯定上的。先真誠的承認,情緒是我的一部分,是個好東西,然後才能心平氣和採用順水推舟式的處理方法。

一、認識到情緒的作用

所有的情緒,都是有用的。

情緒是我們人體的重要部分,是人這個機器的一個重要零件。你有負面情緒?恭喜你,你是一個完整的人,不是一個殘缺品。天生沒有負面情緒——這個人體核心組件——的人,早就在進化中被自然淘汰掉了。

比如說:

痛苦——很有用,它告訴我們這條路走不通,建議你換個方向;

焦慮——很有用,它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有點麻煩,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恐懼——很有用,它告訴我們這個事情很危險,建議趕快逃跑;

憤怒——更有用了,不僅告訴你目前的狀況不能接受,而且還額外提供你能量去解決這個問題。

情緒就是這樣一種本能性的、快速反應系統。

雖然頭腦的理性分析也能夠分析出這事情很麻煩、很危險、不可接受之類的,可是,頭腦的分析太慢了,而且,受教育程度低,分析能力弱的人怎麼辦?

比如,你遇見一隻大老虎

一個正常的人,根本不用思考,瞬間情緒爆棚,超級恐懼,撒開腿就跑,絕不猶豫;

而一個沒有情緒系統的人,則開始了他的冷靜分析:

1、這是一個動物。

2、四條腿,體表有毛,五官齊全,推斷是陸生哺乳動物。

3、看樣子比較像是貓科,具體是貓科的哪一種呢?我要全方位觀察,批判性思考,否則可能有錯誤結論。

4、等等,為什麼它向我跑過來,並且跳起來呢?。。。咦,它的頭頂有個“王”字?

以上就是沒有情緒反應系統的人,如何在漫長的進化中被淘汰掉的案例解釋。

這樣重要、有強大作用、直接決定你生死存亡的核心組件系統,你說你要不要?不要給我好嗎?有多少要多少。

90%的人都不知道,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處理

二、你需要了解情緒的本質

情緒的本質是什麼?

這種答案很多,從不同維度去切入會有不同的論述。在情緒管理上,我認為理解情緒的最好的一個切入維度是——進化與生存:

情緒是進化尺度上的、基於大數據與概率的生存理性

而我則習慣於給這個定義一個形象化的解釋:情緒是一支軍隊的哨兵、偵察兵

哨兵,有兩種功用:

1 主要作用——偵查與報告信息,尤其是危險信息;

2 次要作用——參與戰鬥

當危險靠近的時候,情緒這種獨特的機制能夠立刻讓我們覺察到危險,並且——

1它期待我們做出一些反應,以消除危險;

2 倘若我們沒有重視問題,它作為合格的哨兵,就會堅持不斷的重複發出報告;

3 如果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弱,無法解決問題,那麼它還會發揮它自身(弱小)的戰鬥能力,親自參與戰鬥,動手解決問題

90%的人都不知道,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處理

三、由情緒的這個本質,嚴格的推導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1 現在,你已經瞭解到,情緒不是敵人,它是你的朋友、盟友,是你忠實的僕人。因此,你不需要討厭你的負面情緒,

2 你或許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引起你情緒的那個事物身上,而非情緒本身

情緒是一個必要的、正確的、本能性的信息反應系統,你跟這個系統過不去、犟脾氣,是沒有用的,你應該去解決那個引起問題的事物。

如果你沒有解決方法,那麼哨兵會自動變成戰鬥部隊,以他羸弱的戰鬥力去拼殺——做出很多不合理的蠢事。關鍵在於,這是絕對不可避免的,這是根深蒂固的生存機制,這是非常合理的安排!當主人手無縛雞之力,坐著等死的時候,難道偵察兵不該忠心耿耿、以他弱小的身軀拼死一搏嗎?!

這要是寫成一部小說、電影,那還是個很感人的故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自己的主人誤解、冤枉、拋棄的老兵,冒著生命危險與敵人拼殺來保衛主人。

比如,你馬上要考研了,很緊張,很焦慮,生怕考不上。隨著焦慮的加重,你經常情緒崩潰,晚上睡不著覺,活得很痛苦。

這個時候,問題就從考研變成了焦慮本身了——我為什麼成天這麼焦慮啊?我是不是有焦慮症啊?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我怎麼辦啊?

而這個時候,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考研這件事情上就好了。晚上焦慮的睡不著覺?那就半夜2點鐘起來複習,看考研資料。管他什麼生物鐘、健康作息之類的,都是扯淡,如果你是2點鐘焦慮的睡不著覺,那你就2點鐘起來複習。一直看書做題,做到實在太累了,自然就睡著了。

更重要的是,你感覺到自己正在認真複習,你的情緒系統(哨兵系統)發現主人已經意識到考研是個需要重視的事情了,他的報告信息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於是他就把自己派出去的偵察兵——焦慮——收回來了,焦慮的情緒就會消散掉。

還記得最開始我提到的情緒的作用嗎?焦慮,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讓你重視。

在我的另外一個回答裡我們應該嚴厲教育孩子嗎? - 葉修的回答,我舉了一個詳細的案例,講解我是如何教育一個非常頑劣的6歲孩子的。這個孩子完全無視基本行為規則,對任何試圖管教他的人都大叫、激烈反抗,一邊辱罵一邊踢打,還要吐口水。之前所有的老師,包括他的父母,都對他無能為力,並且很容易被這個孩子引發自己的情緒——憤怒、失望,無奈等。

我在調教這個孩子的過程中,全程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其實並非我有驚人的定力,而是,一旦1出現了情緒(在該場景中,很容易被引發憤怒),我能夠立刻覺知,並且與自己的情緒溝通:

1這個孩子開始打我,罵我,於是哨兵出來了——憤怒的情緒產生——說:報告,有危險!可是過程只有0.1秒鐘,這個念頭剛剛產生就被掐斷了,因為我向哨兵做出了回應:別逗了,這個6歲的小不點還能傷得了我?哨兵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退下去了。

2 在剛開始調整孩子的時候,其他老師、家長都很焦慮,他們的哨兵說:報告,有危險!你的盟友葉老師正在經受巨大的挑戰! 而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搞定這個孩子,所以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焦慮。

而我很明確的告訴我的哨兵:知道了,我正在處理解決這個問題。我的哨兵看見他的報告已經被我接受,覺得任務完成了,於是就下去了——焦慮只有0.1秒,一個念頭就過去了。

所以,如果你能夠搞定你面對的問題,或者你正在為你的問題作出努力,你的情緒就比較容易穩定下來。

3 如果暫時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何控制情緒

這種情況下控制情緒比較難,但也很常見。很多時候,甚至是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無法立刻解決問題。比如,你的父母就是要無限制的控制你;你的上司可能故意刁難你;你或許被朋友背叛了,對象出軌;也可能被合夥人坑了,損失100萬。

這種時候,你的哨兵——情緒系統,會瘋狂的提醒你:危險!危險!危險!危險!。。。。

然而,現實情況中,這些問題,這些觸發情緒系統警報的東西就是不受你控制,就是暫時無法解決的。那麼這時你該怎麼辦?

為了不被負面情緒控制,你需要充分的體驗情緒,和情緒待在一起

上面這句話被很多心理醫生、身心靈治療師等等的一再重複,看起來玄而又玄,好高深的樣子,可是又無法真正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種玄乎的說法迷糊了我很長時間,後來我終於想通了。並不是打坐禪定開悟想通了,也不是哪個靈性導師終於肯用合乎語法的人話把這個問題講透了,而是我在閱讀生物行為學的時候想通的。

一旦想通了以後,這個邏輯就非常簡單了:

· 情緒是我們的偵查報告系統,是一名哨兵,偵察兵;

· 他非常的盡職盡責,必須把外面的危險信息報告給主人(我們)

· 如果他認為主人沒有理解這個危險信息,沒有重視,他就會堅持不斷的反覆報告,直到它認為主人真的聽懂了、重視了——以此保證生存

· 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與情緒系統溝通,讓這個哨兵知道,主人已經接收、並且理解了他所報告的危險信息,它可以去休息了。

只有上述目的達到了以後,情緒才會消退下去——哨兵任務完成,安心回去休息了。而其他任何強制性壓迫的方法都沒有用,因為這與人類幾百萬年、生物界幾億年的宏偉進化起了根本性的衝突

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

找個地方坐下,坐端正,閉眼,不斷安靜默唸:情緒哨兵,我已經接收到你的危險報告信息,我會著手去處理這個問題的。

如果暫時沒法解決問題的,就反覆默唸:情緒哨兵,我已經接收到你的危險報告信息,但這個問題暫時無法解決,請你先下去吧,時機成熟後,我會找機會解決問題的。

上述方法適用於 在短時間內遭受情緒失控,但還沒有長時間的惡性積累情緒的人。如果是已經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的人,則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方法去處理。

4 處理積累得很深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上述已經說明,是人體的情報系統、哨兵,這就意味著,它不是虛的,是有真正的實體物質與它對應的。

情緒的物質——表現形式大致如下:

00001. 最初,外界某種情況發生,你在產生某情緒——稱為情緒A——的同時,也產生的對應的物質A(物質A是情緒A的生理基礎);

00002. 如果情緒A很快消散,則物質A也被你通過汗液、大小便排洩出體外,就像普通的吃東西、代謝廢物一樣;

00003. 如果情緒A長期、猛烈的發生,則物質A大量的產生,其速度超出了身體對物質A 的排洩能力,則物質A在身體內積累起來——就像你偶爾喝瓶飲料,飲料裡的毒素會被自然排出體外,然而喝得太多了,飲料中的防腐劑、色素之類的有毒物質就會在你體內積累起來,形成白血病、腸胃病等;

00004. 接著,由於物質A在你體內的有大量的剩餘積累,你變得比原來更容易觸發情緒A——那當然了,因為物質A就是情緒A 的引發物質啊。

所以,修復自己的情緒,有一個極其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鍛鍊身體。一般人只覺得鍛鍊身體可以促進生理健康,但忽略了,鍛鍊身體還可以促進心理健康。

通過穩定的運動、鍛鍊,加速自己的身體代謝、修復和排毒,逐漸將物質A 的積累殘餘物排出體外後,我們就從惡性、累積性的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回到了第三階段——事件觸發性的負面情緒了,就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去處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