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富士康公司關門倒閉,對中國的社會就業有多大影響?

落葉的憂傷81670268


如果富士康倒閉,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沒什麼影響

富士康,一家躋身於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主要致力於各種消費電子產品的代工生產,應該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代工工廠,他的員工總數早在幾年前已經都突破100萬人,其中大多數員工為一線作業人員。



早在幾年前,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先生提出,富士康要逐漸應用工業4.0,也就是工業的智能製造,減少人力的用工成本,其以機器人代替。早年間富士康以塑料工廠起家,郭臺銘先生有塑料大王之稱。富士康的看家本領是模具製造,他的每一個園區都有自己的模具加工廠,也就是外面統稱的機械加工工廠。

以前做塑料製品,需要模具,前些年做代工也需要模具,這些年依然做代工,模具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少了,而消費電子產品外觀的形狀和手感,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編制製作工藝。


在深圳的用工成本與日俱增之後,富士康提出了內遷,將大部分流水線搬往內陸地區,其中以河南鄭州最大,鄭州園區一開始的人數就等同於深圳總部,那時候是30多萬人。也就是那一年以後,河南的出口總額有所提升。

要是富士康突然倒閉,那其他地方不好說有什麼問題,河南鄭州肯定會有所影響。一下子30多萬人失去工作,社會上一下多出來30多萬的閒散人員,不利於社會的穩步發展。

富士康發現至今已過了30多個年頭,也就是30歲了,一家靠代工發展至今的企業是何其的不易,他是怎麼過來的,無人知曉。只知道前些年社會上都在說富士康是血汗工廠。

試問現在的那些工廠,有幾家工廠不是“血汗工廠”,只不過是富士康運氣不佳,再者是自身影響太大,導致稍有事情就會有人大肆宣揚!


曉輝侃生活


今年是富士康投資大陸三十週年,郭臺銘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慶祝,這位老人強大、倔強而又溫柔,最具魅力的瞬間自然是毫不眨眼地播撒獎金。在其企業公眾號的報道中,有位女員工入職整整三十年,也是百萬員工中的獨苗,郭臺銘親自給予其100萬的公司股票,言語中充滿著慈愛和感恩,他是多希望年輕員工能夠陪伴自己繼續走下去,而富士康也能成為百年企業,但現實是殘醋的,管理如此龐大數量的員工已然非常不容易,更何況,他們還要面對客戶、競爭對手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特別是工人、材料成本的快速上升,使得製造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嚴峻,富士康曾經給深圳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在七、八年前,優惠政策相繼消失,他們幾乎是以“被驅趕”的狀態離開了特區。

好在,中國地大物博,廣袤的內陸地區依舊迷戀著富士康,郭臺銘所到之處無不夾道歡迎,有一位省長竟然會親自拎著餃子去酒店看望郭總裁,希望他能來自己的地盤投資,於是如你所見,鄭州、貴陽、成都、鄂爾多斯,甚至連蘭考、開封這樣不是太有名的城市都出現了富士康園區,郭臺銘和地方政府各取所需:前者需要士地、人力、廉價的生產資料;後者則需要大量的就業、稅收以及由前者盤活的消費環境,這是一種天作之合,但隨著互聯網企業崛起,新一代員工心態變化,合作正出現越來越多的裂縫,連同富士康在內的整個製造業都不得不考慮產業鏈升級或者整體外遷的策略,東南亞、印度正近在咫尺。

iPhone Town:巨大的消費吞吐量

現在中國的電子代工業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 iPhone業務展開的,除了富士康,還有上海昌碩、綠點科技以及其他一些“小型”的電子廠,之所以要把小型加上引號,是在於他們只是相對來說的小型,事實上,能在 iPhone產業鏈上存活下來的企業都是狠角色,基本上都有幾萬人規模的現代化精密車間。西方媒體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將這些電子廠坐落的地方稱之為 iPhone Town,這些鎮子裡的一切都與這個電子產品有關係,一切又和最基本的人性有關,充斥著青春、奮鬥味道,也交織著汗水和淚水。

中國全部的 iPhone Town加起來的員工總數應該超過五十萬之巨,如此龐大數量的員工已經能頂得上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城,單從數量上看,就足以對一個地區的就業、經濟產生致命影響,更加微妙的好處是,基礎電子製造業能包容幾乎全部的人群。

眾所周知,中國現在的職業教育並不完善,很多職業院校甚至高等院校只是一些集“住宿、餐飲、娛樂”的大型會所,真正提供的技能非常有限,一般的用人單位都不願意招收應屆畢業生,這就是為什麼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但富士康和一些臺灣企業則相對靈活,因師傳於日本企業,他們擅長把複雜的工作,按照流程分解到最簡單,如此工作對個人天賦和能力的要求就會被無限拉低,於是,這些企業招聘並不青睞清華、北大式的天之驕子,他們更喜歡邢臺學院、西安工業等名氣相對小一些院校裡的應屆畢業生,這些人被稱叫做“新幹班”,常作為儲備管理幹部,早先幾年的培訓過程也是大浪淘沙的過程:有些人會按部就班地成為基層乃至中層管理者,有些人則把富士康的流程規劃、系統建制等理念修煉成自己的固定技能,跳槽到其他小型企業,還有一部分人可以持續呆在基層做事直到退休,如此模式在全世界都罕見,但卻十分符合中國普通大學的胃口。

此外,還有一個更大的難就業群體,他們是來自於中專、技校的學生,中國的寫字樓裡雖然悲慘,卻從未預留位置給這些人,就更不要說聾啞、肢體殘疾人士,事實上,因用工量小,一些基礎的清潔工、飯店服務員都不願意聘用“殘障人士”,唯有富士康或者其他規模上萬的企業才有可能提供一份工作給到他們,總之,巨大的吞吐量會讓人覺得電子製造業是無所不包的,當然,在這種狀態下,也就沒有辦法談“尊嚴、理想”之類的東西了。

iPhone Town帶動就業遠不止於提供一些直接崗位,更在於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衍生出大量的配套產業,比如飯店、超市、網吧、洗浴等等,相關數據統計,iPhone Town內直接崗位和間接崗位的比例是1比1.75,也就是說,每一個直接製造 iPhone的員工會拉動1.75個周邊產業,而巨大的吞吐量又衍生出中介、派遣、人力諮詢師等新興行業,或許,中國電子製造業的利潤已經非常微薄,但他們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非常立竿見影、不可或缺的效果。

外遷東南亞,中國社區會怎樣?

現在,中國社會正發生著鉅變,新一代員工只願意生活,不願意謀生,且相比於父輩,他們的條件更加優渥,於是,我們很難看到一個“兢兢業業”的群體,加之,中國互聯網快速崛起,催生出滴滴專車、外賣、快遞等基礎行業,他們同樣能向低學歷、低技能者提供一份工作。在這種狀態下,使得富士康、和碩、比亞迪等電子製造業招募難度越來越大,用工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事實上,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製造業第一次出現因缺工而不能完成訂單的狀況,此外,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同製造業都好像露水夫妻,畢竟,有關部門可選擇的資源太多,深圳因騰龍換鳥已經不再需要基礎製造業,而內陸城市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內,也大抵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作為製造業的經營者,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提前做部署:要麼產業鏈大幅度升級,實現自動化,要麼提前外遷印度、東南亞。

相關數據顯示,第三世界國家的用工成本比之中國內陸城市還要低30%,這實在是個不小的誘惑,但依照目前眼下的狀況,中國真地有勇氣讓富士康連或其他一些電子廠全面外遷嗎?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依然是勞動人口素質的問題。

如前文所述,電子製造業最利國利民的好處就是能向低學歷、低技能,甚至殘障人士提供工作,而且製造業相比互聯網行業升級換代較慢,筆者預估外賣、快遞這些工作的生命力不會太長久,一個會爬樓的機器人或者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就足以搶走外賣小哥的飯碗;再看中國現有的職業培訓資源,很難照顧到普通家庭的孩子,這意味著未來的“二胎們”依舊無法成為精英,社會依舊需要大量低技能崗位,而電子製造業一旦大面積外遷,內陸地區的失業率肯定會大幅度上升,更關鍵的是,這些失業的人往往是社會中最不安定的因素。此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能做到“按時發工資、從不拖欠加班費、按照法律給員工交齊五險一金”,這些是企業運營的基本要求,但有很多大陸企業都無法做到,富士康作為巨無霸,從不懼怕“劣幣驅除良幣”,甚至起到了巨大的示範作用,一旦外遷,中國企業或將失去一個重要的標準;臺灣人的敬業、奮鬥精神,也在逐年滲透到大陸員工,再通過員工跳槽而實現擴散,給予中國職場注入一場強大的精神力量。

平心而論,富士康還算不上完美的企業,他們依舊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郭臺銘絕對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富士康也是一個絕對努力、踏實、守法的企業,筆者更希望社會能幫助其快速完成產業鏈升級,而不是拋棄之,兩敗俱傷。最後回答一下問題的核心,富士康是一家在全球都有投資企業,就算倒閉清盤了也會有人接手其業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科技新發現


富士康是一個涵蓋各大業務的集團公司,在國內被總所周知的還是富士康的代加工業務。我們假設富士康倒閉,那會對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第一,從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層面上來看,富士康的倒閉應該說如滄海一粟,並不能泛起太大浪花,因為相較於整個國內經濟來說,富士康真的算不上重要。

第二,從富士康產業基地坐落城市來說,富士康的倒閉會對區域經濟造成地震式傷害,因為現在富士康的發展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製造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那麼簡單,富士康坐落的地方會形成以富士康為中心的經濟集群,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所衍生出的各種配套服務,推動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富士康倒閉,該區域各種基礎服務會迅速崩盤。

第三,從製造業來看,富士康的倒閉勢必會導致一部分緊靠富士康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效益縮減甚至一部分企業會倒閉。當然了,富士康倒閉,肯定或有其他企業代替富士康的位置,相對應的,也會有一些新的企業趁勢崛起。

第四,從就業問題來看,富士康的倒閉肯定會造成大幾十萬,上百萬的人口失業,可能剛開始會有一點小波瀾,但是影響不大。猛地一聽,感覺富士康倒閉可能會造成很多人員失業,但是這個數字對於整個中國的勞動力需求來說真的不多。而且國內整個製造業的現狀都是用工荒,急需大批勞動力進入製造業。富士康的替代企業,還有其他代工企業同樣迫切吸納這批有經驗的製造業從業人員。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留下評論,或轉發,讓我知道你來過。


打工那點事


我來回在富士康全國各地的廠區支援過多次,太原,廊坊,煙臺,成都,鄭州,崑山幾個城市都去過,不說這裡邊的待遇如何,有一點很好,發工資很準時。至於倒閉的事,真出現的話,影響會很大,各類電子產品,手機,電腦,手錶,液晶電視,玩具,汽車配件等好多產品都出自富士康,雖然是代加工,但離開了這近百萬的員工製造產品你會發現好多東西都會減少,小米手機沒製造廠,是在廊坊生產的,蘋果手機80%是在深圳鄭州兩市生產的,鄭州廠區還生產過魅族手機。至於周邊的加工廠,比如手機外殼,電腦機箱,紙箱,包裝什麼的,以及配套的物流,進出口關稅什麼的,那就更多了。我只是是普通員工,工資也不高,還沒派遣工的高,但我不希望倒閉。


叩見豬位1


對底層的無技術,無資金,無生活費的民工子弟,影響很大。30年提供吃、住、工作崗位,貢獻巨大,最多時130萬員工,大學生也可以暫時落腳。周邊商業也發展起來。如果倒閉的話,幾千家配套企業就會沒有生意做。底層員工很難找到工作,只能浪費青春時光,沒有人管他們死活。即便找到工作,在私人小企業裡面更慘,工資都不一定按時拿到。以前在工地的農民工,工資年底結,包工頭往往趁機跑掉,一年的工地汗水就白流了,中國的黑心老闆很多,就像現在的套利貸都與黑社會勾結,最低層農民工,一無所有,無技術,無工作經驗,無生活來源,只能賣力氣。在富士康有空調,吃的好,睡的好,幹活就能拿錢。沒有富士康,吃飯都成問題,結婚哪裡來的錢?家裡子女上學,住房貸款怎麼辦?父母生病了怎麼辦?











瞄眼財經風控智囊




富士康在中國臺北成立於1974年,隨後在1988年開始在中國深圳建廠,短短30年間在大陸成立了36家分廠,從珠三角、長三角到中部、中南、東北等地區,從亞洲到歐美等地,一共建立了200多家子公司和辦事處,可見其發展速度之快。

2016年8月富士康耗資58億美元,完成了對日本夏普的收購交易;2018年5月證監會完成了富士康的首發申請。

從2005開始,連續14年躋身世界五百強。



假如富士康真的倒閉了,會出現以下情況。

1、120萬員工無處可去,社會上突然增加了120萬無業人員。

2、富士康下游供應商、上游客戶股票下跌,效益下降。

3、富士康廠區周邊的旅館、餐館、民房等服務行業處於關閉狀態,間接影響超過50萬人。

4、蘋果重新找加工商,蘋果新品發佈會無限延長。

5、每年至少有1.2萬大學生需要重新找工作。

6、中國出口額至少下降300億美元。

7、至少出現36個空城。

雖然網上很多人都說富士康不好,但實事求是的說,富士康比很多黑心私企民企好太多,至少養活了120萬人,帶動200萬人的發展,而且按時發工資,不亂扣工資。


職場一休


富士康倒了。

等於深圳就很快沒有新鮮血液供給了。

很多外來人口,初到深圳第一站就是富士康。

沒技術,沒學歷想在深圳生存。

就得進富士康,富士康每天都在招人。

進去了富士康,你就有一個集體宿舍。

每天起碼有餐飯吃。

所以沒有了富士康,年輕人很難在深圳存活

兩個月。

富士康倒了,深圳房價在未來5年就會掉價百分之二十。

信不信由你。


葉崢2018


富士康倒閉的話就證明經濟蕭條 百業都開始過冬 富士康快倒閉之前就會有 幾十或上百跟富士康有間接或直接關係的小廠倒閉 富士康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大家用的東西 上到手機 小到燈泡裡的主板 富士康在中國稍微有點大的風吹草動都要影響多少行業 最大的製造業組裝廠 最大的血汗工廠 但是也是工資最高的電子廠 同一個地方富士康 2100 仁寶 緯創 昌碩 世碩 等都沒有富士康工資高 富士康裡有300w左右的工人 有連帶關係的廠 差不多有100w工人 工人掙的錢是要 消費一部分不可能都帶回去 帶動周邊50w人就業 如果富士康倒閉 剩下的製造業企業 基本也就活不下去 1富士康有機器人50w 最少頂替50w工人 只用電維修 批量大成本就下來了 人只有做機器人不能做的精密工作 還有多少企業全都是人工的 根本沒有競爭力 而且富士康流水線大家以為沒有精密的設備嗎 如果富士康都活不下去了 還有能活下去的製造業工廠嗎 而且現在網上購物丟失了很大的一批工作 快遞是用不了那麼多人的 怎麼辦 再出來一大批富士康等富士康連帶關係廠的 還有周邊做生意的 去年深圳倒閉一個不算很大的企業 連帶倒閉了多少 現在雖然日子很難 但是不管做什麼你最起碼有的做有的吃穿 這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不是說不做高科技 高科技的東西 才能容納多少人的就業 製造業還是中國興盛的根本 現在美國都知道了製造的重要 難道大家還都認為 製造就一無是處了嗎 如果一無是處 為什麼各個國家都給製造業拋橄欖枝 讓製造業去人家的國家 沒有製造業的繁榮 中國所有東西都靠進口 能用的起嗎 就跟印度一樣小到一顆子彈大到航母全靠進口 印度人民幸福嗎


黑色咖啡效應


肯定有巨大影響!會造成失業骨牌效應,社會不安。政府必須大力保護富士康,瞭解富士康的難處,該減稅的減稅,該減負的減負,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讓富士康郭臺銘切切實實感到政府溫暖,政府與富士康共度艱難時期,捏緊褲腰帶過日子,讓富士康不倒,讓富士康繼續在中國投資。保住富士康就等於贏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留住富士康對中國太重要了,無法估量其價值。保住富士康,能贏得世界企業家的民心,發出一個這樣信息:中國政府永遠與企業同在!永遠支持企業發展。誠如此,假於時日,逃跑了的工廠、企業又會迴歸中國的!政府永遠要把企業、工廠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國家經濟才會得到持續、長遠發展。一切與企業利益為中心。也就是先要企業有錢賺,先要企業生存不倒閉,然後才會有稅收、工人福利,社會福利等等。企業倒了,一切皆空,免談,別想賺飯吃,回農村食番薯有份。


莫闕


我請你看看2010年至今有多少外企已經撤離,三星已經投資150億美金在越南建廠,幾乎所有的紡織企業都轉移到了東南亞,幾乎所有的外資企業已經減少了在中國的投資。曾經中國生產是面向全球,現在保留在中國的生產只是為了滿足中國。

iphone已經在美國補稅了,美國正在重新找回製造業,哪怕是低端製造業,為什麼? \r富士康把複雜工作拆解成大媽都可以工作,如果富士康倒閉,還會有多少倖存者? \r最後我告訴你,富士康不會倒閉,但是他可能很快把主要生產轉移到美國或者墨西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