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羣衆後悔了嗎?

於寒洛


軍閥混戰,恐怖分子天堂、派系林立,民生艱難、滿目瘡痍、奴隸集市上一個奴隸只要400美金……

作為一個現代政治體制發育不完全的國家,一個以遊牧部落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鬆散的國家,一旦失去秩序就意味著叢林法則的降臨。

雖然卡扎菲是一個獨裁者,但他還沒壞到變成一個暴君的程度,他從1969年27歲開始統治這個國家,一直到2011年被推翻、被殺害為之,他為這個國家提供了秩序,保證了經濟非洲第一,能夠拿出豐富的石油收益來給民眾提供令世界羨慕的生活水平。

即使是最壞的秩序,也好過沒有秩序。

在之前的利比亞伊德里斯王朝時期,利比亞還是一個地理名詞,中央的權威很低。
卡扎菲上臺後,通過高超的權謀,把利比亞三個地理單元強有力地整合在了一起,而卡扎菲就成為這個體系的核心。

卡扎菲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提升,而是把利比亞從一個地理名詞促成為民眾的普遍認同。

卡扎菲死後,利比亞迅速陷入混亂和內戰,經過多年的爭奪,利比亞分裂為2個主要政府(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和國民代表大會,一個控制西部,一個控制東部),利比亞西部邊境地區還有一塊廣闊的部落自治地區(事實獨立),在利比亞的廣闊國土上的許多地區還肆虐著無處不在的IS組織。

這些政府和地方軍閥們,為了石油資源和爭權奪勢時不時打的昏天黑地,老百姓深受其苦。

秩序一亂,利比亞原本順暢的石油出口也舉步維艱,豐富的石油資源掌控在各路政府、軍閥、部落、甚至IS極端分子手裡,各有各的生產和出口渠道,又互相搶奪,最終就是利比亞的石油生產舉步維艱。

此外,最令人痛心的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的奴隸貿易,在利比亞又死灰復燃了,大批通過利比亞中轉前往歐洲的非洲人和本地人被無法無天的武裝組織綁架,然後投入到奴隸市場進行販賣。


雲中史記


一場革命造就了卡扎菲,卡扎菲自從上臺之後一直是獨裁統治,獨裁者的特點,他全部都佔齊了,只不過卡扎菲相比薩達姆並不嗜殺,他們的家人也有很大區別,比如薩達姆的兒子非常的暴力,他比任何人都像個暴君,殺人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本人也很喜歡虐待,他被推翻百姓們只會歡呼雀躍。

卡扎菲的兒子則不同,他們在利比亞也是大權在握,可是卻幾乎沒有做過什麼殘忍的事情,因此卡扎菲其實在民間威信還是挺高的,而且他的兒子穆塔西姆深得民心。卡扎菲帶著利比亞脫貧一躍成為一個富饒的國家,這一點是沒人能夠否認的。

先說說卡扎菲在位時期的一些政策,卡扎菲活著的時候,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度超越了瑞士,在利比亞,人們用電免費,結婚政府還會補助錢,大概是五萬美金左右,生孩子會有獎勵,教育以及醫療都是免費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扎菲執政前期,為了籠絡人心,他直接將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打入居民的銀行卡里。

那麼有這麼好的福利待遇,利比亞群眾為什麼一定要推翻卡扎菲呢?首先第一個原因,資源分配不均衡,因為利比亞其實還不算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國家,本質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卡扎菲所在的部落以及他支持的,都會有很好的福利,可是其他的卡扎菲可不管,因此上述這些並不是所有利比亞人都能夠享受到,也可以理解為種族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是獨裁統治,最後一點則是外國的挑唆。在這種情況之下卡扎菲最終被推翻,卡扎菲倒臺,那些一心想著推翻他的人當然不會後悔。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兩場革命,造就了兩個人物,一個是薩達姆,一個是卡扎菲。但是當薩達姆還是伊拉克二號人物的時候,27歲的卡扎菲已經開始主宰利比亞的命運。

卡扎菲上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關閉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及將美國的石油公司國有化。這時候的卡扎菲,不僅公開支持恐怖主義活動,還與美軍直接交火。招惹了美國的卡扎菲,立馬招致了美國政府的暗殺,他的一個年幼的女兒在暗殺中喪生了。

據說為了報復美國的暗殺,給自己的女兒報仇,於是便有了導致270人死亡的洛克比空難。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美國一家航空公司的飛機從德國起飛經倫敦飛往紐約的時候,在蘇格蘭的洛克比鎮上空爆炸,機上259人全部遇難,飛機爆炸的碎片還導致地面11人喪生。該公司在空難發生後的三年宣告破產。

為查清空難,美英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了1059天調查,行程320萬公里,走訪50個國家,約見2萬人,取證1800個,拍攝照片3500張,花費3500萬美元。調查人員在乘客的遺物中發現了印有MEBO字樣的碎片和一個記事本的幾張殘頁。美英情報機構懷疑炸燬飛機的可能是敘利亞。

有4名利比亞人涉嫌此案,美英要求將涉嫌炸燬飛機的兩名利比亞人引渡到美國或英國接受審判。但是卡扎菲說:“利比亞法律規定,不允許國家公民向某國自首,利比亞和美英沒有引渡協議,因此拒絕將兩名利比亞公民移交。”

卡扎菲由於拒絕移交嫌疑犯,遭到制裁,禁止所有國家的飛行器進出利比亞的領土和領空,停止向利比亞提供飛機零售件,禁止向利比亞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裁減外交人員,降低外交級別。

卡扎菲說:“利比亞確信它的兩個公民無罪,作為一個國家,利比亞與洛克比空難毫無關係。

最後,經協商,兩名嫌疑犯在荷蘭海牙接受審判,至此,持續十年的洛克比危機才出現轉機。

卡扎菲可謂是北非的政治強人,他通過政變上臺,執掌利比亞長達42年。而其領導風格向來是桀驁不馴,個性十足,展現很大的不同。要說到卡扎菲的獨特之處,還是要講講他的美女保鏢,這支美女保鏢可謂聞名全球,無論卡扎菲出席什麼樣的場合,他總喜歡帶上自己的美女保鏢,這也成為了卡扎菲的一個招牌。

卡扎菲於1942年9月出生在利比亞濱海城市錫爾特附近的卡達部落,他從軍事學院畢業後當起了下級軍官,1969年9月1日,27歲的卡扎菲發動革命推倒國王,控制了國家政權。

他交惡西方國家,在西方人的眼裡,他就是一個“瘋子”、“狂人”、“恐怖主義者”,而在有些人眼中,卡扎菲又是一個“救世主”、“大英雄”、“革命領袖”,不管有多少人否定他,有一個基本事實可以肯定,他帶領一個人口六百萬的國家脫了貧。

然而,前國王的支持者卻對卡扎菲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暗殺行動。1970年的9月1日,利比亞革命成功慶祝日期間,兩名前國王的支持者又收買了一名女刺客企圖暗殺參加閱兵儀式的卡扎菲。讓她刺殺卡扎菲,閱兵開始後,這位殺手扮成女護士的樣子,悄悄靠近卡扎菲,就在瞄準卡扎菲的那一瞬間,卡扎菲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結果奇蹟發生了,兩者互相吸引,一個忘記了是被殺的,另一個也放棄了刺殺的使命。

後來,卡扎菲知道了這個女子叫沙菲娥,他不但沒有懲罰這位女刺客,還和這位女刺客成了親,這位叫沙菲娥的女刺客成為了卡扎菲的第二任妻子,還成為了卡扎菲的貼身保鏢。

此次刺殺事件,讓卡扎菲萌生了組建一支女子保鏢隊伍的想法,並得到了刺客妻子的贊同和支持。不久後,沙菲娥幫助丈夫訓練了一支身手矯健、精通槍法的“娘子軍”,專門保護卡扎菲,那些“娘子軍”成了卡扎菲身邊的第一批“女保鏢”。

由於他直接觸犯了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招致美國的直接報復,1986年,美國出動兩艘航母,以利比亞“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對利比亞發動了代號為“黃金峽谷”的軍事打擊行動,意在清除卡扎菲,卡扎菲命大,當時不在其常駐的帳篷裡,逃過一劫,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並且把薩達姆送上了絞刑臺,這時的卡扎菲開始害怕了,於是準備抱西方特別是美國人的大腿。

比如向法國訂購幾十架最新型的“陣風”戰鬥機(後卡扎菲反悔退貨);向美國示好,表示願意放棄核武器研製計劃,並且主動賠償洛克比空難的家屬。他這樣的做法無疑是與虎謀皮,和西方打了幾十年交道,關鍵時候竟然放棄自己的原則。美國也沒有讓他失望,僅僅五年後,他也同薩達姆一樣,被美國人“送走”了,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那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美國推翻卡扎菲不是美國說的那個理由,世界上那樣的國家多了,為何美國單單推翻他呢?原因是他觸犯了美國的根本利益,美國是不會放過他的。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北非,利比亞也爆發了大規模反對卡扎菲的武裝行動,當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抓捕,遭虐待後被一17歲青年開槍打死,其遺體被放在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

當時的卡扎菲直接掌握著利比亞中央銀行的140噸黃金,還有大量的海外資產,這些足夠他揮霍享受一輩子了,為何他選擇了留著國內,最後被憤怒的反對派民眾虐殺在街頭?其實細細想來,也好理解,逃亡,能逃到哪去呢?西方肯定是去不了,俄羅斯也不會收留他,鄰國尼日爾、阿爾及利亞早就宣佈不歡迎他了。世界那麼大,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處。

就算有其他國家收留他,他願意去嗎?自己辛苦建立的政權怎麼能說垮就垮了?他還有家鄉蘇爾特父老的支持,他還有掌管利比亞禁軍的兒子,他還有重金請來的亡命僱傭軍,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他不甘心失敗!他還要戰鬥!!

2011年2月,利比亞國內爆發了“反對卡扎菲”的抗議運動,由於政府處理不力,進而引發利比亞大規模的內戰,反對卡扎菲的人民組成武裝與政府軍隊進行戰鬥,僅僅在半年後,也就是2011年8月,反政府軍隊攻佔了利比亞的首都的黎波里,這標誌著卡扎菲統治了數十年的政權徹底倒臺,卡扎菲開始了流亡生涯,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反對派武裝抓獲,並在兩軍交火中被射殺,反對卡扎菲的起義運動大獲全勝,可是在最近幾年,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內部卻傳出這樣的聲音:殺死卡扎菲也許是個錯誤,我們太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反對派抗議卡扎菲政權的理由總結一下,基本就是獨裁、暴政,但理性的說,卡扎菲治理下的利比亞還是不錯的,由於石油資源而帶來的巨大財富,利比亞人民過得很富裕,而且擁有全民醫保和政府補貼,甚至不亞於歐洲的福利國家,在卡扎菲統治時期的利比亞,學生可以免費進入大學學習,人們不工作也可以領到社會保障金,不會為生存問題而擔憂,那麼問題來了,人民的生活過的不錯,為何要造反呢?答案就是:不知道,知道也不能說!

在內戰爆發後,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戰亂讓人民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無家可歸、妻離子散、瀕臨破產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在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後,這些情況雖然得到改善,但是遠遠不及卡扎菲統治時期了,利比亞因為一場內戰,從富得流油的發達國家迅速衰退到發展中國家,人民並沒有因為戰爭的勝利而得到更多的幸福。

如今,利比亞反對派也常常在反思:我們犧牲了數萬人,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推翻了政府、殺死暴君卡扎菲是不是對的?我們難道做錯了?而利比亞的人民更是對這場內戰深惡痛絕:我們上了某些人的當,我們太蠢了!

卡扎菲和薩達姆人生很相像,都是通過政變掌控了其國家,對比起薩達姆來說,卡扎菲掌權要比他整整多出20多年,卡扎菲在1969年發動九月革命最後推翻了國家的王朝,建立了利比亞共和國,然後長期以軍事獨裁控制整個國家。

與薩達姆不同的是,利比亞在卡扎菲的帶領下,從落後貧窮的非洲小國,變成美麗富饒的軍事強國,卡扎菲從掌控國家後,開始反西方殖民主義,不僅驅趕西方人,還收回英美在國內的軍事基地,還宣稱美國是利比亞的頭號敵人,在卡扎菲的種種做法下,西方國家開始對利比亞長達幾十年的經濟和軍事制裁。

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幾十年的制裁下,卡扎菲從1990年以後開始宣稱美國是世界的新救世主,並且主動承擔以前西方國家在利比亞的經濟損失,直到2004年美國才對利比亞解除制裁,2006年美國和利比亞才復交,恰逢那年是美國對薩達姆的罪行審判,卡扎菲為了迎合美國,並誇讚美國做的好,對於薩達姆這種人就應該處於絞刑。

卡扎菲和美國搭上關係後,開始活躍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經常出席聯合國的會議,讓人意外的時,從薩達姆行刑後才短短五年,卡扎菲政權在國內人民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就被推翻,卡扎菲的多名兒子戰死,而且就連自己本人也被虐待後殺死。


貓眼觀歷史


利比亞的群眾根本不會後悔,推翻卡扎菲的西方國家倒是十分後悔。

像利比亞那樣的國家,即使推翻了獨裁的統治者,走上臺的不過是另一個獨裁者罷了。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後的北洋政府,很多總統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不變是中國還是一個窮國,弱國。軍閥互相混戰,有槍便是草頭王,當時的外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扶持代理人來替自己幹活。那個時候的民國,可不是像現在電視劇裡面的那樣,人人都能穿旗袍,住大房子。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生活自然是在水生火熱之中。很多孩子是沒有機會上學的,幾歲不到便送到了工廠當童工,一天工作個十二、三小時。那個時候的人平均壽命可只有35歲。

對於民國的老百姓來說,這些軍閥混戰,甚至總統的更換,在他們眼中,估計就是這樣的:

利比亞現在的情況跟民國那個時候差不多,老百姓和民國時候的老百姓的心態也是一樣的。卡扎菲統治了利比亞這麼多年,雖然做過一些事情,但是根本上說是不可能改變利比亞這個國家的。利比亞國家自身的落後,以及老百姓的愚昧無知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問題。

對於利比亞這樣的國家,自身的問題才是關鍵。很多問題並不是甩給一個獨裁統治者就能夠說明問題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利比亞現在的生活肯定是要比卡扎菲時代差一些的。畢竟全國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人來維持和平。卡扎菲雖然獨裁,但是比非洲那些動不動就隨便屠殺百萬民眾的軍閥還是還是強很多的。他基本還是能夠讓手底下的老百姓有口飯吃的。

不過只有推翻了卡扎菲,利比亞才會有希望。對於西方國家,比如法國、美國來說,推翻了卡扎菲可以說是解決自己一個長期的敵人。但是隨著卡扎菲的倒臺,長期被他壓制的極端勢力被釋放出來。重新上臺的利比亞的新政府肯定是無力控制這個國家的。利比亞動亂的加劇,從而引發的難民問題,恐怖主義問題,並不會讓西方國家好過多少的。

特別是這些事情徹徹底底告訴了我們,西方國家並不是想讓利比亞和伊拉克的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們只是想消滅敢於和他們對抗的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卡扎菲逝去了六年了,利比亞人民是十分的後悔,這是利比亞人民所犯下的空前的集體性的錯誤。是利比亞人民所從未想到過的,本以為推翻了卡扎菲,會建立一個民主的完善的國家新政治制度,誰也沒有曾想到推翻了卡扎菲之後,經過了短暫的興奮和快樂之後,換來的卻是無窮的災難性的後果。

現在的利比亞可以說是完全一個盡毀的國家,在利比亞產生了大量的難民和大量的人員死亡,利比亞的大批量的建築全部被毀壞殆盡,利比亞的生產生活全部亂套,完全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而且利比亞內部的戰爭不斷,派系眾多,各個派系為了爭奪自己的勢力範圍,根本就沒有把利比亞人民當成他們的人民來對待,而處處出現的殺戮,搶劫等嚴重問題,是數不勝數。

如果在利比亞,隨便找兩個三個普通老百姓詢問他們對於卡扎菲時代的印象,他們都會痛苦不已,垂胸蹬腿。他們會覺得那個時候其實是生活在天堂上面的幸福,那個時候老百姓幾乎都生活無憂無力,而且處處歌舞昇平,人人都有較好滿意工作,家家都有數格不低的收入,到處都盪漾著幸福的歌聲,那個時代給人感覺又是在夢幻之中。

卡扎菲時代每個利比亞人民都亨受著非常高的福利待遇。那個時候的利比亞人民享受著眾多的優惠政策,眾多的福利數不勝數。例如生孩子,國家有補貼,孩子上學了,國家全部資助,包括在學校裡的生活費和衣服費用等等,每家每戶的住房都是國家免費提供,全民免費醫療,每家每戶的汽車也幾乎是免費供應汽油,每個人出行也幾乎是免費的公交等等。而這一切彷彿依然在夢幻之中。

而現在的利比亞是什麼樣子呢?戰爭無處不在,殺戮無所不在,毀壞的建築無所不在。為了生存而逃亡的難民無處不在。

利比亞現在完全是一個地獄式的國家,利比亞的一切設施幾乎全毀,包括依賴生存的石油生產行業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失去了很大的生產能力,老百姓幾乎都沒有了自己正當的工作,早就完全沒有自己的住房醫療生活保障。以前擁有的,現在是全部的丟掉了,以前一切想都不想要的嫌棄東西,現在卻想要也想不到了,這就是利比亞的現狀。

卡扎菲失去六年了,利比亞的人民也進入了六年的地獄式的生活區,而這樣的生活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卡莎菲領導時候的人民,都過著在悠閒自得的生活中。而現在的利比亞人民過著的是地獄般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能夠不讓利比亞人民懷念他嗎?能夠不讓利比亞人民後悔當初對打倒他時候犯下的錯誤嗎?本以為推翻了卡扎菲後,能過著更加幸福的生活,而現在的利比亞人民卻發現事情是恰恰相反的。

現在的利比亞人民面對著卡扎菲這三個字早就捶胸頓足了,後悔得不得了的不得了啊!可惜一切都為時不晚呢,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一切都不可能帶有卡扎菲時代了。

卡扎菲逝去六年了,利比亞人民後悔嗎?我想一定是後悔的,這是不言而喻的。後悔到什麼程度呢?恐怕我們都很難一描述清楚,有人失去了生命,有人成為了別人的炮灰,有人家破人亡,有人能為盜賊,有人攔路搶劫,也有人失去了對生命的意義,更多的人失去了對未來的渴望,這就是利比亞人民的現狀。


幸福地帶2


如今的利比亞成群人們想通過偷渡的方式進入歐洲大陸,這讓歐盟不得不禁止向利比亞出售橡皮艇或船用發動機等的船用產品。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網友們可以先看一句百科詞條中對利比亞的形容“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但由於局勢動盪,利比亞石油出口銳減。”這句話的前半句可以形容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富甲非洲”,後一句則可以闡明瞭利比亞的現狀了,單一石油經濟為依託的利比亞石油出口銳減則意味的就是貧窮。那麼你認為利比亞群眾後悔了嗎?

毫無疑問卡扎菲是一位獨裁者,獨裁者的所有毛病他都有,富有、對付政治對手毫不留情,本人包括其子女家屬也都並非完全的遵紀守法之徒,有凌駕法律之上的行為。但是,卡扎菲並不算一個暴君,相反他為利比亞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他收回利比亞的英美軍事基地,趕走意大利石油壟斷商,將石油產業國有化。卡扎菲是個有智慧的統治者,他接受科技,並且用石油帶來的財富在非洲大陸推廣通訊、廣播、電視還有遠程教育和醫療,這對於非洲大陸的現代化是個極大的提升。同樣在利比亞本土卡扎菲也大力推廣基建,利比亞的城市車水馬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民生方面,全民醫療教育免費,食品補助,還是非洲最早推廣廉租房的國家,數萬套房子政府只是象徵性的收點房租,並且還用石油收入自主修建了大人工河,將淡水引入多個城鎮,這些民生是很多發展中國家都無法全民普及的。卡扎菲不但帶領利比亞擺脫了貧窮,還過上了其他非洲國家不敢想的好日子。縱使他有很多錯誤,他也做到了其他統治者做不到的功績。

再說下現在的利比亞。無政府狀態的利比亞簡直就是犯罪的天堂,綁架、暗殺、搶劫、強姦,氾濫的槍支,無所不知的各種武裝力量和暴徒,簡直就是人間地獄。卡扎菲時代民眾可以每個月從銀行拿到國有油田帶來的全民分配財富,而現在往往幾個月也取不到一筆福利。動盪的局勢,沒有任何企業願意到這個國家投資,民眾毫無生路可走。在這種狀態下你認為利比亞群眾是否後悔了呢?

據CNN報道,利比亞人現在已經被像畜生一樣拍賣,一個壯勞力只要400美元就被當商品一樣的賣掉。曾經富足的利比亞的人如今已經難民一樣的逃往歐洲的各個地方,數以萬計的人消失在海中,賤如螻蟻。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利比亞人後悔了嗎?已經不需要我們去想了,想必現實已經教育了他們。

自由、民主固然重要,但是利比亞的局勢也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自由和民主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醫保卡用,當我們的法治社會變成了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的亂世的時候,什麼幸福都已遠離的。


陶德中士


卡扎菲執政時期給利比亞人民帶來了

和平的生活,卡扎菲被推翻後利比亞社會動盪、人民缺乏安全感。因此利比亞人民一定很懷念卡扎菲。



1.卡扎菲1969年通過發動軍事政變上臺,他沒收了歐美國家在利比亞的石油公司,收回了歐美國家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把美國、英國和意大利軍隊趕出了利比亞。



2.卡扎菲實施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利比亞通過出口石油成為了非洲地區最發達的國家。利比亞人民得到了免費的醫療和教育。



3.但是由於卡扎菲家族的成員和親信控制了利比亞大量的經濟收入,導致利比亞普通人民得到的收入非常少。利比亞人民上街示威遊行,要求進行政治改革,重新分配利比亞的經濟收入。



4.卡扎菲害怕利比亞進行政治改革導致自己失去權利。就命令軍隊向示威人群開槍,激起了利比亞人民的憤怒。歐美西方國家利用利比亞內部矛盾,挑起了反對卡扎菲的運動。



5.利比亞在2011年2月17日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卡扎菲下臺。2011年3月19日歐美國家軍隊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襲,利比亞反對派在接受了歐美國家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後很快將卡扎菲推翻。



6.卡扎菲在2011年10月20日被利比亞反對派活捉並殺死,結束了卡扎菲對利比亞長達42年的獨裁統治。從此利比亞國內進入了社會動盪、軍閥割據的狀態。



7.如今的利比亞人民非常懷念卡扎菲執政時期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利比亞人民肯定很後悔推翻卡扎菲。

利比亞的未來還將長期陷入動盪之中。


杜達特洛夫斯基


這個問題涉及到自由,民主和獨裁,腐敗。個人覺得與其說後不後悔不如權衡得失。

卡扎菲代表著獨裁,所謂的腐敗政府從敘利亞消失。然而卡扎菲也不是一個死板的獨裁者,相反他是一個有眼光,有見識,有頭腦,有能力,有魄力,有血性,有靈魂,有追求目標的統治者。卡扎菲在任期間,為國家謀復興,為人民謀福祉,上任期間是的敘利亞稱得上富甲非洲,人民生活在非洲來說可謂是相當不錯的了,幾乎上比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活的好,然而就是這樣以為非常出色的統治者,在美國等國外勢力頻頻插手打者民主自由等藉口掠奪資源,讓行推到敘利亞政府人民又得到了什麼?所謂的反政府武裝又帶給了人民什麼?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敘利亞國家人民飢不擇食,甚至食不果腹,更有甚者人命如螻蟻跟商品一樣幾百美元就可以買一個人作為終生苦力,可謂是苦不堪言,難民成群,國破家亡。這就是反政府武裝帶給人民的回報。當人命如草芥的時候,卻是迎來了民主自由的國家。強姦、犯罪、殺戮等等都是美國為首反政府為輔的政治集團帶給人民最真實的回報。正所謂路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對於這裡我只能說這是你們自己的取捨,與他人又有何干?

當然你們也可以說為了長遠的角度來說推翻獨裁也是值得的,有利的。我就想問問今天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安全都無法自保談何長遠?就算是以後發展起來了,那麼政府不會改變嗎?我想不會的,自古以來就是先解決生存問題,然後隨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才會嚮往更美好的社會。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讓明天更加美好。

個人覺得獨裁不獨裁沒關係只要這個領導者一心為民就可以,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反對獨裁設立很多限制統治者權利的機構,就是怕統治者凌駕於法律以上,而不是妨礙統治者為人民服務。相當於買一個保險,用今天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就一個退路,但如果以此為藉口反對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甚至推翻政府而且還有人支持,那麼今天的敘利亞就是自食惡果。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領悟


很多人會後悔!原來啥都不用管,高呼萬歲就行了,現在雖然吃的好了,但是得操心動腦子,咱又沒有腦子,累心


孔169459496


這是我看到的最無恥的問題了,利比亞的群眾有後悔的權力嗎?自己做錯事可以後悔,不是自己做的事情如何後悔?卡扎菲不是利比亞群眾推翻的,是美國親自動手,派出軍隊推翻的!當時天上是美國的空軍,海上是美國的海軍,地面上是美國組織的偽軍。完全沒群眾什麼事!真依著利比亞群眾的願望卡扎菲可能現在還活的很好呢。可是有用嗎?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不顧聯合國反對,悍然出兵,推翻了利比亞政府,殺死了卡扎菲。現在問利比亞群眾後悔嗎?!很可笑!如何後悔?這麼問不過是為了幫美國混淆視聽罷了!讓年輕人不知道利比亞是在美國的侵略下滅亡的!給美國遮羞,同樣的問題還有殺死薩達姆伊拉克群眾後悔了嗎?更可笑了,在伊拉克連陸軍都是美國出動,海陸空一起,殺了無數伊拉克人,最後推翻了伊拉克政府,殺死薩達姆。可一樣有人這麼不要臉,問這個問題!這些人都是美國的走狗,幫美國混淆視聽的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