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碧桂園是用了這個理念才引領了地產行業

原來碧桂園是用了這個理念才引領了地產行業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下稱“碧桂園”)2018年中期業績會上,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有了一個新身份——碧桂園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

這家半年合同銷售額約4125億元的大型開發企業,把“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到了更高層面。

“提質控速”,這四個字在碧桂園中期業績會上被一眾高管反覆提及。

碧桂園總裁、執行董事莫斌表示,放緩發展速度是相對於碧桂園自身的主動調整,沒有量化指標,會把“零傷亡”作為公司未來追求的長期目標。

碧桂園在今年初沒有對外公佈銷售目標和量化的經營指標,但2018年過半,作為上市公司,碧桂園在核心業績指標上表現得十分出色。

2018年前6個月,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1319億元,同比增長7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核心淨利潤接近130億元,同比增長了80%。

上市公司股東也收穫了豐厚的回報。

碧桂園維持了31%的派息比率,上市公司決定宣派每股18.52分的2018年中期現金股息,半年派息總額佔該公司核心淨利潤總額的31%。

業績指標穩步增長

碧桂園在2018年再度入選了《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大幅提升了114位,達到了353位,成為該榜單上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國企業之一。

僅在2018年前6個月,碧桂園聯通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額約4125億元,同比增長了43%,銷售規模排名中國大型開發企業前列。

受全國諸多城市嚴格限購、限貸政策影響,及廣泛的房地產融資渠道收緊,保證銷售去化及現金回款,是諸多開發企業管控現金流的核心任務。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銷售去化率高達70%。4125億元合約銷售額對應現金回籠超過3360億元,銷售回款率超過81%。

“2018年國內房地產按揭政策相比去年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導致公司銷售回款率有所下降,但是仍有信心維持80%以上的銷售回款率水平。”碧桂園首席財務官、副總裁伍碧君解釋稱。

繼2016年、2017年之後,碧桂園今年上半年又一次實現了正的淨經營性現金流。

碧桂園當期結算確認營業收入為1319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增長了70%;實現淨利潤約163億元,同比翻了近1倍。其中,上市公司股東應占淨利潤約129億元,同比增長近73%。

另外,當期上市公司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約130億元,增幅約80%。上市公司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是衡量歸屬股東的實際經營利潤,為剔除稅後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及轉至投資物業收益、融資活動匯兌損益、提前贖回優先票據損失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應占淨利潤。

儘管碧桂園名下諸多房地產開發項目位於三、四線城市,但該公司2018年上半年也維持了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當期碧桂園實現毛利潤為350億元,同比增長了逾1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26.5%,較2017年同期的22%毛利率增加了4.5個百分點。

鑑於碧桂園較低的土地成本及穩步上漲的房屋銷售均價,碧桂園的毛利率水平有望得以繼續維持。今年上半年,碧桂園的房屋銷售均價為9400元/平方米,較上年同期不足9000元/平方米銷售均價上漲了400元/平方米。

2018年上半年碧桂園盈利能力進一步改善。當期公司淨利潤率為12.4%,較上年同期10.8%淨利潤率增加了1.6個百分點。

盈利能力的改善,也受益於碧桂園在成本和費用端的管控。當期碧桂園結算確認的營業收入增幅為70%,但確認銷售成本增幅不到60%;營銷及市場推廣成本增幅為35%;行政開支增幅為40%;利息費用採用資本化處理後,繼續錄得了財務收益。

由此,碧桂園2018年上半年的毛利潤、淨利潤、上市公司股東應占淨利潤及核心淨利潤的增幅,均要高於成本費用增幅,毛利率及淨利潤率得以提升。

風險、負債規模可控

過去20多年來,受益於中國城鎮化推動,碧桂園發展迅速。到今年6月底,碧桂園名下房地產開發業務已經遍佈中國內地30個省、261個市、1051個縣/鎮區。

公司位於中國內地的土地儲備達3.64億平方米,其中未售土地儲備的對應貨值約為2.81萬億元,另有基本鎖定、但尚未簽約的潛在土地儲備約1.86萬億元,土地儲備量豐富。

儘管規模龐大,且發展迅速,但碧桂園發展和管控依然相當穩健,尤其是面臨諸多城市房地產嚴格調控的市場環境裡。

莫斌介紹,碧桂園的拿地策略,一、二、三、四線會均衡佈局,三四線屬於主戰場,所有的拿地都是精準覆蓋。這些新獲取的土地,都是按照當地政府的限價反推土地成本,確保每一塊地相對都是優質的土地。公司未來會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決定拿地的速度和規模。

“碧桂園在投資策略上有所調整,尤其強調拿地更加精準,每一塊土地更加慎重,如何做一個、成一個,按照這一目標實施。聚焦現有項目運營,以及現有土地儲備進行調整,這些調整是讓公司有更多空間抓好內部每一個環節管控,特別是將安全質量放在首位。”莫斌說。

他也進一步介紹,碧桂園現在全週期開發速度基本穩定,保持在17~21個月左右交樓,開盤的節奏是將質量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做好開盤速度的掌控,以此作為2018年下半年具體開發方向。

銷售規模及核心業績指標維持較高增幅的同時,碧桂園嘗試控制了負債規模的放大及在手現金資源的充裕,以應對趨緊的融資市場環境。

截至2018年6月底,碧桂園包含銀行及其他借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可換股債券合計有息負債規模為2939億元,相較期初2148億元有息負債增加了791億元,當中要求一年內償還的有息借款金額為1081億元,佔比約為一半。

但期末碧桂園可動用在手現金資源超過了2099億元,較期初1484億元在手現金資源增加了615億元。

期末,碧桂園有息負債扣除在手現金資源後與公司權益總額比較,公司淨借貸比率為59%,2017年底這一比率為56.9%,小幅增加2.1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增加了權益融資,用以償還有息債務或作為一般運營資金。2018年1月底,碧桂園完成了一筆非公開發行再融資,新增發行了4.6億股股份募集了78.16億港元資金。

同樣在2018年1月份,碧桂園完成了一筆本金總額為126億元的2019年到期、零息率、有抵押擔保的可換股債券,最終募集資金125億元,其中122億元確認為可換股債券負債,另外4億元確認為可換股部分所含的所有者權益。

安全和質量放在第一位

“我們將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刮骨療傷’的決心,堅決推進安全生產突出問題整改,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社會責任。”莫斌說,“碧桂園會將工程安全質量放在首位,致力進一步提升安全質量水平。”

為了實現以“零傷亡”作為為企業追求的長期目標,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管控體系,碧桂園梳理和制定的具體措施包括: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由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擔任委員會主任,以進一步貫徹集團“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指導方針;進一步嚴選施工合作方,與最重視和有能力做好安全和質量的公司合作。

加強對合作方的管理,在合同條款中進一步明確承包人需在確保安全質量的條件下履行合同,假如項目的工程施工指令存在安全質量方面的隱患,施工企業可以拒絕執行,並且上報集團總部,一切不能保證安全質量的施工都要停止。

加強對項目上工人的安全與質量的教育與培訓;引入當地權威第三方機構,介入監控工程安全和質量,同時,我們進一步推進工地開放,主動接受業主和媒體監督;善惡劣天氣之下的安全風險管控方案,還要使不同區域中的交叉檢查和自查成為常態。

莫斌在中期業績會上進一步強調,碧桂園將安全和質量放在第一位,必然有一定的投入。但公司認為安全的投入,並非增加成本,而是投資。任何的企業,長遠健康發展,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為生命是無價的,要敬畏生命,這樣的投資和投入,企業才可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只有安全與質量有保障才能成就百年企業。”莫斌說,“為了給業主提供安全、可靠、和諧、綠色的五星級的家,給投資者創造長遠回報,給社會帶來正面效益,我們將兢兢業業,竭誠努力,恪盡職責,回饋時代與社會。”

碧桂園將在成為百年企業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