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老家許昌

文‖李群成

盛夏是酷熱的。尤其是大雨將要來臨的時候,天低雲厚,更是悶熱難耐。

小花狗臥在樹陰下不停地喘著粗氣,即便有生人造訪,它也懶得叫上一聲。

小黑豬懶洋洋地躺在屋旁的小水坑裡,不時地把曬熱的一面換到下面。有時任憑你踢它幾腳,它也不會離開那個臭地方。

年長一些的女人躲在家裡,敞胸袒懷,手裡不停地搖著芭蕉葉扇子,口中還要不停地抱怨:“這天真是要悶死人了!”

就連小夫妻做那種事,也是匆匆了事後,各奔東西,絲毫不敢戀戰。

這時候,只有樹上的知了最是得意洋洋,不知疲倦地“不熱——不熱——”地唱著高調。每逢這些日子,正是我們一群調皮搗蛋的小夥伴們玩耍得最開心的好時候。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我們經常玩的項目很多。有時到水坑塘游泳,一個猛子鑽進去,出來就是滿頭青泥,不時惹得小夥伴們捧腹大笑;有時給犁地的老農下犁套,經常把他們捉弄得哭笑不得。

我七叔使的是兩匹快馬,碰上一個犁套,兩匹馬就要狂奔數十米,就會惹得他大發雷霆,我們卻躲在遠遠的地方偷著樂。但是,最使我感興趣的還是捉知了。

我們捉知了有好幾種辦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用網沾和用馬尾套知了。用網沾就是找來一根長長的秫杆,另用榆樹條彎成一個圓圈栓在秫杆頂端,再在上面纏一些蜘蛛網用來沾知了。不過用這種辦法只能沾小知了。

我對此是不太感興趣的。因為捉小知了,沒有多大意思,把它捉在手裡嘰嘰嘰地叫,活像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哭得讓人心煩。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我最願意幹的還是捉大知了。首先要找來一根很長很長的秫秸,再在頂端綁上一根細長的榆樹條(樹條太粗則目標太大,容易被知了發現),在榆樹條的尖端栓上一根馬尾。栓的時候要把馬尾做成活套。如果做成死套是不可能套住知了的。用這種辦法捉知了,我極其內行,只要看準了,知了幾乎是跑不掉的。

捉知了一般人不能太多。人多了驚動了知了,它不叫,你找不到它就不好辦了。多數時間是我一個人單幹,有時候頂多邀上一兩個小夥伴就行了。

我們捉知了歷來是不怕熱的,有時只穿一個小褲頭;有時連小褲頭都不願意穿。反正都是十歲大小的孩子,那時候又吃不飽肚子,一個個面黃肌瘦,不像人樣,哪裡還知道什麼是害羞?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那個年代生活困難,好像知了也經常因為營養不良而喪失生育能力,因此,知了是不很多的。我們能夠捉到的全是雄性知了。因為只有雄性才能發出美妙絕倫的叫聲,雌性是不會叫的。

當我們在老遠的地方聽到知了的叫聲,就會循聲而去。來到樹下再順著樹幹慢慢往上找。找到知了以後,就手持秫秸悄悄地往樹上爬。農村孩子爬樹都是十分在行的,再大再高的樹也不會難倒我們。爬的位置既不能離知了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只要能夠得到就行了。

有時往樹上爬,很小的響動都會被知了發現而停止叫聲,就不得不被迫停止行動。這個時候是一點都不能著急的,只能趴在樹幹上,靜等知了認為沒有危險,重新發出叫聲時才可以繼續行動。爬樹經常會被樹枝樹皮掛破大腿和屁股,也不敢吭上一聲,有時侯被小夥拌看到還會掩鼻而笑。

當爬到合適位置以後,悄無聲息地從知了背後把馬尾套子伸過去,輕輕地套在它的頭上。這時候它也許會停止叫聲,也許還以為是什麼遊絲飄到了它的面前,繼續著它美妙的男高音獨唱,同時會用前爪像逗著玩似的不停地扒動馬尾,從而將馬尾套扒到胸前。這時候只要輕輕地將馬尾套往下一拉,它就乖乖地成了我們的俘虜。

捉住知了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從馬尾套上取下來,再把它的雙翅掐掉半截,免得得而復失。

記得有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家把書包往床上一撂,就偷偷地拿上知了套,與一個同學相約來到了事先偵查好的村西頭的一棵大樹下。由於知了在大樹的梢頭,不得不爬得很高很高,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知了捉到手。

高興之餘,我一不小心一腳踩在了樹橛子上,頓時鮮血直流。那個時候農村連個衛生所都沒有,更不用說消毒、包紮傷口了。只在地裡拔了一棵薺薺芽草,在手裡揉搓後按在傷口上止血,咬著牙一瘸一拐回到家裡。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由於二姐事先已經向父親告了狀,我再編謊話也無濟於事,只好實話實說,既耽誤了吃午飯,還遭到父親的一頓訓斥。

還有一個星期天的中午,天氣悶熱悶熱的。吃過午飯,大人們都找村頭的大樹樹陰乘涼去了。我獨自一人拿起知了套杆,跑到村外老遠的地方捉知了。

本來晴好的天氣,整個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可不知怎的,我剛爬上一棵大桐樹,頓時天空烏雲密佈,雷聲大作,緊接著碩大的雨點劈頭蓋臉地打了下來。

我本來想,反正我只穿著一個小褲頭,跟光著屁股差不多,不怕衣裳打溼,還可以痛痛快快地洗個澡。可我轉念一想,在學校裡我們的自然老師曾說過,下雨天不能在大樹下,以防雷電擊傷。況且,我也曾聽父輩們講,我爺爺的一個爺爺曾在地裡收麥子遭受雷擊而身亡。我頓時嚇得扔掉知了套杆,哧溜一聲就下到地上,還弄了個屁股墩。一骨碌爬起來,一溜煙跑回家中。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其實,捉知了只是好玩而已。拿在手裡一捏一鬆,讓它發出嗚哇嗚哇的叫聲。說實在的,知了的叫聲並不好聽,可那時候農村家家窮得叮噹響,更沒有音樂可聽,沒有戲可看,聽著知了的叫聲,感覺比現在聽某些流行歌星的歌還要美上多少倍。聽知了的叫聲聽煩了,就順手丟掉了。第二天再去重複前一天的故事。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有時回想起來,猶如昨天剛發生的事情一樣,讓人久久回味。

(作者自注: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我是農民的兒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的童年正好趕上國家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雖然它也曾給我留下了些許痛苦,但我仍然感到我的童年是美麗的,記憶中的一草一木、一溝一河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我寫下該文,也是想讓我的朋友與我一起分享童年時代的快樂!)

2007年11月

穿著小褲頭捉知了的童年,染黃了多少人的記憶?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李群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協第八屆全國展、全國第四屆正書展、全國公務員書法大展(獲優秀獎)、首屆秦皇島大字展、首屆全國自撰楹聯書法作品展;美術作品入選河南省美協22屆新人展(獲優秀獎)、23屆新人展(獲優秀獎)、河南省第16屆花鳥畫展。在專業報刊發表論文、評論、隨筆、詩詞近30萬字。出版有《春誦秋吟·李群成詩詞楹聯集》、《李群成書法作品集》、《崛起中原—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李群成》。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