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脫貧攻堅看漢中|災難壓不垮的「女漢子」

「围观」脱贫攻坚看汉中|灾难压不垮的“女汉子”

「围观」脱贫攻坚看汉中|灾难压不垮的“女汉子”
「围观」脱贫攻坚看汉中|灾难压不垮的“女汉子”

“那女人真是條‘漢子’,她太辛苦了!”“嗨,那女人厲害著哩,硬是靠苦幹把家撐起來了!”“哇,聽說了沒有?她最近向村上遞交了兩份申請,一是申請入黨,二是申請年底退出貧困戶!”……這段時間,貧困戶倪文英要求入黨和申請退貧的事,成為熊家山的焦點新聞。

厄運屢襲尚自立

人們口中唸叨的這個女人名叫倪文英,今年41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是城固縣龍頭鎮熊家山二組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有著苦難的童年,8歲時父親離家出走,杳無音訊,隨後母親離世,她在奶奶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從小學到初中順利完成了學業。到了婚嫁年齡,她嫁到了熊家山,丈夫王建軍是個樸實厚道人,雖無一技之長,但兩口子憑著勤勞的雙手,日子還過得殷實。婚後不久,他們就有了長子王星天,孩子的誕生,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可是,好景不長,兒子星天在6歲時患上了癲癇病,為給兒子醫病,小倆口奔赴祖國各地求醫,傾盡家中所有積蓄,欠了一屁股債還是沒有醫治好兒子的病。為了還債,丈夫不得不遠赴上海打工。2004年,丈夫因經濟糾紛不明不白地患上了神經病,這讓倪文英再一次遭受了沉重的精神打擊。從此,她便一手挽著丈夫,一手拉著兒子,踏上了漫漫的求醫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倪文英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的病得到了好轉,2011年,他們有了次子王玉凡。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5年後,丈夫的病再一次復發。並由過去的胡言亂語,發展到亂砸亂打,搞得家庭和四鄰不安。兒子們被打得頭破血流,她自己身上也常常是青一塊紫一塊……不得已,王建軍被送到了精神病院治療。從此,家庭的重擔便全部壓在了倪文英的肩上。

咬緊牙關戰貧困

回想起自己苦難的童年,倪文英想,絕不能讓自己的悲劇在孩子們身上重演,更不能遺棄和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做人要講良心,為婦要有操守。再大的困難,咬一咬牙就挺過去了!”為了還清債務,倪文英從村裡租來棄耕的6畝多水田,加上自己家裡的責任田共計12畝,全部栽上了優質水稻。為了節省種田成本,她便用挖元胡打零工掙來的3000多元錢買了“挖挖機”,幹起了男人的行當,犁地耙田,一年兩季下來節省開支3000多元。在夏插時節,常常是晚上拔秧到通宵,第二天又插秧,村裡人感嘆:“文英是個鐵打的人!”儘管有一定的收入,但兩個病人的長期開銷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2017年,在親戚的幫助下,倪文英幹起了化肥供銷業務。經營農資成本大、利潤小,需要大量的資金週轉。她採取少進快銷的經營手段,常常是銷售的貨款一到手,就立即送去廠家。她認為,做人最緊要的是講誠信。由於她講誠信,現在銷售公司都樂意和她打交道。農資的銷售受季節的限制,為了充分利用閒暇時間,倪文英常常顧不上休息,閒時不是進村磚廠務工,便是跑保險,忙了一天,還得回來喂牛餵豬。“儘管身體累,但心裡敞亮,我要活出個樣子給自己看!”面對貧窮和災難,她選擇從容應對。

“要不是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家也不會走到今天。”倪文英說,現在丈夫和兒子都享受了國家醫療政策補助。

感恩政府向黨心

為了照顧這個貧困家庭,當地政府給倪文英安排了“河道管理員”的公益性崗位,倪文英深感組織的關懷無微不至,在工作中始終做到盡職盡責,常常為了杜絕偷挖拉運沙石起早摸黑。

為了回報黨和政府的關愛和幫助,她認為必須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黨的一員。為此,從去年以來她先後口頭和書面多次找村支部申請加入黨組織。她堅信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她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和影響身邊的貧困群眾依靠內生動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努力擺脫貧困,與全國人民同步奔小康。暑來寒往,櫛風沐雨,20多年來,她以頑強的意志、博大的母愛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她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脫貧先立志,致富靠自己的鮮活而生動的實踐。

「围观」脱贫攻坚看汉中|灾难压不垮的“女汉子”

監製:付海旗

審核:高 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