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你會去一線城市還是回老家工作?獨生子女的職場選擇太難啦!

小可從讀大學開始就離開家鄉,畢業後來到遙遠的一線城市打拼,直到去年看著自己長大的外婆生病離開,而小可都沒來得及見到最後一面,她突然開始反思,

作為獨生子女,沒有回家找個穩定的工作陪伴父母親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06你會去一線城市還是回老家工作?獨生子女的職場選擇太難啦!

其實,和小可同年齡段的朋友中,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到底是“北上廣深”漂泊還是回家發展?他們也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1、 回家考公務員的M

M是小可的大學同學,大四開始,父母就表達了希望他回家鄉發展的願望,畢業後,M回老家考了公務員,有了“鐵飯碗”,工作體面穩定,生活和工作壓力相對要小一些,比較安逸,家裡又安排了相親,幾年內就在老家買了房子結婚,和親人在一起方便彼此照顧,生活得肆意灑脫。

2、 工作家鄉南北相隔的Y

Y和小可從小在北方一起長大,大學畢業後Y去了南方的一線大城市打拼,和家鄉幾乎隔了一箇中國。Y現在仍然單身,每天早出晚歸,薪水不少但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都很大,看著Y幾年來從一個職場小白變成了一個在工作中談笑風生的“老油條”,其中漂泊打拼的艱辛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

3、 工作家人兩相權衡的W

小可的同事W的家鄉是一個小城鎮,她深知回家發展接觸的人事物、視野機遇都是和大城市無法相比的,但作為獨生子女又不想離開父母太遠,就放棄了最想去的城市,選擇了離家鄉較近的一線城市打拼,節假日或者平時有事就兩頭跑,想著能就近照顧父母,也能兼顧事業,但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很多的朋友們也都面臨這種選擇,甚至會像小可一樣質疑自己,在想是否要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回家,左右搖擺不定。最後,小可也只是綜合考慮後決定聽從自己的內心,希望能從以下的幾點建議中,給迷茫的你一點方向和信心:

一、生活壓力

在一線城市打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很大,多少人“逃離北上廣”,工資永遠追不上房價,其中的辛苦和不易只有漂泊著的人才能體會吧。但大城市機遇多,工資高,眼界也大不同。

回老家考個公務員等,體面安穩,生活壓力也較小,解決了照顧父母的問題,但機遇少,工資不高,想要靠著工資養家餬口也並非易事。

二、婚姻伴侶

大城市優秀的人太多,如果不是自己也成長起來變得足夠好,想找到很合適很好的另一半也不容易,而且若是兩個人沒房沒車有沒存款,也很難共同組建家庭,照顧父母壓力也更大。

回老家的話,工作穩定輕鬆,各種生活福利保障齊全,這也是很多人考慮另一半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家裡也會安排相親介紹,找到合適的另一半,照顧家庭都相對不是特別難實現了。

三、前途發展

職業的發展規劃是每個人都看重的,其實在一線城市,整體大環境很公平,只要你有能力就能被注意到,但若在沒有前景的職位和公司也可能慢慢被邊緣化,最後可有可無。

而回老家考公務員或在編制內工作,就有了“鐵飯碗”,公務員享受一定的福利和保障,住房公積金也比在一線、二線城市企業裡的公積金要高,但同時國家政策改變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四、情感歸屬

在一線城市自己打拼,那裡不是自己的家,沒有歸屬感,周圍也沒有熟悉的親人朋友,一年到頭很少回家陪伴家人,時間久了總會感到孤單寂寞,甚至愧疚,畢竟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而回了老家,這些問題都沒有了,親人朋友都在身邊,有困難一起商量解決,不再一個人扛,平時也有人一起玩耍,落葉歸根,其實在大城市工作久了,也會常常想家的。

所以,不同決定各有利弊,父母希望我們留在身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不安全感,他們覺得你離家打拼就見不到你了,你也過得不好,甚至無法生活,但其實我們只要打消他們的這些顧慮和擔心,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支持的,並希望我們出人頭地。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減少父母等待的時間,早日讓他們和你一起過上好的生活,當然也可能遇到父母不願離開家鄉被接過來和你一起生活的無奈情況,這時候我們也不能擅自決定父母要過哪一種生活,這也是他們的選擇,只要儘自己所能就夠了。

堅定自己所選,無論哪一種,因為不管是回家還是在外打拼,這其實是一道無解的選擇題,也沒有標準答案,隨心而為,無論什麼生活都是自己的一種選擇,也會看到獨一無二的風景,趁著年輕,做了選擇勇往直前就好!

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