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前不久,湖北天門一位25歲的碩士羅正宇,在一家小旅社自縊身亡。


小夥一直對家人謊稱在武漢工作,實則靠著小額網貸度日,輾轉在小旅社、網吧流浪。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在武漢玩了一年,什麼事都沒做。沒什麼遺產留下,借了一屁股債,不會還了。我太幼稚了,大人和我說的都是對的。可惜我明白太晚,都是我自己的錯,對不起……


看到這種新聞,讓人覺得很無力,一個25歲的年輕人,遇到他認為超越生死的難題,卻沒有和家人透露過隻言片語,也不曾尋求家人的幫助和支持,就這樣走了。


每一個人做錯事的時候,心都會懸在空中,他會害怕批評、害怕指責。


如果在迷茫的時候,能夠得到家人對他說一句「不要勉強自己,你快樂就好」,結局也許會不同。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每個孩子,對父母都非常依賴,一遇到害怕的事情就趕緊鑽進媽媽的懷抱,可是從什麼時候起,這種依賴慢慢減弱,甚至消失殆盡?


你不惹他們,他們怎麼會欺負你?

老師批評你,為什麼不說別人?

你平常要是光明磊落,他怎麼會誣賴你?

你要是有本事,用得著我為你費這麼大心?


這樣的質問很容易是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


孩子與家人之間信任感的缺失,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影響孩子遇到問題時候的態度和做法。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智齒》中,有這樣的一幕場景:


當在學校裡被冤枉偷東西時,女孩梁新的第一反應是:


我要告訴我爸爸。


聽到這話時,老師一愣,因為老師的想法本來是:


你要是不從實招來,我就通知你爸爸。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都會覺得訝異和不可思議,但頓愕之後便心生羨慕:


只有在愛中成長,被耐心對待的孩子,才會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覺得父母是知道自己的,是自己最堅固的後盾。


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是羨慕的,我多麼希望我身後也有一個港灣,永遠張開雙臂等著我,不會因為我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是榮耀或者頹廢而改變。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親子之間,做到「愛」很容易,但是真正的「大愛」很難。


擔心彼此的衣食住行,身體健康,時不時的陪伴,是「小愛」。


我們彼此瞭解,即使天各一方,但是我知道你會照顧好自己,我也是。你遇到快樂會和我分享,遇到困難知道我是你堅強的後盾,我也是。這是「大愛」。


所謂「大愛」,無非就是一種不容置疑的信任感。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敞開心扉的信任,有多重要?


輕則影響一時,重則影響一生。


當一個孩子遇到困難時,如果第一想法是「我爸媽知道了該怎麼辦」,那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


《無聲告白》一書中,16歲小女孩莉迪亞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媽媽期待她能夠當一名女醫生,爸爸期待身為黃種人的她能夠融入白種人的生活。


第一次她物理考試不合格,觸目驚心的紅色分數,讓她不敢直視。滿腦子都是媽媽堅定有力的叫囂:醫生、醫生、醫生。


她掙扎了好幾天之後,大膽告訴了媽媽。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但是媽媽的做法是:一晚上嘴沒有停過,「你怎麼能考不及格」「等你長大了怎麼辦」「你覺得找個男人結婚就可以了嗎」……


並且把那張不及格的試卷釘在了廚房的門上,早餐時間在莉迪亞耳邊大聲讀每一個物理概念。


時刻提醒家裡的每一個人,莉迪亞讓她失望了。


這樣的事,一次又一次地發生。


在父母的高壓與自己的無能為力碰撞之下,16歲的莉迪亞,終於走向了崩潰,選擇了自殺。


聽起來觸目驚心,但是莉迪亞媽媽的做法,很多家長都做過。


心理學家弗洛姆總結過一種「權力型人格」,就是指一個人強烈渴望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一旦不順從就會讓他怒火中燒、暴跳如雷。


家庭,尤其中國家庭是這種人格最容易施展的場所,因為中國家庭給了這種人格最少的制約。


這會使孩子在面對錯誤的時候,只有緊張和膽怯。


每一個看起來無所畏懼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內心其實比成年人還要害怕。他們不敢發聲,害怕面對,歸根結底是與父母之間缺乏信任。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悲劇的發生不是一瞬間的,而是在親子關係的慢慢演變中形成的。


也許是某一天孩子伸出橄欖枝,被父母無情折斷。


也許是孩子做錯事告訴父母的時候,被多次斥責。


也是是孩子向父母敞開心扉的時候,幼稚的想法被嘲笑。


慢慢的,慢慢的,悲劇就在點點滴滴中醞釀著。


正如尹建莉曾說:


孩子寧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訴家長,這其實是個信號,說明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出了問題。


孩子在潛意識中已不信任家長,並且排斥家長。


作為主動方和強勢方的家長必須要進行反思,必須要改變自己了,否則以後可能會因此產生一系列的麻煩。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12歲的小女孩問萊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會如此?」


「人生就是如此」,萊昂告訴她。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其實,人生本可以不是如此的,我身邊就有不受原生家庭束縛,性格很好,生活得很幸福的人。


朋友小桃和父母關係非常好,幾乎是無話不談,令我們非常羨慕。


小桃跟我們說,她如此信賴父母,是由於大學時候的一件事。


小桃大學的時候,想要和同學合夥做生意,前期進貨需要兩萬塊。她告訴媽媽後,媽媽二話不說就去給她湊錢,其中還有幾千是借來的。


但是小桃到學校取錢的時候,由於在ATM停留時間稍長,被壞人盯上,把錢搶走了。


小桃哭了兩天才告訴媽媽,媽媽反覆確定了她人沒事之後,告訴小桃:


無論什麼時候,有爸媽的地方就是你的家,爸媽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在爸媽眼裡,一切都沒有你的健康與快樂重要。


一個孩子在犯錯或遇到困難時,他其實知道問題所在,但是他也會害怕父母的斥責。


這時候,如果你可以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知錯就改就好,我們永遠支持你,一定比打罵一頓效果好得多。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壹心理」心理學博士達芙妮說:


早年生長過程中過於嚴苛的孩子,內心缺乏溫柔寬容的養育者形象,在錯誤和缺點上沒有被寬容過。


這樣長大的孩子,必定無法與缺點共存,從而在面對自己的缺點時,會採取對抗對立的態度,如果對抗不過,當然還可能採取迴避。


孩子做錯事時,家長如果過於嚴苛,以後再碰上事情,他會採取對抗態度,甚至迴避,嚴重的就造成了惡果。


一個千夫所指的人,如果有人給了他一雙手,拉起他,扶正的他肩膀,告訴他堅強,他一定非常感激這個人。


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忍受痛苦,也不告訴爸媽?


葉芝的詩中說道: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希望這個人是自己的父母,希望每一個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能驕傲地說一句:我要告訴我爸爸。


不要成為那個孩子寧願自食惡果,也不面對的父母,希望我們可以做孩子真正的避風港,真正的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