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和快手如此火爆的前景下,騰訊下的微視能完成逆襲超越快手或者抖音嗎?你怎麼看?

敬可栩栩


快手就不用說了,誕生於2011年,發展那麼多年穩然行業老大。

抖音是個萌新,雖然誕生才兩年不到,但稱得上是異軍突起。

但抖音離快手還有不少差距。所以,要超越快手就先得把抖音超越了。

微視,原本死亡通知書都下達了,看到短視頻大火騰訊又起了心思撕掉了死亡通知書改寫病危通知書現在還在搶救階段。騰訊把微視從OMG事業群調換至SNG事業群,目標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想在短視頻社交上咬上一大口。

其實不止騰訊微視、阿里也計劃推出獨客,百度也推出了NANI,既然快手行業地位不可撼動那就來圍攻光明頂上的抖音。

不過談何容易?看一組關於抖音的文字數據:

2016年9月抖音上線;
2017年8月,抖音短視頻日均播放量超過10億;
2018年1月,抖音短視頻日活躍用戶數超過3000萬;2018年3月,抖音短視頻日活躍用戶數超過7000萬;
2018年6月,抖音短視頻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5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億。
6月12日下午,抖音公佈最新用戶數據:
截止2018年6月,抖音短視頻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5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億。不到2年的時間,抖音日活躍用戶數超1.5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億。

還有大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截止2018年3月,主要分析抖音和快手各方面數據,這裡我引用一些:

這裡我也建議如果有用戶打算往抖音發展不知道怎麼入手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企鵝智酷”的大數據分析,分析用戶行為找到切入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發展粉絲。

數據分析之下,如果快手不做相應的改變,那麼將很容易被抖音超越。快手在這期間好像只做了一件比較重大的事,把搖搖欲墜的A站收編了,從此老鐵和萌妹是一家看著多不和諧。

上面光有抖音和快手的數據,那麼微視呢?騰訊為了微視做了神馬改變?

1,調整微視團隊從OMG網絡媒體事業群調換至SNG社交網絡事業群(騰訊標誌部門)。

2,推“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狙擊今日頭條。

4,30億補貼。但卻鬧出了達人討薪操作。

5,在QQ置頂操作,刪掉還會出現的那種。

短時間一系列眼花繚亂的神操作,最終從截止到4月份數據

顯示:微視月活用戶約512萬,是抖音的1/32,快手的1/46。

從騰訊旗下那麼多消亡的項目可以看到,有龐大用戶基數也不是萬能的。別光顧著抖音、快手,市面上還有火山小視頻、美拍、秒拍等,先把它們踩在腳下再說吧。


阿呵IT數碼


騰訊的微視看到快手抖音壯大了,對於它自己的領地已經被人入侵了,所以要反抗,微視就被推到了前面,它推廣微視一個是補貼,另一個就是基於QQ龐大的用戶群,就像當年微信一樣,微信之所以能夠發展這麼快,除了產品還不錯以外,就是因為QQ用戶很多,直接導入就可以了。微視也就是想這樣複製微信,qq上會強推微視內容,有時候會令人反感,但是效果確實還是不錯。

抖音在於出現的時機和針對的人群比較準確,抖音出現的時候正是有的人開始厭惡快手,覺得快手上的東西都比較傻,估計也是審美疲勞了,這時候抖音針對這部分人出手了,而且迅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也就形成了“南抖音、北快手”的說法,這也是它成功的關鍵。

快手是成功掀起了短視頻的風暴,在它之前可能有過類似的產品,但由於種種原因可能都沒能成功,它成功了,吸引了大批粉絲,一時間大家都在刷快手,但是由於發展的太快了,也是想盡可能多的吸引粉絲,所以慢慢的出現了很多不好的內容,而且同類型的內容太多,慢慢的也就有審美疲勞了,網上對快手的意見也很大,這個時候競爭對手抖音又出現了,對於快手來說損失了一部分陣地,但是通過一系列調整,快手也適應了。

現在來說基本格局就是快手、抖音兩雄相爭,但是各路諸侯也迅速在爭奪領土,打仗拼的就是錢和人心,誰能笑到最後也不一定,但是短時間內應該會保持這種格局,不會有太大變化。


動腦思考


抖音,前途無量!



恆榮匯彬


微視是有強有力的背書,有騰訊的大背景,但是不是所有的產品火爆,騰訊抄襲都可以成功的。抖音超越了快手,現頭在很火爆。現在玩頭條,玩抖音的人很多,而且持續,爆發式的增長。

以前我們的碎片化時間被騰訊微信所佔據,由於短視頻社交的火爆,不可撼動的微信也有些擔心了,所以又重新推出了放棄的微視短視頻。

當然,微視也有很強的競爭力,趕超抖音,不好評斷。

不過我希望能多一些創新的公司和產品,不要被騰訊、阿里、百度、買買買,或者出個類似的產品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